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太原治“九河”

本報記者  胡  健  喬  棟
2020年09月18日13: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山西太原市虎峪河與汾河交匯處附近的景色。
  新華社記者 曹 陽攝

  山西太原市小東流河綜合整治前。

  山西太原市小東流河綜合整治后。
  張 建攝

  引 子

  吃過晚飯,孟小萍和幾個老姐妹,相約著去冶峪河邊的廣場上跳舞。

  這樣的場景,擱以前,山西太原市晉源區武家庄社區的居民不敢想。

  以前,冶峪河可是有名的“臭水溝”,武家庄社區被夾在晉陽湖和冶峪河的中間,遇上暴雨,兩邊都是懸河。

  4年前那場暴雨,孟小萍至今心有余悸:冶峪河水位暴漲,武家庄社區被淹,“當時平房都被水泡了,很多老人孩子被困在屋子裡。”社區找來一艘救援橡皮艇,把受困人員接了出來。

  如今,武家庄社區整體搬遷,冶峪河實施綜合治理,實現了雨污分流,沿岸變身綠色長廊,防洪能力達到百年一遇。

  冶峪河的變遷,是太原市實施“九河”綜合治理的生動寫照。

  “九河”,是指汾河在太原市區的9條主要支流,其中北澗河、北沙河、南沙河從東匯入汾河,風峪河、冶峪河、虎峪河、玉門河、九院沙河、小東流河則西入汾河。“九河”曾因生產生活污水直排河道而受到污染。

  圍繞提升汾河水質、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太原市近年來實施“九河”綜合治理工程,控污、增濕、清淤、綠岸、調水“五策並舉”。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聽取太原市汾河及“九河”綜合治理、流域生態修復等情況匯報,沿河岸邊步行察看汾河水治理及兩岸生態保護、城市環境建設等情況,對太原汾河沿岸生態環境的滄桑巨變表示欣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治理汾河,不僅關系山西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也關系太原乃至山西歷史文化傳承。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把加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推進能源革命、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統籌起來,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持續用力,再現“錦繡太原城”的盛景,不斷增強太原的吸引力、影響力,增強太原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7月,太原市委全會提出,“十四五”期間將“系統治水”,不斷深化水生態保護與修復,重現山如黛染、水似碧玉的旖旎風光。

  

  探 路

  變“九龍治水”為通盤整治,變“小修小補”為綜合施策

  每天清晨,家住南沙河附近的太原市民高吉林都會和丈夫沿著河岸散步。“看看現在的南沙河,水清岸綠,河暢景美,多好!”

  曾經的南沙河可不是這樣。

  2001年2月,山西日報刊文《何日治理南沙河?》。文章直言,橫穿市中心迎澤區的南沙河,應是市中一景,“然而,近十幾年,長年污水橫流,爛紙滿槽。特別是一到夏天,更是臭氣熏天,令兩岸居民難以忍受……”

  除此,讓高吉林記憶深刻的,還有河兩岸的擁堵。“路窄,會不了車,有時一堵就是大半天。”

  當地對南沙河的治理,其實從未間斷。2003年開展河道清淤和垃圾清除﹔2004年至2009年,整治沿河道路,設置綠化帶等﹔2012年,再次整治河道污染……

  “河道加固了,垃圾又需清除了﹔垃圾清除了,交通又堵了﹔交通狀況改善了,河道的垃圾又堆滿了。”高吉林回憶說,南沙河治理一度處於“今天修這塊,明天修那塊”的狀態,“縫縫補補,不知道啥時候是個頭。”

  “反復整治,卻難治好,關鍵原因在於‘九龍治水’,整體推進不力。”太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邵社教分析原因,南沙河治理過程中,各家單位“各走各的項目、預算,錢多就多修一些,錢少就少修”。工作安排各按自己的節奏推進,“今年市政部門要加固堤壩,明年水利部門要疏浚河道、環保部門要鋪設污水管網,再過兩年交通部門又來改造沿岸道路……”

  前期施工如此,后期管理也不例外。以垃圾清理為例,當時南沙河河道內的垃圾清理屬迎澤區河道管理所負責,河堤上的垃圾清理則屬太原市市政管理局河道管理處負責,距河堤不遠處的垃圾池,又歸環衛部門管。河堤及附近垃圾池內的垃圾清理不及時,都有可能掉入河道內。

