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綠色生活 快樂騎行

李晨瑤
2020年04月14日08: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市民在廈門市忠侖公園旁邊的空中自行車道上騎行。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人把綠色低碳交通工具作為出行首選,其中,自行車備受青睞。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規劃所副所長蓋春英對筆者指出,從城市交通層面看,自行車出行是城市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是中短距離出行的理想交通方式﹔從經濟發展層面上看,自行車交通的投資效益顯著,能夠激發相關產業發展﹔從文化發展層面上看,自行車交通能夠活化城市公共空間,激發城市文化活力。

  

  1. 解決出行難

  在北京回龍觀附近有一道靚麗的“交通風景線”:每天早晚高峰時,騎行人不用躲避汽車等機動車輛,而是自由地行駛在寬闊的道路上。它不同於地鐵的擁擠和地面車輛的擁堵,在整座城市最擁擠的時候,這條道路上的行者卻格外悠然愜意。

  這條道路就是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回龍觀是北京市內一處居住人口較為密集的區域,每到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時段,交通壓力都比較大。為創建步行和自行車友好城市、解決回龍觀—上地之間出行難的現實問題,北京修建了“自行車高速公路”。

  2019年5月31日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正式試運行,至今已經開通10個多月了,專用路與現狀自行車道系統相銜接,道路長度約6.5公裡,直接服務於沿線約1.16萬通勤人口。

  自行車專用路是在城市和郊區道路系統中以及通往旅游區的道路中,專門供自行車行駛的道路。“我特別喜歡上下班的時候在這條路上騎行,根本感覺不到早晚高峰,像是在騎車觀光!”住在回龍觀附近的居民小雯說。

  與普通自行車道相比,專用路安全性更高,全程沒有紅綠燈,速度更快,更好地解決了回龍觀至上地軟件園之間通勤人員出行問題。

  蓋春英表示,北京自行車專用路是發展自行車交通的有益探索和嘗試,對后續開展類似規劃和建設具有指導意義,並能很好地服務沿線通勤出行,對引導和培育市民綠色出行有積極意義。

  2. 全程封閉式

  這條自行車專用路起於北京市昌平區的回龍觀,一路向西,上跨京藏高速,終於海澱區西二旗,分為高架段、地面段及地面改造段共三種路段形式。全程採用封閉式管理,僅服務於非助力自行車通行,禁止行人、電動自行車及其他車輛進入。路面使用環保樹脂底膠黏結彩色陶瓷顆粒,防滑性、舒適性和耐久性甚至高於一般機動車道,另外還安裝了防護設施和設置了潮汐車道。

  建設者為了給出行者提供更為人性化的配套設施,在6個出入口坡道上設置了助力系統:上行設置自行車傳送帶,減少使用者推行難度﹔下行設置阻力裝置,提高安全性。起點和終點位置根據龍門架大小及路面寬度,特殊定制兩套可變信息標志,可發布簡易交通圖形、文字、數字等,通過監控中心實時發布一些天氣、交通狀況、出行提示信息,沿線還配備了網絡廣播系統。與此同時,道路沿線還設置了服務區,為騎行者提供如廁、駐車休息等配套服務。

  自從專用路開通之后,住在回龍觀附近的李先生開始每天騎行上下班。“自從這條路開通,大大節省了我上下班的時間。我試驗過從昌平回龍觀到海澱上地軟件園,騎車也就30分鐘。這一路上風景很好,感覺也比較安全。但是有些道路不平,周圍沒有樹什麼的,夏天很熱。”

  這條專用路還帶動了沿線商業的發展,增強了整個區域的活力。比如同成街龍騰苑路段等地在修建自行車專用路的同時,周圍建設了健身休閑設施和兒童游樂活動場地。

  北京的這條自行車專用路不僅是通勤人員的福音,還成了“網紅”打卡地,獲得了眾多騎行俱樂部、普通市民和來北京旅游的游客的青睞,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條自行車專用路出行。截至去年年底,累計通行量已突破100萬人次。近期雖受疫情影響,但3月1日到19日,該專用路日均騎行量也已達到2371人次。

  3. 綠色漸成時尚

  綠色交通已成為各地打造宜居城市的重點。《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提出建設步行和自行車友好城市的發展目標,要求創造良好的步行和自行車通行環境,包括構建連續安全的步行和自行車網絡體系﹔合理配置道路空間資源,保障步行和自行車路權等。

  目前,北京正在開展自行車交通二期示范工程的規劃研究工作,並計劃於今年內落地實施。與一期示范工程不同的是,二期示范工程大部分路段利用既有道路兩側的自行車道,打通部分通行不便捷的節點,與公交地鐵進行有效銜接。

  其他城市也在行動。廈門也建成了自行車專用路,廈門空中自行車道作為全國首個自行車專用路於2017年1月26日試運行,起點BRT洪文站,終點在BRT縣后站,全長約7.6公裡,是世界最長的空中自行車道。深圳等地也在積極籌備中。2019年6月26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布《深圳市慢行系統骨干網絡布局及試點實施方案》問卷調研,深圳擬規劃建設自行車快速路專用道,連通原經濟特區內以及龍華、龍崗、寶安等地﹔上海市在《上海市慢行交通發展規劃(2015-2040)》中,對自行車通道設施規劃了“廊道—一般通道—休閑道”三級連續性網絡。在現有自行車通道設施基礎上,主要依托次干道和條件較好的支路打造貫通性強、機非隔離並且連續的高品質自行車廊道,著重滿足外圍區進入中心區方向的入城交通以及外圍區軌道站點的接駁。在新城和新市鎮內部,還規劃部分更高等級的自行車專用路。

  “綠色出行”已經慢慢滲透進現代人的生活,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於未來自行車專用路的發展,蓋春英指出,對於北京以及很多城市而言,自行車專用路屬於整個自行車道路網絡系統中一種特色化的通行設施,但並不是主體,主體是城市道路空間內規劃建設的自行車道系統。發展自行車交通,服務更多市民騎行,還是要依靠這套主體自行車道網絡。構建更加完整、連續、安全的自行車道網絡系統才是建設宜居城市中的重要一環。

(責編:李昉、劉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