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環保

“清新空氣值萬億”昭示治理思路轉變

劉暢

2014年01月23日08: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清新空氣值萬億”昭示治理思路轉變

  各地兩會正在陸續召開,不斷有一些新問題、新話題引起社會廣泛熱議,如何治理霧霾就是其中之一。據媒體披露,北京市兩會上,與政協委員就經濟發展專題座談時,北京市市長王安順的一番話令人印象深刻,他說,為了到2017年能夠天藍、水清、地綠,投資1萬億元也是值得的。

  且不說“一萬億”投資規模有多大,透過其中表達的執政情懷和治理決心令人深思。早在2008年奧運會前后,為了實施讓北京空氣環境變得更好的“還藍天計劃”,首鋼等大型工業企業都進行了搬遷,耗資巨大,但是,當首鋼搬到河北省唐山市地界,很多人以為從此可以鬆一口氣時,才發現,霧霾開始籠罩在身邊。

  北京、天津、唐山確實是“同在一片藍天下”,一方污染,其他地方難以獨善其身。北京的霧霾天氣,一定有周邊城市的工業污染“貢獻”。從大氣治理角度講,首鋼從未走遠,依舊在每一個北京市民身邊。因而,需要下更大決心,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真正贏得“藍天”。

  由此,人們看到,當北京下定決心,准備投入巨資治理霧霾時,首先就要跨越傳統的行政區域概念,放棄各自為戰的地方思維,而是要協助河北、天津等地關停一大批造成嚴重空氣污染的大型工業企業,其間的利益調整盤根錯節,補償機制紛繁復雜,不光考驗治理者的決心和耐心,更對相關措施背后的治理智慧和執行能力是個重要挑戰。

  過去,有人習慣於“誰的孩子誰抱走”、“各家自掃門前雪”,上級一聲令下,各地政府干好自己地盤上的事情即可。超越管轄范圍和職權之外的事情,潛意識裡是不能觸碰的,各懷心事,心照不宣。同時,“手不要伸得太長”也是地方政府官員施政的現實禁忌。但是,當曾經大干快上工業的河北遇到調整難度和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足等問題,以此為導向的倒逼機制,就迫切要求北京市的市長操心和過問河北當地的發展路徑不暢、GDP增速減緩、減少污染缺乏資金等具體訴求。因而,破除地方主義、空氣治理一盤棋,北京可能付出的“一萬億”很大一部分是投給河北的時候,對兩地的發展模式和社會治理思路都會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以此為契機,在經濟和社會融合方面,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大批在北京工作的人在河北省三河、固安、香河等地購房安家,每天都有數以十萬計的人以上下班的潮汐規律奔波其間,迫切需要為這些跨省上班族提供便捷的基礎公共服務,連通北京和這些地方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也應提上議事日程。

  有句話說,“失去的時候,才意識到什麼是最寶貴的”。曾經在身邊不以為然的尋常景象,清水、綠地、藍天,當污染來襲、霧霾圍城的時候,尤其讓人感到生態環境的重要和失去基本生存條件的切膚之痛。對此,王安順已經深切認識到“空氣污染是個最大的民生問題”,為此,他還代表北京市與中央簽訂了責任狀,具體時間表就是2017年實現大氣污染的改善。

  時間的期限,讓人有了緊迫感,北京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和加大投入力度,都是題中應有之意。政府財政投入之外,如何調動社會積極性,讓更多民眾和企業投入到空氣治理中來,也是地方政府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劉暢

(責編:楊翼、蔣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