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環保

國產大米與進口大米價格倒挂 國產70元進口2元

2014年03月05日08:42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市民正在購買大米。記者王燕 攝

  1.99元或可吃上進口米 國內大米受成本影響價格上漲

  大米價格受到國產米成本價上漲和進口低價米的雙重沖擊,越來越多的市民覺得進口米觸手可及,這些大米的主要產自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地。

  “國產大米竟然要70~80元一斤,有的低價米卻不到2元一斤,這些米價差為什麼那麼大?低價米米質有保障嗎?”有市民提出疑問。記者連日來展開調查發現,不少低價米竟然是昔日高高在上的進口米,1.99元/斤的平價米或許就是綠色進口米。業內人士透露,國內大米受生產成本猛增影響價格上漲,而進口普通米卻價格低廉,每斤進口普通米比國產米價格低3毛,不少廠家將進口米與國產米調和后銷售,低於4元一斤的進口低價米悄然擠上老廣飯桌。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散裝大米一般2元多一斤,最便宜的平價米隻要1.99元/斤。另外一方面,袋裝米卻普遍價格較高,以5公斤裝的大米為例,價格從30多元一袋到上百元不等。甚至有小包裝的高端東北米售價高達78.8元一斤。

  一些年齡較大的家庭主婦、阿公阿婆成為低價散裝米的主流消費群體,除了散裝米價格較便宜,還可以通過手感觸摸、聞味道來判斷大米的好壞,是否適合自己的口感。

  低價米從哪裡來?

  一般產自柬埔寨、巴基斯坦、越南等地

  昨天,廣州市發改委糧食處處長張敬告訴記者,目前很多平價米用的就是進口米,老百姓1.99元/斤可能吃的是進口米。這種進口米一般產自柬埔寨、巴基斯坦、越南等地,當地一年可以產2~3季,口感上與本地米有些差異。由於產量高、生產成本低,所以進口米可以賣到2元/斤以下的低價。

  據介紹,我國大米消費量每年在1.3億~1.4億萬噸之間,進口大米佔全國大米消費量僅約1.5%。廣東省是進口米數量最多的省,每年有1/3的進口米進入廣東。

  低價米為何價格便宜?

  國內近年來生產成本增加

  價格低廉是進口米大量進口的原因。王書童告訴記者:“進口普通米比國內普通米的價格平均低3毛,多的甚至低到5毛,加上運費、關稅等的到岸價才1.4元~1.7元。”海關數據顯示,越南、巴基斯坦等地的大米到岸價僅約1.6元/斤,而我國南方地區早米出廠價約在1.8元/斤,中晚米出廠價在1.9元/斤左右。  

  “東南亞地區的種植成本可能隻有國內的一半。”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進口米到岸價格低於國產米,主要是生產成本影響。國內近年來生產成本增加,從人工到化肥、種子均有所增長,出現了國產米與進口米價格倒挂的情況。

(責編:杜燕飛、王靜)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