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最初發現時僅存4株,10多年保護繁育出數萬株

漾濞槭重生記(美麗中國·關注生物多樣性(上))

本報記者  張  帆  陳  娟  楊文明  程  晨
2019年03月26日09: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漾濞槭。
  孫衛邦攝
  資料來源:中國珍稀瀕危植物信息系統

  核心閱讀

  漾濞槭——一種雲南大理漾濞縣的特有物種,最初被發現時全世界僅存4株,經過10多年的保護,如今已經繁育出數萬株。

  為了一個僅存4株的物種,付出這麼多的努力,值嗎?答案是:值得。

  在自然界,一種植物滅絕,常導致10—30種生物出現生存危機。對生物多樣性而言,每一種動植物和微生物的存在都至關重要。如何保護和拯救瀕臨滅絕的動植物?讓我們來看漾濞槭的故事。

  

  葉分五爪,背面有白色的茸毛——早春時節,漾濞槭的枝條上,新生的嫩芽已經可以看出成熟時的模樣。

  昆明植物園裡,這種曾經全世界隻發現4株的珍稀植物,已經初顯成林的規模。這片小小的林子,源於10年前的一個包裹。

  發  現

  一個“來歷不明”的包裹,引起對一個珍稀物種的關注

  2008年10月的一天,昆明植物園園長孫衛邦收到一個“來歷不明”的包裹。

  什麼東西?誰寄來的?他按包裹上留的電話打回去,才知道寄件人是雲南大理漾濞縣石鐘村的村民張國樹。紙箱裡,是他受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的陳又生博士所托,給孫衛邦寄的漾濞槭種子。

  2001年,陳又生在四川大學標本館查看槭樹科的標本時,發現一份採自石鐘村馬鹿塘的貢山槭標本。當時他初步推斷,這應是一個新種。2002年4月,陳又生來到馬鹿塘尋找,幾經周折終於在村子附近找到了這種槭樹。由於這種槭樹是雲南漾濞特有的,2003年陳又生和楊親兩位博士將其命名為漾濞槭。

  受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資助,2007年,陳又生開始開展漾濞槭的保護工作,聯合主管部門對當地居民開展宣傳,同時開展人工授粉,希望獲得足夠多的種子開展人工繁育。

  漾濞槭發現之初,張國樹是馬鹿塘小組的組長。他承擔起了漾濞槭的日常巡護工作,時常去看看那幾棵樹,勸導村民愛護它們,還要防止牲畜啃食、不法分子偷盜。

  “當初也有人想打漾濞槭的主意,覺得這東西國家重視,肯定值錢。”張國樹說,最初那段時間自己格外警惕,遇到生人進山,自己會尾隨觀察,怕他們是來偷盜漾濞槭的。直到村民發現漾濞槭“花期短、小朵不好看,沒有觀賞價值﹔也沒啥藥用價值,材質也一般,並不值錢”,張國樹才長舒了一口氣。2008年,蒼山保護管理局又在最初發現的4棵樹附近,發現了另一棵漾濞槭。

  研  究

  突破授粉、種子萌發兩大關口,漾濞槭種群逐步發展

  防止了人為破壞,怎樣讓這個物種繁殖壯大、擺脫瀕危境地呢?孫衛邦介紹,漾濞槭的瀕危和人類活動對其生境的影響有關,也和其自身特性有關。漾濞槭本身花期短,單性花(雌花和雄花)和兩性花同株。人類活動又導致其植株減少,現存植株之間距離遠,授粉有效性不高,結實率低。即使授粉成功結出種子,種子落地后,由於適宜種子萌發的生境遭到破壞,萌發也不容易。

  挽救漾濞槭瀕危的狀況,必須突破授粉和種子萌發兩大關口。

  最初,科研人員曾指導張國樹嘗試嫁接但未成功。無奈之下,張國樹想了個土辦法:到了漾濞槭花期,他將一棵樹上開花的枝條砍下,綁在了另外一棵樹上,沒想到竟然授粉成功了。秋季,他收獲了一批漾濞槭種子。

  孫衛邦收到種子后,他的團隊攻克了漾濞槭種子育苗的關鍵技術,通過人工技術處理讓種子萌發,隔年2月,終於用張國樹寄來的兩三千粒種子培育出了1600株漾濞槭幼苗。這些幼苗有的種在了昆明植物園,有的回遷到蒼山西坡上張國樹家附近漾濞槭的原生境中。

  經過遺傳學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張國樹寄給孫衛邦的種子均來自同一植株,但花粉還有來自這5棵樹以外的其他植株。據此判斷,應該還存在其他尚未被發現的漾濞槭植株。2014年,孫衛邦的學生陶麗丹開展了漾濞槭的系統調查與種群生態學研究,最終發現,漾濞槭共有12個分布點、577株。

  2016年,研究人員又採集了一批漾濞槭種子,並於2017年培育出5萬株漾濞槭苗木。

  前后繁育的5.1萬余株漾濞槭苗木中,昆明植物園專類園保育了50余株,苗圃保存了約3.8萬株供下一期回歸自然試驗工作。此外還分別在大理雲龍自奔山林場和紅河州芷村林場遷地保育各4000株,在漾濞槭原生境回歸了4600余株。

  現在,2009年在昆明植物園種下的第一批漾濞槭已經能夠開花,產生成熟的種子。

  為了保護漾濞槭,2016年以來,研究人員平均每年去漾濞縣4次,開展調查、採種、回歸、種子實驗、開花觀察等工作。此外,每年還要不定期去兩個漾濞槭重建居群進行幼苗生長監測等工作。

  保  護

  多方協力,對極小種群物種野生植物開展拯救保護

  漾濞槭的保護,只是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中的一個樣本。中科院昆明分院院長李德銖介紹,雲南物種資源豐富,動植物物種數都超過全國的1/2。但每個物種分布狹窄,總量隻有幾十棵的植物、幾百隻的動物物種數量比較多。不少物種由於分布區域狹小,一場火災或者山體滑坡就有可能導致整個物種遭遇滅頂之災,“不少屬於極危物種,需要搶救性保護”。

  孫衛邦介紹,每開展一項極小種群物種的拯救保護工作,保護研究團隊都要展開進一步調查,弄清種群現狀。對於保護區有效保護范圍外的種類、種群或單株,可以建立保護小區或保護點,以保護好每一棵植株及其生境。然后要開展繁殖生物學及人工繁殖技術研究,並人工繁殖幼苗。

  隨著極小種群計劃的推進,漾濞槭等物種不僅擺脫了滅絕的命運,還成功實現了原生境回遷。由於部分物種不在自然保護區內,雲南省探索的保護小區制度,則讓物種在保護區外也受到保護。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所長孫航說,雲南生物多樣性研究的成果產出,已經與國際一流的研究所相近。

  保護瀕臨滅絕物種,需要各方面支持,還需開展大量野外工作。漾濞槭的研究與保護,先后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雲南省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樹木保護項目、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重點專項項目”、雲南省林業廳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專項項目等支持。

  2012年,原國家林業局和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規劃(2011—2015年)》,將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作推向全國。

  近年來,為保護生物多樣性,雲南省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公布了《雲南省生物物種名錄(2016版)》《雲南省生物物種紅色名錄(2017版)》《雲南省生態系統名錄(2018版)》,制定《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2—2030年)》,建設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建立了以就地保護為主、遷地保護和離體保存為輔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今年開始實施的《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也強調對珍稀瀕危物種、極小種群物種實施搶救性保護,明確對雲南特有物種和在中國僅分布於雲南的物種實施重點保護。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26日 18 版)
(責編: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