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將是60年來最冷”?專家回應了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今年是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最近,伴隨著從國慶假期到現在的幾次降溫,一些這樣的帖子在網絡上、微信中廣為流傳。
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的藍藍天工作室記者,也收到了身邊不少親朋好友轉發的相關帖子。他們將信將疑地詢問:今年冬天,真的會那麼冷嗎?
對此,藍藍天工作室採訪了中國氣象局專家。
中秋國慶假期我國多地降溫實屬正常
這些帖子為証明今冬可能是寒冬,將中秋國慶長假期間我國多地猛烈降溫作為征兆。
當時,一股強冷空氣席卷我國中東部地區,從內蒙古中西部經長江中游,一路貫穿我國南方地區。受其影響,東北、華北等地最低溫度跌破冰點,河南、四川、甘肅,內蒙古、吉林、黑龍江等地,多個景區早早出現冬天景象。黑龍江雪鄉銀裝素裹,陝西太白山玉樹瓊枝,河南洛陽老君山、白雲山等多個景點雪花飛舞,一場雪將四川九寨溝裝點得如夢似幻。
據中國氣象局統計,10月1—8日,我國北方及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比常年同期明顯偏低。在10月3日至6日的冷空氣過程中,我國中東部部分地區降溫超過12℃。大家不由得感嘆,今年的冬天,似乎冷得有些早。有些人在“十一”期間,就已經穿上了秋褲甚至棉褲。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孫軍表示,這期間人們感覺冷,除了氣溫確實偏低,還因為在這輪降溫過程中,最低氣溫偏低幅度遠高於最高氣溫。強降溫帶的大部地區,平均最低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4℃,部分地區偏低6℃乃至8℃。
上圖:中秋國慶假期,我國迎來了一波較為猛烈的降溫。
不過,這些並不算異常現象。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袁媛表示,實際上,10月上旬,我國北方地區,特別是其中典型代表內蒙古和東北地區,氣溫降至冰點、出現降雪都實屬正常。
“我國北方地區9月中下旬就開始出現初霜凍,條件就是地面最低氣溫降至冰點。進入10月后,北方及中東部大部分地區雖然氣溫比常年偏低,但這個季節也該到冷的時候了,突破冰點,出現初霜凍、降雪等,也屬按期登場。”袁媛說。
降溫與拉尼娜沒有必然聯系
上述帖子中還強調,氣溫驟降是由於拉尼娜引發的。袁媛表示,實際上,此次降溫過程是天氣過程,主要是受到大尺度大氣環流變化的影響,“這一天氣現象與拉尼娜並沒有必然的聯系。”
什麼是拉尼娜?
“拉尼娜狀態指的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大范圍偏冷的現象。如果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則屬於一次拉尼娜事件。”袁媛介紹。
袁媛說,根據監測,今年8月份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秋季會繼續維持拉尼娜狀態,預計到今年冬季會達到峰值。“也就是說,到今年冬季,會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的出現,常常與“更冷的冬天”連在一起。2000年以來,發生了5次拉尼娜事件,整體而言,冬季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華北部分地區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部分地區偏低2℃以上。
上圖:拉尼娜狀態(事件)指的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出現大范圍偏冷,並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現象。
僅根據拉尼娜無法確定冬天一定會偏冷
那麼,今年會迎來一個偏冷的冬天嗎?僅根據拉尼娜就能判定冬天“偏冷”嗎?
一般而言,在多數拉尼娜事件盛期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較大。
“但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其實不盡相同,不是每個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平均氣溫都偏低。而且,在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復雜,北極海冰融化、歐亞積雪變化等因素,都會影響東亞冬季風環流,進而影響我國冬季的氣候。所以,今年冬天是否會偏冷,需要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研判。”袁媛說。
專家表示,天氣變化與百姓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正因如此,天氣氣候領域的信息資訊在受到百姓高度關注的同時,也容易被謠言傳播者鑽了空子。公眾應注意通過權威機構,獲取科學、准確的天氣氣候信息。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藍藍天工作室 趙貝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