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脫碳”倒逼綠色轉型(新時代新步伐)

鞠立新
2020年11月24日09: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建設“美麗中國”,中國向國內外展示了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和目標:今年,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承諾在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努力實現碳中和﹔在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上,中國確立了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廣泛擁有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達峰后穩中有降。

  事實上,相對於發達國家,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更艱辛:全國人均收入水平遠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80%。雖然道路艱辛,但中國人民應對氣候變化的理念和方法,對世界綠色發展大有意義。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我國逐步消除人為干擾生態系統的不良因素,遞減超負荷的環境負擔,努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立健全生態文明統籌機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生態轉型。據統計,到今年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9項約束性指標將全面完成。

  受疫情影響,國內外應對氣候變化形勢不穩定性增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壓力越來越大。我國仍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突出,有關應對氣候變化的短板依然很多,要實現新達峰目標與碳中和目標,需要堅持綠色發展,通過卓絕的努力才能實現目標。

  我國是最早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國家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調整產業和能源結構、碳市場建設、增加森林碳匯等。此次第一次提出碳中和的中長期氣候目標,倒逼“脫碳”引領社會發展。

  我國將用不到10年的時間碳排達峰,不到30年的時間碳中和,“兩步走”的應對氣候變化戰略也透露出“綠色低碳”將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

  碳達峰由“2030年左右”調整為到“2030年前”,說明減排任務分解速度加快,相關行業及地區需要在“十四五”期間努力達峰。中國在2060年前碳中和,將助推全球實現碳中和時間提前,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起到關鍵性作用。

  實現“碳中和”目標,中國經濟增長與碳排放要深度脫鉤,隨之而來的將是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變革。機遇與挑戰並存,2050年左右,中國非化石能源比重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80%左右,產業調整、資產重估必然是艱巨的挑戰,同時也將誕生新的發展機會。

  全球經濟的綠色發展,需要依賴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中國率先發起經濟領域深度低碳轉型的行動倡導,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商業模式等將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中國的“碳中和”生態文明發展目標必將助推世界經濟綠色發展。

(責編:丁亦鑫、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