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梨花雪

![]() |
|
昆明呈貢,有滇池畔“黃金海岸”的美譽,也是聞名天下的寶珠梨之鄉。春賞梨花,秋品梨果,已成為呈貢人獨特而美好的生態節日。
陽春三月,風和日麗,是百花盛開的季節。剛從昆明圓通山的櫻花之潮出來,春風又送來呈貢萬溪沖萬畝梨園的花信:萬溪沖的梨花盛開了,一年一度的梨花節,那可是盛大、隆重、純淨、潔白的花果節日。
走進呈貢萬溪沖的萬畝梨園,被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包圍著,置身於冰清玉潔的花海中,春風徐徐,玉枝輕搖,花瓣潔白,隨風飄飛,湛藍的碧空中,如雪花飄舞,仿佛一片神奇的冰天雪地!花海、雪潮之中,涌動著來觀梨花雪的人潮。拍照的、畫畫的、賞花的,晃動在瓊枝玉瀾中,銀白的世界閃爍著一點紅、一點綠、一片燦爛。萬溪沖,成了美的代名詞。
美讓人充滿激情,美給作家詩人帶來靈感。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詩人,創作出傳誦千古的梨花經典名詩。李白寫梨花的名句:“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以雪喻梨花古已有之,因為雪之潔白和梨花的玉潔,是如此完美地吻合,如此在自然中相互映襯。但李白的詩不僅以雪之色作比,還有詩人特有的情感抒發,多一個香字,便抒寫出了梨花的色香味之美。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又是以梨花喻雪的美詩。梨花美好的意象,自然也給今天的詩人以靈感,詠梨花,誦梨花,創作了不少佳作。新時期以來,這裡就在每年三月的梨花節,舉辦梨花詩會。梨花詩會成了詩人的詩花節日,來賽詩的大多是業余詩人,有公務員、記者、醫生、工人、學生,也有白發映著梨花雪的老詩人,還有萬溪沖土生土長的農民詩人,他們從四面八方來到萬溪沖,把和梨花一樣純美的詩花,獻給陽光明媚的春天,獻給雪白的花神。他們自己創作、自己朗誦,雖南腔北調,帶著萬溪沖梨花的芬芳。我站在梨花樹下,聆聽和欣賞那些一個又一個和梨花樹站在一起的詩人們的朗誦。陽春三月的梨花雪,開出了這樣的詩情,我記不住詩人的名字,但卻記住了他們那些像梨花一樣美麗的詩句。
我從“雪花”紛飛的萬畝梨園走進一戶果農人家,屋在梨園下,人在花叢中,白牆紅瓦映白雪。主人說在呈貢這片土地上,栽種梨果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這片土地上的梨就是被稱為“梨中之王”的寶珠梨。我們都說寶珠梨好吃,皮薄肉嫩、汁多核小、味甜無渣,還潤肺止咳。可有誰知道,它是生長在呈貢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要是把它移栽到外地或嫁接在其他任何地方的梨樹上,結出的果實就沒有呈貢寶珠的品質了。主人指著一片梨樹說,它們生長在這裡大多有百年歷史了,更老的還有兩三百年的仍在開花結果。他給我講了一個神奇的傳說。北宋時大理雞足山的僧人寶月送給這裡蓮珠主持的大理雪梨苗,嫁接在當地的清水梨上,移栽成林,開花結果,兩種梨果的優點集於一身,加上滇池畔良好的生態環境,形成了皮薄水多味甜氣香的特點,很快譽滿三迤大地。人們為了紀念寶月、蓮珠的育果之情,從二人名字中各取一字,便把這種新品梨果取名寶珠梨。
今天,這些傳說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証,但至少証明了寶珠梨歷史的悠久。春觀其華,秋採其實。這萬畝的花海,到秋天化成一片累累碩果,到處是果山、果坡、果地,空氣中彌漫著甜蜜的果香。摘果、品果,品不夠呈貢人的喜悅,品不夠他們實現寶珠梨夢想后的幸福。一片三月梨花雪,化成了一樹樹甜蜜的寶珠梨。那寶珠梨種植戶的兒子,去年在梨果成熟的時候,考上雲南林業大學,學的就是果品栽培專業。兒子畢業后還要回來圓他的寶珠梨夢。他還告訴我,鄰居的老兩口,靠寶珠梨致富,蓋了小樓,下一步的夢想就是周游全世界。我在村頭的牆上看見農民畫家的壁畫作品,畫寶珠梨古老的傳說,畫神奇土地上三月梨花雪的浪漫,畫八月中秋碩果飄香圓夢新農村……開花的呈貢,結果的呈貢,神奇的呈貢,希望的呈貢。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04日 2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