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海岸带文态空间(看·世界遗产) 11月3日,我们将迎来第3个“国际生物圈保护区日”。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旨在综合自然和社会学科的力量,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与智慧。
我国累计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480万亩 本报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常钦)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首批15个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2022年起,支持地方实施49个历史遗留矿山修复示范工程。
前三季度我国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本报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寇江泽)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环境空气质量方面,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6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四降二平”,其中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PM10平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8%;臭氧平均浓度为1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7%;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1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一氧化碳平均浓度为1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甘肃青海检察机关建立保护大通河协作机制 本报兰州10月20日电 (记者宋朝军)近日,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检察院、永登县检察院和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检察院签订《关于建立黄河支流大通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围绕大通河流域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问题,建立联席会议、案件线索移送反馈、案件办理协作、专项活动协同行动、重大案件协商、信息资源共享、研讨交流协作等7项机制。
我国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 本报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李红梅)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我国已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乡镇全覆盖。 据介绍,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第三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本报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寇江泽)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据悉,这批督察将组建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江苏、安徽、四川、贵州4个省,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4家中央企业开展为期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
矿山复绿又生金(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为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近年来,河南实施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推进矿山生态修复,通过修山、治水、复绿等措施,提高区域森林覆盖率,有效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以矿山修复为抓手,把修复出来的土地用于发展产业,探索绿色发展。
到国家公园探秘生态之美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海南热带雨林的树叶,海南长臂猿优美的啼鸣响起;大熊猫在栖息地醒来,穿过竹林,来到水源地;东北虎发出一声长啸,昂首阔步走在领地“巡视”……国家公园内万物生长、生机勃勃。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第一批5家国家公园,保护面积23万平方公里,涵盖我国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发展绿色产业 守护良好生态 成都国际铁路港。 图片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肖翊摄 成都国际铁路港里,汽笛声声,列车搭载着丰富的产品运往各地;长江沿岸,宜宾港边,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汇聚;雅砻江上游,江水奔腾,水电机组有序运转……近年来,四川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贸易,守护绿色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