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有多少種化合物(把自然講給你聽) 葉綠素、花青素、類胡蘿卜素,果酸、蔗糖、生物鹼……植物中的化學物質,維持植物基本生長發育,幫助植物應對環境挑戰 提起植物,大家容易聯想到綠色天然﹔但一說化學,不少人第一反應是“科技與狠活”。其實,植物本身就包含著成千上萬個化合物分子,是妥妥的“綠色高科技工廠”。
強化新污染物源頭防控 本報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寇江澤)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重點行業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嚴格生態環境准入的有關要求,強化新污染物源頭防控。 《意見》重點關注的行業為石化、涂料、紡織印染、橡膠、農藥、醫藥等6個行業。
今年以來“三北”工程攻堅戰三大標志性戰役進展順利 入春以來,高原大漠、黃河兩岸紛紛吹響春季造林治沙種草沖鋒號,緊鑼密鼓推進“三北”工程攻堅戰。 在科爾沁沙地,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沙地殲滅戰現場推進會在科爾沁左翼后旗朝魯吐鎮沙日塔拉嘎查東沙日塔拉小組南部科爾沁沙地殲滅戰項目區舉行。
新疆水土流失面積強度“雙下降” 本報烏魯木齊4月15日電 (記者韓立群)2024年度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結果顯示:新疆水土流失面積較2011年減少5.53萬平方公裡,水土保持率提高到49.39%,持續呈現水土流失面積強度“雙下降”、水蝕風蝕“雙減少”的良好態勢。 截至2024年底,新疆實施水土保持重點工程380項,累計投入資金12.97億元。
斷流27年再復蘇 西遼河干流順利實現全線過流 人民網北京4月10日電 (記者王仁宏)據水利部消息,4月10日10時,西遼河春季生態補水調度取得重要進展,干流水頭到達教來河口,順利與下游有水河道銜接,斷流27年之久的西遼河干流首次實現全線過流,母親河復蘇行動的一項重要標志性任務圓滿完成。 西遼河是遼河干流重要組成部分,是流域人民的母親河,自1998年汛后一直處於斷流狀態,也是全國七大江河中唯一斷流的大江大河。
新型光解水催化材料產氫效率提升15倍 光解水制氫迎來新突破。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我國科研人員利用稀土元素鈧對光催化分解水的催化材料進行改造,成功制備出新型光解水催化材料——金紅石相二氧化鈦,在模擬太陽光下,其產氫效率比已報道的二氧化鈦高出15倍,創造了該材料體系的新紀錄。
守護東方白鸛繁衍生息 科技日報訊 (記者朱虹)記者4月7日從黑龍江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饒河農場濕地日前監測到,東方白鸛種群產下了今年首枚鳥蛋,標志著這一國際瀕危物種在三江平原腹地的繁殖進入新階段。 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的全球繁殖地目前僅存兩處,即我國三江平原與俄羅斯遠東地區。
從以舊換新看綠色消費(人民時評) 政策支持不是“大水漫灌”,“有形之手”貴在精准發力。既要瞄准真實需求,找准著力點,也要大力破堵點,優化消費環境 從消費的全周期全鏈條全體系著力,強化各項政策的一致性和匹配度,確保同向發力,才能形成更大合力 最近忙裝修,線下逛、線上比,選定幾款家電。
水利部等五部門全面構建節水制度政策體系 本報北京4月9日電 (記者鄧劍洋)記者從水利部獲悉:水利部近日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於全面構建節水制度政策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建立健全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三大領域”制度體系。 《意見》提出,到2030年,我國的節水政策法規標准更加完善,管理效能顯著增強,全國用水總量嚴格控制,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5年下降10%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以上,非常規水利用規模達到300億立方米以上﹔到2035年,形成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節水制度政策體系,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西藏3座光儲發電項目並網發電 本報拉薩4月8日電(記者鮮敢)華能霍爾巴30兆瓦光儲發電項目和華能茶巴拉50兆瓦光儲發電項目日前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加上3月29日並網發電的西藏已建最大光儲發電項目——華能加娃一期光儲電站,西藏近期已有3座光儲發電項目建成投運。 據悉,霍爾巴光儲發電項目位於日喀則市仲巴縣霍爾巴鄉,裝機規模30兆瓦,配置6兆瓦/24兆瓦時構網型儲能系統﹔茶巴拉光儲發電項目位於拉薩市曲水縣茶巴拉鄉色麥村,裝機規模50兆瓦,配置10兆瓦/40兆瓦時構網型儲能系統﹔加娃一期光儲發電項目位於山南市曲鬆縣下江鄉加娃村,裝機規模250兆瓦,配置5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系統。
滇中引水一期工程進展超九成 滇中引水工程香爐山隧洞工地,百孔爆破連環炸響,32號豎井破岩開挖,直插橫斷山脈岩層深處。據統計,滇中引水一期工程目前已累計開挖超612公裡,就工程輸水干線總長664公裡而言,進展超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