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垃圾分類,上下游協同發力

2020年07月10日09: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7月1日,在柏林一家超市內,一位市民正在將空瓶投入回收機器,以取回押金。
  本報記者 花 放攝

  首爾市一處小區居民樓下的固定垃圾分類投放點。
  本報記者 馬 菲攝

  在首爾市綜合體驗空間“新活用廣場”,一些市民正在參觀垃圾分類相關展覽。
  本報記者 馬 菲攝


    垃圾分類是垃圾產生、回收和利用過程中的中間環節。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的產生,並對垃圾進行精准處理和有效利用,體現著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能力。一些在垃圾分類管理方面做得較好的國家,付出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

  德國

  總體原則“誰污染、誰治理”

  本報駐德國記者 花 放

  早在20世紀初,德國就開始試行城市垃圾分類,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從上世紀70年代起,德國政府相繼頒布一系列垃圾處理的相關法規,如《包裝條例》《垃圾填埋條例》《循環經濟與廢棄物管理法》等,從制度層面保障了城市垃圾得到有效分類回收。

  在德國,每個州的垃圾分類規定略有不同,但細致程度都讓人印象深刻。在柏林,每一棟住宅樓都設置有藍、黃、棕、黑幾個顏色和大小各異的垃圾桶,分別投放廢紙、輕型包裝、有機垃圾、其他垃圾等家庭生活垃圾。大件物品、舊衣物、電子垃圾、有害垃圾等特殊垃圾也都各有回收渠道。市民可將舊家具等大件物品自行送到柏林城市清潔公司的指定回收站,或預約上門取件﹔舊衣服有專門的收集箱﹔藥品、電池等有害垃圾也有指定回收點。

  對可回收的飲料包裝瓶,人們在購買時需額外支付0.08—0.25歐元(1歐元約合8元人民幣)不等的押金,在超市的回收機器投入空瓶后即可退回。

  不可回收的玻璃瓶則分為透明、綠色和棕色三類,在住宅區專門的垃圾桶分別丟棄。

  從幼兒園、學校到社區、企業,德國的垃圾分類教育無處不在,垃圾分類理念深植人心。為幫助居民正確分類,德國各地市政部門也煞費苦心,不僅開設專門的咨詢熱線,不定期聯合社區、學校等舉辦教育活動,每年還給居民發放本年度垃圾清運時間表,上面清楚標注著每種垃圾回收的頻次和時間。

  德國垃圾分類管理的總體原則,是“誰污染、誰治理”。這既對德國生產廠家和銷售商從生產源頭上提出了環保要求,也需要垃圾分類的主體——每一名居民承擔相應責任。在德國各城市,小區物業和居民需到市政垃圾清運公司開戶,按垃圾種類、垃圾桶容量以及垃圾清理的次數支付費用。據柏林市政府網站統計,2018年,柏林市每個家庭平均需支付約322歐元的垃圾處理費,這個數字在德國城市中還只是中等水平。在德國西部小城勒沃庫森,平均每戶的垃圾處理費高達每年771歐元。

  對於垃圾分類做得不好的小區,德國有著嚴厲的懲罰措施。根據德國《循環經濟法》,垃圾不分類或錯誤分類都可能招致數額不等的罰款,具體金額由各聯邦州自行決定,最高可達5000歐元。去年底,記者所住公寓樓有住戶沒有將垃圾放在指定地點,加之垃圾分類錯誤率高,物業公司對公寓樓所有住戶提出警告:若此后情況仍無改觀,所有住戶分攤的垃圾處理費都將提高。垃圾回收人員也有權拒絕處理分類不合格的垃圾箱,或要求住戶額外支付一筆處理費用。

  近年來,德國民眾的垃圾分類理念也在不斷變化。越來越多人認為,盡量從源頭減少垃圾,才是更完善的垃圾處理。柏林城市清潔公司也向全體市民提出建議,呼吁以租代購,鼓勵購買二手產品,或使用可循環利用的商品。

  (本報柏林電) 

 

  韓國

  垃圾袋價格包含運輸和處理費用

  本報駐韓國記者 馬 菲

  每到周五,女兒都要提著一袋瓶子、紙盒、塑料盒等可回收垃圾到幼兒園去。這是老師給每位小朋友布置的任務。老師用這些可回收垃圾,帶領孩子們制作手工作品。潛移默化中,孩子們逐漸養成了垃圾分類和循環利用的意識。

  從1995年開始,韓國在全國范圍實施垃圾分類,並按照居民的垃圾排放量採取計量收費。這一制度實施以來,韓國積極進行全民教育,民眾的垃圾分類意識日益增強。

  韓國的垃圾分類大體分為一般生活垃圾、食物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大型廢棄物四大類。無法進行回收使用的垃圾都屬於一般生活垃圾,必須放入專用的垃圾袋中。以首爾市為例,下轄各個區分別使用不同顏色的專用垃圾袋,不同轄區的垃圾袋不能跨區使用。人們需要到附近超市或便利店購買專用垃圾袋。垃圾袋按容量收費,其中就包含了垃圾運輸和處理的費用。

