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场变身“春山里” 核心阅读 面对废弃矿坑修复治理难题,天津市蓟州区科学规划,引入社会资本,利用矿坑地貌展开生态修复,不仅取得了一系列生态效益,还创新消费场景,开发文旅业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叠层自然研究所、星空帐篷营地、高标准室外滑冰场……位于天津市蓟州区东后子峪采石场旧址的“天津市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春山里,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光伏助农 绿色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建造“农光互补”光伏电站,上层光伏发电,下层用来种植中药材、旱粮、水果等,不但没有额外占用土地,还助力农民增收。当地供电公司全程服务,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中国科学家发现“政和八闽鸟” 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本报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吴月辉、钟自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王敏团队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福建地调院”)团队对新发现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的联合研究,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就已经出现。这一发现,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重要特征的出现时间提早了近2000万年。
依托自然禀赋 擦亮特色名片 寒风凛冽,几名运动员灵活操控雪板,带起阵阵雪花……在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湖滑雪场,2024—2025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系列竞赛日前鸣枪开赛,这是吉林市借力优质冰雪资源、蓄力发展冰雪经济的一个缩影。 吉林市地处北纬43度,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
数字赋能,古老草本焕发新活力 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对中药材切片取样后,放入检测仪器设备里,一段时间后,检测报告就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劲牌有限公司位于湖北黄石大冶市,在这里,现代技术与古老草本相结合,通过检测、提取、调配封装环节,让好药材发挥好功效。
银滩换新颜 碧海共蓝天(深阅读) 《“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以美丽海湾建设作为工作主线,“一湾一策”精准部署每个海湾的重点任务措施。持续建设美丽海湾,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改善,海水更清,海滩更净,栖居的候鸟多了,滨海湿地更美了。
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本报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寇江泽)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6年,全国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
“中国绿”惠及“全球绿”(开放谈) 依托高品质和成本控制,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板、风电装机和锂电池为代表的中国绿色产品“出海”步伐加快,成为出口新引擎,为中国的外贸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中国绿色产品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的背后,是相关企业长期深耕不辍的结果,包括持续的资金和资源投入、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
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 本报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顾仲阳)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日前开工建设。这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