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的奇迹:绿锁流沙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朝闻道》中写道,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干预下,塔克拉玛干沙漠最终变成草原。这个科幻故事,因为不久前在中国出现的一个场景而有了现实感—— 2024年11月28日上午,一条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屏障被填补了最后缺口,沿着沙漠边缘蜿蜒成链,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
一架钢琴的绿色升级(我们的低碳生活)
核心阅读
从木材加工到油漆喷饰,从家庭式小作坊到钢琴众创园……在浙江湖州德清县,当地出台钢琴生产相关绿色标准,助力钢琴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浙江湖州德清县洛舍镇,镇子不大,钢琴产业做得不小。
以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非洲大陆,尼罗河干流、支流上,由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承建的麦洛维大坝、罗塞雷斯大坝和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巍然矗立,源源不断为苏丹提供绿色能源。 这些能源工程阔步走出去的背后,是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
171个综合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 本报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寇江泽)记者近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遴选工作,北京百花山站(森林)、内蒙古科尔沁站(草地)、湖北三峡库区站(湿地)等116个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至此,共有171个综合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我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实现各省份全覆盖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高敬)记者19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遴选工作,将116个综合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至此,共有171个综合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实现了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我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绿色围脖”彰显中国智慧(暖闻热评) 【关键词】绿色阻沙防护带 【事件】前不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万花园防沙治沙区,随着最后宽50米、长100米空白区被栽上树苗,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合龙”。这是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为防治荒漠化打开了新思路。
盘活林下资源 蹚出致富新路 近日,在江西抚州黎川县龙安镇井戈村,江西辰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林下赤松茸种植基地里很是热闹,近百名农户在松林间有条不紊地采摘、分拣、装箱。 据介绍,辰厚生态公司租用当地山场,利用林荫空间模拟赤松茸的野生环境进行种植,成功培育出高品质的赤松茸。
中国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廖睿灵)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据悉,2024年江苏徐圩等5个项目的11台机组获得核准,全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102台、装机1.13亿千瓦,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核电大国。
这一年,中国绿色发展成绩单更亮眼(年终盘点①)
十二月十日,在理想汽车常州基地焊装车间,机械臂在对车身进行自动化焊接。
陈 暐摄(人民图片)
宋博制图(新华社发)
江西省萍乡市萍水湖湿地公园,景美如画。
小秸秆“链”出发展新动能 在农业大省黑龙江的一些地区,秸秆等曾经的农业废弃物不仅被用来生产传统的沼气,还延展出生物天然气、生物甲醇等绿色产业链条,推动“农头工尾”进一步落地。 临近年终岁尾,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公司里机器轰鸣,生产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