  在首爾,20升容量的垃圾袋售價約為490韓元(約合3元人民幣)。當地政府可根據需要對垃圾袋的價格進行調控,為資源循環部門提供補貼。並不便宜的垃圾袋促使人們注意盡量從源頭減少不必要的垃圾產出。

  首爾的不同轄區以及各個住宅區對垃圾投放的場所有不同規定。有的住宅區有固定的垃圾投放場所,有的則規定了垃圾投放的具體時間段以及臨時投放場所。每到垃圾投放日,垃圾投放點都有專人負責指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今年6月,首爾市還發布了包括英語、中文等10個語言版本的《首爾市食物類廢棄物分類丟棄標准建議》,標明了8類不可歸為食物垃圾的物質,方便外國居民參考。

  對於隨意亂扔垃圾的行為,韓國有著較為嚴厲的處罰措施。不按規定時間和分類規則投放垃圾的民眾,將面臨10萬至100萬韓元不等的罰款。從2000年開始,韓國各地補充實施了“垃圾違法投放舉報獎金制度”,獎勵額度最高可達處罰金額的80%。首爾市則推出了垃圾分類監管體系,各小區的垃圾投放點通常都設置有攝像頭,警察、環衛工人等也參與監管。

  20多年來,韓國對垃圾分類的要求和規定不斷細化。從今年7月起,首爾市政府加強了針對透明塑料瓶分類丟棄的執行力度。公共住宅居民需把透明塑料瓶與其他塑料用品分離開,放入塑料瓶專用回收箱,棕色等有色及不透明塑料瓶則不能放入。

  垃圾分類只是管理的一端,對廢棄物進行二次利用,盡可能減少垃圾總量,是垃圾分類管理的最終目的。2017年,首爾市建立了綜合體驗空間“新活用廣場”,通過開辦多種形式的展覽、體驗等活動,啟發民眾通過重新設計和改造,對一些廢棄物進行再利用,以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在廣場的分類牆上,鉛筆、衣架等廢棄物品分門別類挂在牆上,物體旁的說明告訴參觀者這些物品的分類以及將來可被再次利用的領域。

  (本報首爾電) 

 

  新加坡

  運用3R原則追求“零廢棄”目標

  本報駐泰國記者 林 芮

  新加坡素有“花園城市”的美稱。作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每年產生大量垃圾。據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統計,2019年,該國共產生約723萬噸固體垃圾。一套有效的垃圾收集和處理系統成為新加坡保護城市環境的關鍵。

  新加坡以“零廢棄國家”為目標,注重全面運用3R原則(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從源頭減少城市垃圾產生,並努力實現垃圾的重復利用和回收。新加坡教育部規定,從小學起就要向學生教授3R原則,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包裝垃圾約佔新加坡生活垃圾總量的1/3。從2007年起,新加坡政府與工業企業和非政府組織聯合發起簽署“自願包裝協議”。簽署協議的企業需通過重新設計包裝,促進包裝的可循環利用,減少包裝垃圾數量。截至2019年,受益於該協議,新加坡共減少約5.4萬噸包裝垃圾,成為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的典型舉措之一。

  在回收利用方面,新加坡主要由政府牽頭,把企業作為垃圾分類處理的主體。新加坡街道上的公共垃圾桶一般是不分類的。在住宅區,人們僅能看到兩種垃圾箱:藍色垃圾箱用於丟棄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玻璃、紙、塑料、金屬4種類別﹔綠色垃圾箱則用來裝廚余垃圾等不可回收垃圾。

  新加坡政府將全國分為六大區域,採用統一招標方式,有資質的垃圾回收企業均可參與投標。獲得政府授權后,這些企業每天為各自的承包區域提供生活垃圾和可回收利用垃圾的收集服務。居民根據房屋是組屋還是私人房產以及房屋的面積等標准繳納相應的垃圾回收費用。

  回收后的垃圾將在各自企業的分揀中心通過半自動及人工分揀線完成分類和打包,再被轉運至垃圾末端處理設施。其中,不可回收垃圾被運到全國4家垃圾焚燒廠進行焚化,焚燒中產生的灰燼及建筑廢料等不可燃垃圾,將被集中運至離岸的實馬高垃圾埋置場填埋。可回收垃圾則在分揀中心按類別進行分離,部分用於銷售或二次加工,剩余部分經處理用於制磚、鋪設道路等市政工程。據統計,2019年,新加坡的垃圾回收率約為60%。

  近幾年,在一些新建住宅區,新加坡還採用了管道自動化控制系統來收集垃圾。每個家庭都安裝有投放垃圾的專用通道,居民足不出戶就可直接將垃圾投放到回收管道,並通過自動控制系統將垃圾輸送至小區的中央垃圾收集站,進行壓縮和密封處理后再送至分揀中心。這一新方式讓垃圾回收更高效,也有效避免了垃圾的二次污染。

  (本報曼谷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0日 17 版)

(責編:趙春曉、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