  迎澤區河道管理所副所長李紅剛感慨:“別看就一條河,治理涉及城管、環保、水務、住建、交通等多個部門。各家發現問題時間不一樣,資金使用安排側重不同,就會出現反復整治、效果不佳的現象。”

  避免頭痛醫頭,惟有通盤整治、提前布局、綜合施策。2014年,太原市啟動南沙河綜合治理改造工程,堅持整體推進:市委和市政府加強統籌協調,拿出20.9億元專項資金,專門用於南沙河整治,不再靠各單位項目資金“小修小補”﹔相關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河道治理,供暖、電力、市政污水管網等配套,道路交通建設等同步實施,一體化推進,不再“零打碎敲”“各自為戰”﹔壓實責任,全長21公裡的南沙河被分成39段,省、市、區、街道辦、社區五級河長責任到人,負責河道清理、管理維護。

  2017年底,南沙河整治完畢。同年5月,在南沙河綜合治理改造中探索形成的經驗基礎上,太原市決定同步啟動其余“八河”綜合治理工程:總投資約258億元,從河道治理到兩岸的管網鋪設、綠化帶和快速路修建,一年時間,一步到位。作業高峰時,“八河”沿岸近百家參建單位2.6萬人協同配合,機械設備24小時運轉。

  控 污

  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河道沿線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太原市民高秋生,是一名攝影師,不久前在汾河景區南內環橋東首次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消息一出,馬上在他的攝影好友圈引起轟動。“白尾海雕多活動於江河湖泊附近的沼澤地帶,對水質要求很高!”在高秋生看來,珍稀鳥類的重新出現,是汾河水質提升的一個佐証。

  監測數據顯示,今年8月,太原市3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6個省級地表水考核斷面達標率為83.33%。今年1至8月,汾河水庫出口斷面達到一類水質,汾河太原段出口的溫南社斷面氨氮濃度和總硫濃度較去年分別下降85.13%和55.83%。

  “‘九河’綜合治理對汾河太原段的水質提升產生了直接影響。”太原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許德茂表示,過去,汾河太原段的水質多半跟“九河”相關。“上游二類水進來,‘九河’河水匯入后,下游劣五類水出去。”

  提升汾河太原段水質,“九河”治理是“牛鼻子”。治河先治污,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是關鍵。許德茂粗略估計,“九條河,沿岸排污口1000多個,有的先前已經在黑臭水體專項整治中完成整治,但仍有一部分尚待排查、整治。”

  “不少排污口都很隱蔽。”許德茂說,有的排污口藏在雜草、土堆下,如果不是正在排污,很難被發現。

  對此,中鐵六局集團太原鐵路建設有限公司頂橋項目部項目經理李艷星感受頗深。李艷星和同事們與環保執法人員協作,對公司所承攬的小東流河施工標段排污口展開排查,就發現了“漏網之魚”。“所有查明的排污口都已封堵或接入市政污水管網了,但先前臨時修建、用於施工期間截留不明來源河道污水的臨時蓄水池,一天還能進兩三立方米污水,這說明還有排污口在偷排。”

  南北向的鐵路橋從小東流河上方穿過,李艷星等人花了幾天時間,終於在鐵路東側的水草下方發現一個管道,“咕嘟咕嘟”冒著白泡。他們就近摸排,把目標鎖定在鐵路西側的一家建材廠。

  隔著一座鐵路橋,鐵路西側的建材廠怎麼會在鐵路東側排污?一行人找到建材廠負責人,對方見是來問排污口的,敷衍搪塞:“我們沒有污水口。”

  “我們是來施工的,就想確認如果是咱們的排污口,這次就一並接入市政污水管網。”李艷星好言相勸,但對方就是不鬆口。李艷星就帶著大家“挖地三尺”搜尋。這一挖,真的在鐵路另外一側挖到連接管。

  真相大白。原來,這家建材廠怕被發現,特意把排污管道繞了個“U”形,下穿至鐵路另一側。

  經明察暗訪,“九河”沿岸千余個排污口被一一找到並實施整治。而在許德茂看來,排污口整治只是第一步,“還要鋪設、完善市政污水管網,推進雨污分流。”

  “以小東流河為例,原先沿岸雨水、污水走的是居民自建的簡易雨污混流管道,經常淤堵。改造后,雨水和污水各行其道,污水通過污水管道進入污水處理廠,雨水通過雨水管道進入河道后匯入汾河,基本上解決了周邊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問題。”太原市小街巷綜合整治改造中心主任費翔介紹。

