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天鵝翩翩飛 稻田別樣美(美麗中國·關注生態低碳農業發展③)

本報記者 強郁文
2023年02月01日05: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推進生態農場建設,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有力抓手。湖北武穴市的一家農場堅持生態種養、探索蝦稻連作,在保護天鵝等候鳥的同時,帶動村民發展生態產業、農旅融合,助力生態低碳農業發展。

天色微明,雲霧升騰在小山間。對著手哈一口熱氣,鐘吸秀踩著樓梯登上玻璃觀鳥台。舉起望遠鏡,一片淺水灘涂出現在鏡頭中。寬闊的水面上,布滿星星點點的白。

“那就是白天鵝!”湖北黃岡武穴市一秀家庭農場主人鐘吸秀驕傲地告訴記者,天鵝已連續12年來到她種植的生態稻田過冬。

武穴位於長江北岸,是一座港口工業城市。是什麼吸引成千上萬隻白天鵝來到這裡?“環境優美、食物充足,生態種養讓我的水稻田成了‘天鵝湖’。”鐘吸秀說。

堅持生態種養,板結窪地變為肥沃良田

“別隻盯著天鵝,在你看不見的地方,藏著魚、蚯蚓、小龍蝦、各種水草……”放下望遠鏡,鐘吸秀告訴記者,“現在種稻幾乎不用施肥,無人機直播撒種,又快又省力。”

難以想象,這片生態田,曾是土壤板結的低窪地。

2009年,鐘吸秀看到食品安全法正式出台的新聞,“那時我意識到,人們的觀念已經從‘吃得飽’轉變為‘吃得好’,天然、健康的食品,市場前景更廣闊。”城裡長大的鐘吸秀和丈夫在大法寺鎮李貞村流轉了300多畝地。這曾是棉花、水稻輪作的田塊,由於常年使用農藥化肥,土壤嚴重板結,伸手一摸,硬得硌手﹔水域零散分布在各塊田地上,雜亂無章。

“這樣的地,很難種出好糧食。”鐘吸秀說。兩人組織挖機對土地布局進行改造,四周修建堤壩,將淤塞的地方擴大貫通。為了改良土壤,他們先是嘗試生物肥,又開始在稻田裡養魚,“魚吃田間雜草,游動起來相當於鬆土,留下的糞便給水稻施肥。”鐘吸秀介紹,有了魚,農藥、肥料的用量開始逐漸減少。

2010年,鐘吸秀得知,江蘇盱眙正推廣“稻田養蝦”,不但經濟效益可觀,而且能修復土壤。她跑到盱眙學養小龍蝦,准備大干一場。可因為經驗不足,第一年養蝦沒回本不說,還虧了不少。

那年夏天,一場雨后,一隻虎紋蛙吸引了鐘吸秀的注意。市農業局農技員陳容見告訴她,虎紋蛙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虫為食,對生態環境要求高。這讓鐘吸秀突然明白,通過減藥減肥、建立平衡的生態循環,土質已經有了明顯改善。“昆虫、泥鰍、浮游植物、微生物等與小龍蝦伴生,對增加土壤有機質很有幫助。”陳容見一邊開展技術指導,一邊鼓勵鐘吸秀繼續堅持下去。

2013年,小龍蝦養殖大獲成功。當年6月,收完稻子、放干水,鐘吸秀和丈夫驚喜地發現,棕黃的土地竟有一部分開始變黑了!“量變引起質變。”陳容見說,經過近5年的休養生息,土壤中腐殖質的含量越來越多。

好土產好米。從這年開始,收獲的稻米品質上了一個台階。嘗到生態種養模式的甜頭,鐘吸秀總結經驗,摸索出“蝦稻連作、藕蝦共育”模式,流轉規模擴大到2000多畝,夏季平均每天有3000多斤小龍蝦產量。

候鳥紛至沓來,種養模式繼續優化

被生態種養改變的,不只是土壤。

2011年冬季,一場大雪后,好幾天沒到農場巡查的鐘吸秀遠遠望見8隻大鳥在田裡游來游去。她心裡疑惑:“哪兒來這麼大的鴨子?”

第二年10月,田裡一下來了幾百隻“大鴨子”。鐘吸秀拍下照片四處詢問,才知道那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天鵝。天鵝生性敏感,為免驚擾,她和丈夫盡量不靠近稻田,不時投喂一些稻谷、玉米。

早上,她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觀察天鵝,在本子上記錄它們的數量和活動情況。此后,每到秋季,她便著手為天鵝准備好越冬的“家”——收割時,將谷茬留高一點,再把水蓄得滿滿的。

紅外相機拍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鶴的身影﹔水草旁,野鴨和大雁扑扇著翅膀……

由於蝦稻連作,一秀農場四季有水。農場緊鄰大法寺鎮飲用水源地,水質清澈透亮。天鵝駐留的核心區域三面環山,是一處天然避風港。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加上良好的稻田生態,引得冬候鳥紛至沓來。

天鵝等冬候鳥主要以水生植物和谷物為食。鐘吸秀請人在田裡種上了苦草、伊樂藻等,每年拿出10萬斤稻谷,分次撒進田裡。“僅這一項,一年就花費至少15萬元。”鐘吸秀說,天鵝也吃小龍蝦、貝類等,小龍蝦的產量因此直線下降。

看著親手養大的小龍蝦被天鵝啄食,鐘吸秀心中也有過怨恨。丈夫更是感到不解:辛辛苦苦賺的錢,為什麼要拿來養不相干的天鵝?

