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建設“生物多樣性之都” 野生動物資源是綠水青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物多樣性工作的重要抓手。《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24)》顯示,北京的陸生野生動物種類已經增加到612種,其中鳥類有519種。
廢棄礦山變身綠色“聚寶盆”
俯瞰陝西省合陽縣黃河西岸礦山生態修復產業示范園暨洽川鄉村振興科技產業園。
受訪者供圖
冬意正濃,筆者來到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洽川鎮申東村,隻見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農業大棚排布在山峁間﹔俯身走進棚內,一行行番茄樹散發著扑鼻的花香,在此務工的農民發出爽朗的笑聲,傳遞著收獲的喜悅。
美麗海灣 美好空間(美麗中國) 核心閱讀 山東是海洋大省。近年來,山東加快推進美麗海灣建設,開展入海排污口整治行動,推動智慧監管,拓寬親海近海空間,不斷提升海洋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同時提升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四五”以來我國退化草原面積縮減近7億畝 本報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董絲雨)記者從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第四屆“草原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上獲悉:“十四五”以來,我國持續推進草原修復治理,年均種草改良面積穩定在4000萬畝以上,退化草原面積縮減近7億畝。 草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
生態環境保護年度目標圓滿完成 本報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寇江澤)記者從2025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獲悉:2024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持續改善,各項年度目標圓滿完成,以更高標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 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堅持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標准打好一批標志性戰役,藍天保衛戰加力推進,碧水保衛戰鞏固提升,淨土保衛戰穩步推進,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持續加強。
安徽進一步健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 本報合肥1月15日電 (記者田先進)記者從安徽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安徽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在全面總結前期工作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健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 在全面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面,《實施意見》明確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實施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差異化管理、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共享三項具體任務。
我國集中發布一系列重大找礦成果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 新發現10個億噸級油田、19個千億方級氣田,探獲10個大型以上鈾礦床、鈾礦資源量大幅增加——我國一系列重大找礦成果14日集中發布。 自然資源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重要成果發布會宣布,我國發現全球首個超深水超淺層大型氣田,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1000億立方米。
中國退化草原面積縮減近7億畝 據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記者胡璐)草原是中國重要的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唐芳林14日說,“十四五”以來,中國持續推進草原修復治理,年均種草改良面積穩定在4000萬畝以上,退化草原面積縮減近7億畝。
2024年氣候變化綠皮書發布 本報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李紅梅)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聯合發布第十六部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4):“雙碳”目標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以下簡稱“2024年氣候變化綠皮書”)。 氣候變化綠皮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國氣象局發起、匯集國內氣候變化領域一線學者編撰的權威性年度出版物。
青海摸清“沙戈荒”發電潛力(美麗中國) 核心閱讀 202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設。近年來,青海在加強“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光伏產業、推動光伏治沙,讓曾是不毛之地的戈壁荒灘成為光伏產業聚集的“金窩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