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黑龍江落實生態補償,嚴守保護紅線

“闖田”退出濕地之后……(美麗中國)

本報記者  智春麗  柯仲甲
2019年10月22日08: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我國東北廣袤的三江濕地,由於歷史原因,零散分布著開墾的耕地。這些田被當地人稱為“闖田”,因為地勢低窪,糧食能收多少完全靠運氣。

  近年來,隨著退耕還濕工作推進,這些一度闖入濕地的“闖田”逐步退出,還濕地以水草豐美、群鳥翔集,同時,生活在濕地周邊的人們,也形成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

  低窪的沼澤地中間開一條溝渠,水排出后,種上庄稼,成為田地。在東北的三江平原,這種田被叫做“闖田”。

  “闖”即碰運氣。“闖田”地勢低窪,雨水少時有收成,雨水多了,倒灌、減產甚至絕收,也得認了。而濕地一旦被破壞,想要恢復,得付出巨大代價。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全面加強,對濕地生態功能認識逐步深入,濕地保護與恢復成為共識,越來越多的“闖田”被恢復為濕地。近日,記者來到黑龍江三江平原多處濕地自然保護區實地走訪,調研濕地保護與退耕還濕的進展。

  搶救性保護,把濕地還給濕地

  “看,這就是塔頭墩子!”在位於黑龍江省富錦市的三江平原濕地宣教館,三環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劉玉江指著一個標本告訴記者。這是一個直徑約20厘米、高約40厘米的草丘,下面還連著一大片深約1米的土層。

  劉玉江說,塔頭是三江濕地的一種奇特景觀,由根系發達的烏拉苔草等死亡后再生長、再腐爛、再生長,經年累月形成。塔頭能蓄積大量水分,干旱時再把水分釋放出來,形成時間最長可達10萬年,一年隻能增長一毫米。可一旦把水抽干,塔頭就會被永久破壞,不可再生。

  三江平原,因黑龍江、鬆花江、烏蘇裡江流經而得名,是我國最大的沼澤濕地分布區。在歷史上,三江平原濕地開發,曾經為滿足糧食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過度開發也導致濕地面積萎縮,由此引發旱澇災害頻率增加、水土流失加劇。1998年,黑龍江省出台了《關於加強濕地保護的決定》,對三江平原濕地進行搶救性保護。目前,三江平原有國家級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8處。保護區設立后,退耕還濕和濕地資源恢復是一項重要任務。

  富錦國家濕地公園便是在退耕還濕的基礎上建起來的,劉玉江還清楚地記得2005年剛開始退耕還濕時的情景。“進到濕地裡看,東家一塊、西家一塊,全被開成了地,圍堰上都能跑車。”劉玉江說,最初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做工作,村民開的地,與鄉政府或者水利主管部門簽訂了合法手續的,用地塊置換方式退出,沒有合法手續的,勸說主動退出。退耕還濕、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啟動后,從2014年起每退一畝地中央財政給予1000元補貼。

  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濕地管理處處長殷彤介紹,近年來,黑龍江退耕還濕共418889.6畝,其中包括三江平原287056.6畝、鬆嫩平原109893畝及大、小興安嶺21940畝,有效擴大了濕地面積,擴展了瀕危珍稀野生動植物棲息繁衍空間,充分發揮了濕地的生態效益。

  保護區周邊的村庄悄然變化

  即便有了補貼,在種地的利益面前,退耕還濕工作的開展,仍需克服諸多困難。

  富錦國家濕地公園周邊民勝村村民李長吉皮膚黝黑,說話嗓門大。他家有6垧地(1垧等於15畝),實施退耕還濕后,他有1垧多“闖田”也退了。開始,他不理解,“農民對土地親,我那時候一垧地光修圍堰都花了2000多元,你說咋不心疼?”后來,在反復勸說下,他退了地。沒想到的是,濕地公園開了以后,他有了一個新工作:開船和保潔,目前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

  濕地周邊的村庄也有了變化。劉玉江介紹,三環泡保護區管理局逐步摸索出“社區共建”理念,“不能讓濕地保護與村民生計對立起來”,出錢給幾個村修路、裝路燈,村民出行條件有了很大改善。農閑時,周邊村民到濕地公園打零工補貼家用。村裡有些人家開起了農家樂。

