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延慶是怎麼節水的

本報記者  賀  勇
2019年11月20日08: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延慶城西再生水廠化驗員正在觀察污水中的微生物。本報記者 賀 勇攝

延慶白河堡水庫。本報記者 賀 勇攝

核心閱讀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

作為北京世園會舉辦地和北京冬奧會賽區之一,延慶嚴把總量紅線、細化用水指標,通過高效利用再生水、發展農業節水灌溉,使節約水與涵養水相輔相成,致力營造全區節水的氛圍,助力首都水環境改善。

頤和園裡,昆明湖碧波蕩漾,水天一色﹔長城腳下,世園會百花爭艷,美不勝收。

原本沒有關聯的兩處美景,卻因為一個數字聯系在一起——整個北京世園會期間,園區通過使用再生水減少新水使用量216萬立方米,相當於攢出了一個昆明湖!

2014年到2018年,北京世園會的舉辦地——延慶區年用水總量逐年下降,萬元GDP用水量降低了40%,體現了延慶節水工作取得的驕人成績!正因為如此,今年1月初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考察延慶賽區時,由衷地感嘆節水和水循環利用“做得非常好。”

新舉措:再生水減少新水使用量上千萬立方米

出德勝門,過居庸關,穿八達嶺,一路向北,便到了延慶區。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暨冬殘奧會相繼定址於此,打破了這裡長久以來的寂靜,帶來了蓬勃的發展生機。在162天的北京世園會展覽中,來自世界各地的900多萬人次的游客來到北京延慶這座長城腳下的森林城市,觀自然之美,覽園藝之勝。

作為一場植物的盛會,北京世園會園區保留了近5萬棵各種原生樹木,新種植了5萬棵喬木和12萬棵灌木。如何才能夠讓這些植物“喝飽水”,使樹木蒼翠茂盛,花朵鮮艷欲滴?答案就是——高效利用再生水。

一根長達5公裡、直徑80厘米的管道,連接著世園會園區和上游的延慶區城西再生水廠。每天,延慶區的生活廢水流到這裡,經過一系列處理,廢水變為清流,緩緩流向5公裡外的世園會園區,為世園會提供優質再生水,用於園林灌溉、道路保潔和世園酒店、世園村廁所沖水。

該廠副總經理王國榮介紹,整個水廠的設計日處理能力6萬噸,採用目前國際上先進的MBR膜生物反應器污水處理技術,選用的超濾膜過濾孔徑達到微米級,保証了出水在色度、濁度方面的穩定可靠。出水標准執行北京地方標准《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的A標准,排放指標遠優於國家標准,如氨氮排放限值由不高於5—8毫克/升提升至不高於1.0—1.5毫克/升。

延慶區節水辦負責人田月蘭介紹,除了城西再生水廠,目前延慶區已建成城鎮再生水廠共計9座,再生水利用量從2014年的711.3萬立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1050萬立方米,極大減少了地下水和自來水的使用。

從衛星地圖上看延慶的母親河——媯水河,恰似一條游弋的蛟龍,河水支流猶如龍爪,向南托起一柄溫潤如玉的世園“錦繡如意”,朝北連著小海坨山皚皚白雪中的冬奧“桂冠明珠”——在這片施工區域海拔達1500米至2100米的雪山高峰上,一座世界頂級的高山滑雪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之中。

“作為北京2022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延慶賽區注重水循環利用,造雪系統選用了世界最先進的、造雪耗水量更低的系統。整個冬奧賽區實現了雨雪水全部收集、淨化達標和再利用,營造了生態節水、環保可持續的冬奧賽區。”北京市節水中心主任田根生表示,延慶賽區的場館將成為首都節水場館建設的一張“金名片”。

新成效:全市率先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農業是用水大戶,也是節水潛力最大的領域。延慶區作為農業大區,農業用水曾一度佔用水總量七成。

這種局面隨著2017年“兩田一園”節水灌溉工程的實施逐漸改觀,全區共發展農業節水灌溉面積25.26萬畝,實現了從“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轉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也由2013年的0.65提高至2018年的0.737,遠遠高於0.554的全國平均水平。”延慶區水務局調研員高九臣介紹。

記者來到永寧鎮孔化營村,展現在眼前的是一片2000多畝的露地菜田,壟埂上滴灌帶小孔水滴浸滲到秧苗根莖,彰顯出勃勃生機。孔化營村黨支部書記梁志鑫介紹說,“以前漫灌要40分鐘才能澆完的地,現在滴灌直接把水滴到植物的根莖上,20分鐘就全部澆完了,而且還省水,一年就幫我們節約了7萬立方米的水,較同期節約了1/3。”

2018年,延慶區在北京市“兩田一園”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工作中,率先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和水資源稅改革,“節約用水,用水付費”的理念在延慶已經深入人心,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2018年,全區農業用水量下降至2102萬立方米,較2014年減少1/3。

嚴把總量紅線,細化用水指標。延慶區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確立了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將用水計劃指標逐級分解落實到村、機關企事業單位、機井。2018年用新水總量降至4441萬立方米,比上級部門下達的全年用水指標節約了774萬立方米。全區生活用水量每人每天約150升左右,遠低於北京市每人每天220升的生活用水考核標准。

新經驗:節水工作與涵養水資源相輔相成

位於延慶的白河堡水庫是北京第五大水庫,庫容量9060萬立方米。白河堡水庫也是北京海拔最高的水庫,水質維持在地表二類,是京內跨流域調水的重要樞紐。從2003年以來,白河堡水庫累計向密雲水庫跨流域補水32次,輸水量達13億立方米。

“我們按照‘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的工作理念,通過多種技術措施最大限度消納和利用雨水,使滲、滯、蓄、淨、用、排的海綿城市理念得以充分體現。”白河堡水庫管理處主任王迎喜說。

留住水、用好水、涵養水,形成良好的水生態。今年4月1日至10月31日,白河堡水庫向媯水河開展生態補水計劃,補水量達3673萬立方米。水至綠生。干涸的河道迎來了清水滋潤,植物茂盛生長,游魚水鳥也頻頻光臨。“補水不到半個月,我巡河時就見到了成群的綠頭鴨、白鷺,就連難得一見的天鵝也飛到了媯水河。”王迎喜說。

“以涵養促節水”,延慶在白河堡水庫引水的基礎上,形成了以地表水為主、地下水為輔的供水新格局,使得地下水資源進一步休養生息。今年5月,干涸了10余年的延慶區寶林寺河重現6個新泉眼,汩汩清泉見証了延慶涵養水資源和節水工作的成效。

今年10月中旬,北京市水務局發布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最新動態信息,今年10月1日,北京平原區地下水埋深平均為22.81米,與上年同期相比,地下水位回升0.63米。其中,延慶區回升值最大,為1.04米。今年降水量整體偏少,但地下水位不降反升,這在40年來還是首次出現。

北京市水文總站總工程師黃振芳介紹,這一現象的出現,與兩個因素有直接關系。首先,自2014年12月北京開始接收南水北調來水以來,北京市充分利用外調水,有計劃地關停自備井,大幅壓縮地下水開採,讓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的趨勢基本得到遏制。其次,今年4月至10月間,白河堡水庫為媯水河生態補水,為延慶地區的地下水回補作出了貢獻,延慶地下水位才得以大幅度提升。

“未來,我們將繼續全面落實三條紅線和國家節水行動考核要求,營造全區節水氛圍,實現區域經濟的綠色低能耗發展,為首都水環境改善做出‘延慶貢獻’。”延慶區副區長劉瑞成說。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20日 14 版)

(責編:杜燕飛、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