  小東流村村民李全喜感觸很深:“以前,這個河道裡,黑泥漿、垃圾啥的都有,到了夏天都不敢開窗戶。”如今,經過雨污分流改造,李全喜家的窗戶終於能打開了。

  以往,“九河”沿岸每天產生的約20萬噸生活污水,大多直排河道﹔如今全部接入市政污水管網,實現了全收集、全處理。

  “‘九河’治理完成前,太原市的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已接近滿負荷運轉。”太原市水務局三級調研員侯俊林介紹,在“八河”綜合治理工程啟動同時,太原市汾東污水處理廠同步建設,歷時一年,日處理15萬噸生活污水的一期工程完工﹔今年5月底,日處理20萬噸生活污水的二期工程也已投入使用。

  記者近日來到汾東污水處理廠,除臭風機不停運轉,這裡並沒有預想中的異味刺鼻。污水處理,全程要經過約20個小時的嚴格淨化。“污水經粗格柵、細格柵、曝氣沉砂池,將肉眼可見的顆粒物完全過濾,再通過膜處理工藝,去除其中的有機物。淨化處理后能達到四類水水質,可作為生態景觀水使用。”康達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建造中心副總經理鄭學彬介紹。

  扮 靚

  中水回流再利用,兩岸長廊披綠衣

  在汾東污水處理廠出水口,嘩嘩水流順著中水管線奔向不遠處的瀟河。

  瀟河是汾河的重要支流,發源於山西昔陽縣,於太原境內注入汾河。過去除了7、8月份的汛期,瀟河中游以下經常斷流。

  從去年冬天開始,沿河居民驚喜地發現,瀟河水到冬春季節也一樣流淌。“現在,平均每天有近30萬噸再生水通過管道進入瀟河,為瀟河增加徑流量提供支持。”太原市排水管理處黨委副書記張晨說。

  在河流綜合治理管線鋪設時,太原市前瞻性地鋪設了中水管線。太原市城鄉管理局工委副書記武衛華說,處理后的再生水流經中水管線,可回用於汾河河道的水體補給,“實現綜合利用,水量反哺,也有利於提升汾河水質。”

  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還要讓風光美起來。

  過去,“九河”沿岸或多或少都存在環境、交通擁堵等問題,太原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劉麗娟介紹,太原市在整治“八河”河道的基礎上,明確提出建設“快速交通、綠色長廊”的目標。

  “市政管網鋪設等,把‘底子’打好了,我們的任務就是給河道沿岸做‘美容’。”太原市園林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主任劉廷瑋介紹,“‘美容’不一定要多‘高大上’,但一定有標准,不能亂動刀,嚴格按相關環保要求操作,並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修建景觀。”

  85歲的張金柱,心裡一直種著一棵槐樹。這棵樹約有10米高,綠蔭幫往來的人們遮擋烈日。隔三差五,他就踱過去看看那棵樹。張金柱說,看到這棵樹,他就看到了家。

  張金柱一家1952年搬到太原后,跟著老鄉來到北沙河沿岸。“緊挨著河邊蓋了兩間房,就在這棵樹的西邊。”有一年,房子被洪水沖毀,他又找到“地標”老槐樹,重新蓋房生活。

  現在,張金柱已經搬遷到附近的小北關社區河北裡花園小區,河道旁的房子已經拆除。北沙河改造的時候,他還擔心那棵老槐樹,特意去問了社區主任孟慶玲。“放心吧,老樹留著呢!”孟慶玲笑著回答。

  劉廷瑋說:“有的河道兩旁本來就有樹林,我們就盡量在原樹林位置改、擴建綠化帶,使其維持原貌。如果與河道拓寬、快速路設計發生沖突,也不能‘一挖了之’,而是通過移植的辦法,讓它們換個地方繼續生長。”

  虎峪河沿岸西華苑社區旁的那片小樹林,是韓心愛一對雙胞胎女兒從小最喜歡去玩耍的地方。“因沿岸快速路修建,倆孩子非常關心小樹林的命運,經常打電話問我情況。”作為西華苑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韓心愛也不願看到小樹林被毀,“經過溝通,小樹林的樹被移栽到了附近公園。”