  李長吉說,“我們現在都有自然導游証。其實這濕地保護吧,是越保護感情越深。”他告訴記者,一些鳥兒很敏感,鳥蛋哪怕經人摸一下,鳥就棄巢了,現在村民都知道這個道理,不會去動它。現在一到晚上,村子周圍野鴨子、大雁黑壓壓一片。

  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與烏蘇裡江交匯處的三角地帶,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是重要的東北亞鳥類遷徙通道。撫遠市抓吉赫哲族村緊鄰烏蘇裡江邊,距離黑瞎子島隻有十幾公裡,周邊是大片濕地。

  楊軍是赫哲族村的村民。按照退耕還濕政策,楊軍家有1垧多地退出,家裡還有3垧地。目前他的收入來源主要是經營的魚館,每年掙七八萬元。楊軍說,“原來開的都是低窪地,有些年頭一點收成也沒有。這幾年來旅游的人多了,留在村裡的人,農閑時做綠化、栽種,每天收入100多元。”

  隨著濕地生態好轉,越來越多的鳥類回歸濕地。趙琬婧是三江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科工作人員,從東北林業大學碩士畢業后來到這裡工作。趙琬婧說,“去年抓吉管護站觀測到多了一大群白鷺,這跟江面捕魚船隻減少有關系。”前不久,抓吉鎮一名村民發現了受傷的東方白鸛,主動把它們送到管護站救助。

  摸清家底,有利於合理劃定范圍

  記者來到緊鄰烏蘇裡江的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抓吉管理站時,正下著雨,遠眺水面幾乎與江面連成一片,近處水已經沒過樹冠。出入都要坐船,管理站站長孫鑫鑫和幾名工作人員仍然守在這裡。“我們主要看什麼?保護區的核心區決不能進入,森林、草甸子不能破壞。”孫鑫鑫從望遠鏡前直起腰,眼鏡上一層水霧。

  據介紹,抓吉管理站管轄面積1萬零8公頃,其中有5個村子和2個農場的連隊位於緩沖區和實驗區,這是重點監測范圍。

  保護區內為什麼會有村庄和農場?村屯是否可以調出保護區范圍?退耕還濕退到什麼程度比較合適?這是本次調研中,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

  據了解,三江保護區建區時考慮到鳥類的覓食范圍,將同江市、撫遠市的10個鄉鎮58個村屯及建三江管理局3個國營農場所屬的大量耕地劃入保護區,這些原始耕地與保護區濕地相互交織、犬牙交錯,給管護造成一定難度。甚至在保護區核心區還有一定數量的合法耕地,增加了核心區的人為活動。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劉長明認為,長遠來看,最好是把村子遷出去,保護區才能真正保護起來。

  三環泡保護區也存在類似情況。據介紹,該保護區面積2.7萬公頃,其中緩沖區范圍內有3個自然村、實驗區范圍內有1個自然村,加起來有近6000公頃耕地。劉玉江介紹,保護區也在考慮通過地塊置換、易地搬遷方式退出保護區,但是協調難度比較大,需要大量資金。在日常保護中,也面臨一些難題,比如這些村庄耕種時,大型機械要不要進去?不進去影響耕作,進去難免會對濕地造成影響。

  這就涉及濕地保護區范圍的合理劃定問題。調研中,今年6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以及正在進行的第三次國土調查和生態紅線劃定工作被多名干部頻頻提及,認為這是合理調整濕地保護區邊界的契機,有望解決“保護區內的村庄怎麼辦”的問題。

  殷彤介紹,2016年黑龍江省就公布了濕地保護名錄,全省濕地上圖造冊,但當時依據的是2009年第二次土地調查的數據,這麼多年過去,數據發生了變化,目前需要進行動態調整,正在進行的“三調”有助於徹底摸清濕地家底,“濕地以前被列為未利用地,而正在進行的第三次國土調查把濕地列為一級地類,有望形成國土空間一張圖管理”。

  調研中記者了解到,關於保護區內村庄分布情況、范圍劃定的建議,多個保護區都已經形成意見上報,但涉及保護區邊界調整,還要等待省級和國家層面的嚴格審查與批復。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22日 18 版)

(責編:朱傳戈、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