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拉特中旗到烏蘭巴托 戈壁沙灘千裡行

金秋時節,我同朋友從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中旗出發,向北直奔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進入蒙古國首先到達的是南戈壁省,這裡位於蒙古國南端的戈壁區。
汽車在戈壁阿爾泰山脈行駛,這裡地處蒙古高原,一路上看不到高山峻嶺,幾乎全是低矮的丘陵。平坦的公路卻不曾遇見一輛客車,倒是運煤大卡車來來往往十分繁忙。
透過車窗遠眺,一望無邊的戈壁沙漠與天際連成一線,地勢平坦而略有起伏的侵蝕溝廣布,卻未見一條河流。因為嚴重缺水,土壤瘠薄,地面以粗骨質石膏棕色荒漠土和石膏灰棕荒漠土為主,植被僅生長一些紅柳、駱駝刺等耐旱植物。當然,南戈壁省也有自己的優勢,其地下有豐富礦藏,其中已探明200多個採礦點,給這個省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活力。
汽車駛出平坦的公路,向西北方向的茫茫戈壁進發,坑坑窪窪顛簸前行100多公裡到了南戈壁省首府達蘭扎達嘎德。城市雖然規模不大,但地下有一定的蓄水量,城內車水馬龍,馬路兩旁綠樹成蔭、鮮花怒放。旅游業、採礦業和傳統畜牧業給這座城市注入了勃勃生機。
離開南戈壁省首府,汽車行駛約兩個小時進入中戈壁省,因翁根河流經該省西部地區,屬戈壁草原地帶,公路兩旁不時看到放牧的羊群和駱駝。我想到牧民蒙古包看看,朋友敖其爾接受了我的建議,讓司機下路直奔蒙古包而去。
到蒙古包前稍停,敖其爾走進氈房用蒙語說明來意,主人滿臉帶笑相迎。這座蒙古包比較寬敞,中間是燒開水、做飯用的爐灶,家中兩個孩童在看電視節目。聽主人介紹,中戈壁省的經濟基礎是畜牧業,全省有150多萬頭牲畜,其中綿羊、山羊佔80%以上。主人邊說邊帶我們來到他家的羊欄,200多隻羊都在放牧區吃草,在羊欄不遠處新蓋了磚瓦房,全家生活越來越好。
離開這家蒙古包,汽車繼續北行,此時太陽開始西沉,公路兩側盡是矮丘低嶺,那句“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畫面浮現在腦海。再看那行駛在公路上無數輛汽車的照明燈,夜幕下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晚上10時許,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燈火通明的夜景浮現在眼前。
烏蘭巴托位於蒙古高原中部,南北兩面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圖拉河自東向西緩緩流過,東西兩面是廣闊的草原。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烏蘭巴托市美麗熱鬧。聽介紹說,烏蘭巴托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具有濃郁草原風貌,二是城市人口非常年輕。資料顯示,2017年全市人口達143.5萬,其中70%的人口是青壯年。市區高樓林立,道路寬敞,街心公園成為市民休閑、賞花的好去處,成吉思汗廣場、大寺院、北京街等受到游客的青睞。
6天戈壁行程,我既領略了蒙古高原的自然風光,沿途又觀賞了特色濃郁的蒙族歌舞表演以及賽馬、射箭、摔跤比賽,可謂大開眼界。雖說身體有些疲勞,但這別有情趣的旅行令我終生難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