  針對防汛要求,各條河道的生態景觀還分為城區段和城鄉段。汾河景區管委會副主任蘇廣同介紹,城區段景觀為自然活力型,植物以千屈菜、水蔥、燈芯草、鳶尾、香蒲為主﹔城鄉段景觀為郊野生態型,植物以涵養水源的蘆葦、燈芯草、香蒲、蒲葦、三棱草等為主。

  今年4月,從玉門河兩岸快速路經過的太原市民眼前一亮:道路下方的河道兩側,金黃的油菜花隨風搖曳,香氣扑鼻,如一條彩帶一直接到了玉泉山南麓。這是太原市玉泉山管理有限公司主動投資種下的。公司董事長張俊平是一名退役軍人,2009年起,他帶領以退役軍人為主的同事們,扎根玉泉山,用10年時間將這座滿目瘡痍的廢棄礦山改造成了森林公園。

  然而,玉門河改造之前,路不好走,“市民們來一趟玉泉山,至少要花1個小時。”如今,沿著整治后的玉門河快速路,借道西中環快速路,十幾分鐘便可到達。張俊平主動與太原市萬柏林區水務局對接,經對方同意后,組織綠化工程隊清除了河道雜草,並在10公裡長的河道旁種植了油菜,吸引更多市民上山觀景。

  武衛華介紹,近年來,“九河”兩岸沿線新增快速路184公裡、雨污水管線326公裡、高架橋25座、下穿通道151處,以及250萬平方米的綠色景觀帶。

  順著武衛華手指的方向望去,風峪河河道擋牆外側的健身步道,行人如織,河道兩岸栽種的金葉榆、黃櫨、白蠟等樹木,郁郁蔥蔥,蒼勁挺拔。

  復 流

  高標准源頭治理,推進“九河”豐水復流

  今年汛期,太原市迎澤區郝庄鎮管轄范圍內的3條河流水量不小。“北沙河、北澗河、南沙河,3條河都流經郝庄鎮。”防汛期間,郝庄鎮河長辦公室負責人宋建清幾乎每天都要走一遍。

  前些天,宋建清在董家庄村附近巡查時,發現村東200米的路上有一段路面塌方。塌方路段再往前,水在路面肆意流淌。宋建清心裡咯噔一下:“水從河道裡漫上來了。”

  經過綜合整治的南沙河修到了水峪村,幾乎靠近南沙河源頭。但董家庄村位於南沙河源頭地帶,這裡仍是自然河道。“經過排查,有人往河道裡倒了建筑垃圾,把河道堵了將近一半,降雨量一大,水就爬上了路,造成了塌方。”

  宋建清隨即向區級河長辦公室上報,第二天區政府協調交通部門搶修,“隨后我們與市政部門對河道進行了清理,確保源頭暢通,並向執法部門報案,加強沿線巡邏。”

  行百裡者半九十。“目前,‘九河’大部分河段的河道污染、防洪、交通、綠化等問題已得到解決,接下來將通過源頭水庫清淤、堤防加固等,根治‘九河’污染問題,並從源頭上減輕下游的防洪壓力。”武衛華介紹,目前虎峪河、九院沙河源頭生態治理工程已經展開。

  7月21日召開的太原市委全會提出,要全域治山、系統治水、強力治氣、綜合治城,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其中,在系統治水方面,提出了加快“九河”上游生態治理工程建設,推進“九河”復流,認真落實河湖長制,堅決防止黑臭水體反彈等舉措。

  “太原市將持續深化和提升‘九河’治理成果,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高標准開展清淤除污、河道疏浚等日常管理維護工作,推動汾河太原段實現水秀、河暢、岸綠、景怡,為一泓清水入黃河創造有利條件。”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羅清宇表示。

  許德茂介紹,過去“九河”多是季節性河流,每年好幾個月都處於干涸狀態,“如今綜合整治為下一步清水復流打下了基礎”。不過,目前對“九河”復流水源等問題,仍在研究、論証中。

  從長遠看,“九河”復流只是汾河綜合治理的一部分。2019年4月,山西省河長制工作暨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堅推進會強調,要把“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作為攻堅目標。

  “全力抓好鐵腕治水、生態調水、改革活水、高效節水、強力保水‘五策豐水’,統籌推進飲用水源、黑臭水體、工業廢水、城鎮污水、農村排水‘五水同治’,實現天藍、地淨、水清。”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8日 13 版)

(責編:余璐、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