清明好時光 春耕備耕忙

![]() |
清明時節,江西省遂川縣枚江鄉園嶺村,農民給春種地注好水、翻好耕,等候插秧。 |
![]() |
日前,農戶在貴州省威寧縣小海鎮牲畜交易市場選購耕牛。 |
![]() |
4月1日,在黑龍江省木蘭縣吉興鄉紅旗村的水稻智能育苗浸種催芽基地,農民在集中浸種催芽前將水稻種子裝袋。 |
組織技能培訓、調整種植結構……春季裡來春耕忙,江漢平原、黑龍江等地為適應生產需求和市場變化,做了充分准備。
糧食主產區江漢平原,田裡卻少有忙碌身影。農民穿梭在專業育秧基地、農技培訓現場、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選品種、下訂單、派農活。
在湖北省鐘祥市長壽鎮的春源農民種植業合作聯社育秧基地,工人正把秧盤輸送到育秧大棚。“這些大棚秧苗都是農民預訂的。”合作聯社理事長朱小林說,再生稻育秧要選早熟稻種,育秧時間提前,保証頭季稻收割后再生蘖抽穗。再生稻種得好,每畝比種單季稻增收近千元。
吉林省農業委員會近日在長春市舉辦了2016年全省農產品市場形勢分析預測培訓電視電話會議。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副會長尚強民等專家學者作了《當前糧食(玉米、大豆)市場形勢分析》等報告。與會的種糧大戶表示,這樣的培訓太及時了,很有啟發。
今年,黑龍江省加快種植結構調整,其中玉米面積計劃調減1000萬畝。
近幾年玉米價格一直穩定在較高水平,農民種玉米積極性很高。黑龍江省玉米面積也逐年增加,現已達到1億畝。但在市場需求不暢的背景下,不斷增加的玉米供應使玉米庫存積壓嚴重,我國玉米收儲政策也隨之調整。
黑龍江省將在確保糧食產能的基礎上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穩定並適當增加水稻、大豆、雜糧種植面積。
(綜合本報記者孟海鷹和新華社報道)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04日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