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建設美麗宜居的幸福鄉村(治理者說)

周永鑫
2020年12月28日08: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為我們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自整縣脫貧摘帽后,陝西省漢陰縣著力推動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強化組織銜接,凝聚發展合力。漢陰建立縣級領導聯鎮、部門聯村、干部聯戶和派駐第一書記的責任體系,探索推行支部聯建、資源聯享、產業聯盟促發展的工作機制,有力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同時,積極推動村級組織再造,整合鄉賢資源及外部幫扶力量,構建了政治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智治支撐的治理格局,提升了全縣鄉村治理水平,匯聚起鄉村振興強大合力。

  強化產業銜接,促進群眾增收。漢陰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擦亮“中國十大富硒之鄉”和“中國天然氧吧”兩張名片,依托富硒食品、新型建材、生態文化旅游三大產業,積極搭建鎮政府、工農業園區、龍頭企業以及村支部、專業合作社信息共享、對接合作的“鎮園產業聯盟”,著力推動基層供銷社、信用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社、專業合作社的融合對接,並推行“群眾加入一個組織、選擇發展一項產業、政府扶持一筆資金”的產業扶貧帶貧益貧機制。實踐証明,持續壯大農村主導產業,強化農企利益聯結,才能為實現產業興旺奠定堅實基礎。

  強化扶貧資產管維銜接,夯實發展基礎。漢陰在摸清扶貧資產“家底”的基礎上,圍繞路、水、電、通信等公共基礎設施管維建立機制,引進市場主體參與管護運營,提升使用效益﹔圍繞扶貧互助資金等資產建立監管制度,推行“成立一個總會,開發一套系統,夯實三級責任,實行三卡評級,會員入股與財政投入資金1︰1配股”的模式,防范資金風險﹔圍繞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採取村集體經濟組織自主經營、承包經營、租賃經營等多種方式管理運營,確保各類扶貧資產發揮效益。

  強化公共服務銜接,兜牢民生底線。漢陰緊盯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問題,在全面落實扶貧特惠政策基礎上,穩步推進薄弱學校改造、城鄉師資優化配置、職業技能培訓、特殊群體關愛、精准保學精准資助“全覆蓋”,深化鎮村醫療服務一體化改革,最大限度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強化文化教育銜接,筑牢精神支撐。大力開展“志智”雙扶,深入開展愛國主義和法治德治教育,持續深化道德講堂建設,以此激發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弘揚漢陰的紅色文化等本土文化,推進“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評選表彰,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在推動移風易俗、成風化俗過程中,營造了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面向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壯大發展特色產業,努力把漢陰鄉村建設成為生態美麗、富裕宜居的幸福家園。

  (作者為陝西省漢陰縣委書記)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28日 05 版)
(責編:余璐、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