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环保

当高考遇上坏天气 怎么办?【2】

2014年06月05日15:15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手机看新闻

  当高考遇上梅雨天

  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初的高考很有可能遭遇梅雨天气。梅雨,就是诗人笔下的“梅子黄时雨”,民间也叫“霉雨”,指的是每年六月前后,出现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大范围的阴雨天气。

当高考遇上了梅雨天

  当高考遇上梅雨天

  梅雨的特征是高温、高湿、多雨、少风、蒸发量小,对人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首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大量的水汽使体表汗液蒸发困难,妨碍人体的散热过程,使体内积存热量过多,皮肤调节体温功能失常,容易诱发头晕、胃疼、胸痛、抽筋、视力模糊等症状,人也容易忧郁、情绪低落、烦躁、易疲倦、记忆力下降、事故率增加……据美国专家的调查,相对湿度达80%或更高时,事故会增加33%;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速记错误增加10倍。其次,梅雨天气潮湿条件下产生的霉菌及其代谢物经呼吸道吸入,或摄食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即可引起呼吸道过敏症状,轻者鼻塞、流涕、打喷嚏,重者呼吸困难、喘息不止,并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对考生而言,考前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厌食等症状,如果再遭遇梅雨,身体的不适感和精神的郁闷感就会加剧,显然不利于考试水平的发挥,也不利于身心健康。为此,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考生及其家长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尤其是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入梅期”预告和温度、降水预报,一旦进入气候意义上的梅雨时段,就要小心防范,将梅雨对考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一般而言,华南地区的高考时段,遭遇梅雨天气的可能性较大。

  梅雨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根于“高温高湿”,因而调整居室温湿条件,便成了梅雨天保健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所以,考生遭遇梅雨天气时,可采取空调降温、抽湿的方式,将气温降至18~20℃、相对湿度降为50%~60%。如果没有空调,则可通过采光、关启门窗(适时通风)等手段,调节居室温湿度,使其达到“清爽”之效。

  对待梅雨天气的正确态度是“既来之,则安之”,要勤洗澡,勤换衣,多进行热水淋浴,一旦有太阳,就要及时晾晒衣被;同时注意饮食结构和卫生,少吃多脂肪、含热量高的食物,多饮水,少饮咖啡和酒,尤其不要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以防中毒。考生复习的居室,不仅要经常通风,还要注意消毒,江南地区流行的“梅雨时节点炷香”,就是很好的保健消毒措施,不过对芳香气味过敏的考生要慎用。

上一页
(责编:蒋琪、王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