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氣候變暖變濕,西北如何應對

既要合理利用,又要科學防控

本報記者 劉 毅
2019年11月14日08: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從“干旱”到“暖濕”,對西北地區來說,會有什麼影響?

  其實,變暖變濕是一把“雙刃劍”,降水增加的同時,冰川加速消融、極端降水增多,也會埋下一些隱患。如何科學應對這一趨勢?專家認為,一方面要抓住氣候機遇,通過人為努力讓西北更美麗﹔一方面也要未雨綢繆,加強對潛在風險的防控。

  “對照過去我認不出了你,母親延安換新衣。”詩人賀敬之在《回延安》中寫下的詩句,現在變成了現實——截至去年,陝西延安的植被覆蓋度由1999年的46%提高到81.3%,曾經溝壑縱橫、荒山禿嶺的黃土高原,綠色在不斷增多。

  這背后,既有人努力,也有天幫忙——近30年來,西北不少地區呈現氣溫上升、降水量和河流徑流量增加的趨勢。多位專家認為,這一趨勢產生的影響利弊皆有,應抓住時機,在尊重和順應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加強西北地區的國土綠化、植被恢復等生態環境建設。長期來看,氣候變暖造成冰川加速消融、河流徑流量增加,這是不可持續的,要盡早謀劃水安全長期戰略。

  氣候變暖雨水增多,有利也有弊

  “西北地區氣溫持續上升、降水增加,帶來了多方面的有利影響。”甘肅省氣象局總工程師張強說,“區域氣候條件有所改善,氣候舒適度有所提升﹔水資源總量有所增加,水循環機制有所改善,徑流量和湖泊面積有所增大﹔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向好發展,一些脆弱敏感區域的生態退化趨勢受到一定遏制﹔農作物適宜種植面積有所擴展,農業氣候資源有所優化。”

  施雅風院士等專家曾建議:要利用西北地區氣候轉型趨勢,加大種草綠化力度,改善生態環境。近些年來,西北地區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自1999年起,延安開展大規模退耕還林。截至去年底,延安退耕還林近1100萬畝,入黃河泥沙比20年前降低88%,水土流失面積降低23%。

  不過,西北地區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也不容忽視。“不利的影響包括干旱區河流洪水期提前,改變了河川水文情勢,冰川潰壩洪水導致的災害增多。”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姜彤說。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候中心主任張太西表示:“近年來,新疆地區降水日數並未顯著增多,降水量增多很大程度是因為單場降水變得更強,在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降水概率加大,造成一些氣象災害。”

  張強說:“隨著西北地區的氣候變化,天氣的無常性、突發性增強,氣象災害有所加劇﹔降水更集中,一些地方的暴雨日數和無雨日數均增加了﹔氣候變暖還使高山地區冰川和積雪快速融化,造成固體水資源銳減,地表徑流的穩定性降低。”

  合理利用氣候資源,讓西北更美麗

  氣候資源是自然資源重要組成部分,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對於生態環境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起著極其重要作用。多位專家建議,要繼續抓住氣候有所改善的歷史機遇,不懈奮斗,努力建設美麗大西北。

  “我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已有20年,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人為保護作用,是很多地方變綠的主要原因。新疆塔裡木河綜合治理工程投資超過100億元,對於塔裡木河的河流健康和生態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退耕還林還草等生態保護和治理工程應繼續堅持。”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季風中心副主任魏科表示。

  “應抓住氣候機遇,加快氣候適宜區的生態環境建設,在降水趨勢增加期形成區域生態和氣候良性耦合的自然環境系統。”張強建議,順應氣候變化新趨勢,及時確定新的精細化農業氣候區劃,主動調整農業產業布局,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

  “西北地區植樹造林,還是要利用本地種,盡量減少人工干預。”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蔣高明說,“最近幾年,我在陝甘交界的子午嶺區域、山西臨汾地區等黃土高原地區考察,發現植被明顯變好,很多變化是人努力、天幫忙的結果,自然恢復發揮的作用更重要。人類不砍伐、不放牧、不打柴,各種植物就能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自然生長。植被越好,水土保持的功能越明顯,涵養水源的能力也發揮出來。”

  “西北地區屬於我國極端干旱區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資源和生態壓力將持續存在,不可盲目樂觀。發展節水技術、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生態,是西北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魏科強調。

  未雨綢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西北地區是受氣溫上升等氣候變化影響的敏感區和脆弱區,怎樣避免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災害?“要增強多災種並防意識,針對氣候極端化加劇趨勢,加強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尤其是抗旱和防汛要兩手抓。同時,要增強氣候風險意識,未雨綢繆,加強對氣象災害的風險防控。”張強建議。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研究員認為,西北地區降水到2040年左右可能會發生變化,由增多變為減少趨勢,水資源將如何變化,應予以關注。姜彤等專家認為,西北地區河流徑流量2050—2070年可能不再增加。“氣候地理格局決定了西北地區不會變成江南,西北地區應繼續大力節水、全民節水、精細化用水。同時,要盡早謀劃水安全長期戰略,研究以后降水和徑流減少了怎麼辦。”姜彤強調。

  專家認為,西北地區氣候變化是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發生的,雖然短期內西北地區氣候變化的影響利弊皆有,但如果增溫幅度過大,可能更多弊端會顯現出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化仍然非常必要。

  在甘肅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潔白、壯觀的老虎溝12號冰川前,記者看到,冰川融化后的潺潺流水,順著河谷蜿蜒而下。冰川融水給下游河西走廊的人們帶去了極其寶貴的水資源。沒有祁連山冰川,就沒有河西走廊綠洲的生態用水。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員介紹,在河西走廊西部,河流徑流量約1/3源於冰川融水,有的甚至一半源於冰川融水。

  然而,隨著氣候變暖,祁連山冰川總體呈現持續加速退縮狀態。1958年至今的監測數據表明,老虎溝12號冰川退縮了300多米,平均每年消融退縮6米以上。祁連山冰川與生態環境觀測研究站負責人對記者說,冰川消融退縮,冰雪融化提前,年內冰川消融期增長,冰雪融水徑流形成的時間提前,有利於緩解流域春旱缺水狀況,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但長期影響弊大於利——冰川規模持續萎縮,冰川融水資源急劇下降,高山區冷島效應減弱,不利於降水形成,會進一步形成惡性循環。

  “目前來看,西北地區氣候‘暖濕化’對當地而言是利弊兼有,但從長期發展來看,風險會越來越高。”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研究員毛煒嶧說,“全球變暖帶來的危害會越來越大,導致極端干旱多發、海平面上升等。因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暖是全球共同責任。”

  姜彤認為,西北地區氣候條件獨特,生態環境極其脆弱,應對氣候變化應採取以適應為主的戰略,有針對性地應對氣候變化。西北地區能源資源富集,傳統高碳經濟比重較大,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是必然選擇。張強建議,“西北地區應該大力發展風電和光電產業,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為全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控制增溫幅度做出積極貢獻。”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14日 14 版)

(責編:孟哲、杜燕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