“其實,天鵝也在反哺農場。”鐘吸秀說,蝦田裡有了天敵,能生存下來的小龍蝦個個精壯,“別人的蝦苗最多15元一斤,我的蝦苗賣20多元還得排隊預訂。”

武穴有天鵝的消息傳播開來。湖北省糧油集團來農場考察后,決定與鐘吸秀合作注冊“天鵝戀野”商標。天鵝的故事形成品牌效應,稻米賣到每斤15元,是普通大米的5倍。

過去,村民擔心天鵝吃自家田裡的稻谷和蝦,便放鞭炮驅趕,甚至趁著夜色拉起獵網。漸漸地,看到一秀農場稻米和蝦苗價格水漲船高,一些村民便找鐘吸秀打聽:“怎麼能讓天鵝來我的田裡游一圈?”

問的人多了,鐘吸秀開始盤算:為何不把生態種養的模式推廣開來,讓全村、全鎮的農戶都按照同樣的方法種稻養蝦,再加工成產品售賣?這樣,農場的虧損彌補了,還能帶動周邊村民一同致富。

思來想去,她提出“同心圓”發展模式。以“天鵝湖”為圓心,周邊緊鄰的小圓與“天鵝湖”生態環境相似,劃為“天鵝產區”﹔在外圍的大圓,組建一秀種養專業合作社,吸納村民為社員。

標准化種養,作業標准要統一。鐘吸秀把村民們請到農場,手把手教學,定期監督巡看﹔與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開展產學研合作,試驗優化稻田生態種養模式。

經過專業檢測,“天鵝產區”種植的大米食味值達到90分,品質與“天鵝湖”內種植的幾乎相同,每斤售價可達到8元。目前,合作社已有社員1000多戶。大法寺鎮黨委書記肖翔告訴記者,在一秀農場的輻射帶動下,全鎮開展生態種養的農戶佔八成以上。

好生態帶來好產業,謀劃工農旅融合發展

走進一秀水產品加工廠,濃郁的醬香味扑鼻而來,高壓消毒鍋正在對小龍蝦醬進行最后的加工。“不用防腐劑、不添加色素,我們的醬料是純天然產品。”工人雷雲香說。

10多年前,鐘吸秀夫婦是全鎮第一批探索蝦稻連作的農戶。現在,大法寺鎮已成為產蝦大鎮。2020年,鐘吸秀和丈夫拿出積蓄,在鎮上建了一家水產品加工廠,收購社員和周邊村民按生態種養模式養殖的魚蝦,制成“一秀天鵝湖”牌魚鬆醬、小龍蝦醬。

品牌價值幫助工廠打開市場。去年,當地養殖戶聯系上鐘吸秀,請工廠為他們代加工其他水產﹔一家香港貿易公司聽說了一秀農場的故事,希望能給醬料出口做代理。

“天鵝湖”成了一秀農場的一張名片。

天還沒亮透,農場的觀鳥台就架滿“長槍短炮”。攝影師老何從武漢自駕而來,“5點就起床,隻為搶到這個最佳拍攝點。”為了看到、拍到天鵝,許多與老何一樣的觀鳥和攝影愛好者帶著帳篷來到一秀農場,觀鳥高峰期,農場每天接待上千人。

老何說,天鵝隻有早晚待在湖中。為了抓拍,他們便在農場露營,白天無事可做,就去村裡和鎮上旅游,拍美景、買特產。有一年冬天,“拍鳥團”買光了李貞村產的橘子,果農們對鐘吸秀豎起大拇指。

投資機構看中了“天鵝旅游”的生意,接連登門尋求合作。於是,繼種稻養蝦、開辦工廠后,鐘吸秀開啟了第三次轉型——農旅融合。

2022年,一秀農場成功申報市級研學基地,拿到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市場准入証。最近,一家旅游公司正與鐘吸秀洽談,計劃以天鵝為媒,帶動周邊村民發展民宿和農家樂。

在一秀農場影響下,保護天鵝成為當地人的自覺行動。2021年冬天,上萬隻天鵝來到農場。鐘吸秀夫婦為天鵝准備的口糧不足,一時捉襟見肘。令他們沒想到的是,許多公益人士發起網絡眾籌,給天鵝募集口糧錢﹔遇見小天鵝受了傷,市民開車將它護送到農場療養﹔武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還特批20萬元經費,用於天鵝專項保護……

去年,一秀農場獲評國家級生態農場,並入選湖北省級鄉村小微濕地建設試點,是試點區域中唯一的稻田濕地。近年來,湖北各地持續優化升級化肥農藥減量、有機肥替代、生物防控等產地保育技術,探索生態低碳農業發展之路。截至2022年,全省已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農場27家。

(責編:岳弘彬、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