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淮安水質好漁民收入高 構筑調水安全屏障

2016年05月13日08:04 | 來源:中國環境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淮安水質好 漁民收入高

“水十條”實施一年來,各地加大治水力度,創新治理模式,建立長效機制,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既提升了水環境質量讓公眾有了更多獲得感,也帶動了地方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走出了一條水環境整治和經濟發展雙贏之路。本報即日起陸續刊發相關典型報道,重點聚焦各地治水工作經驗、保護與發展共贏之策等,以饗讀者。

境內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全部達標,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南水北調在江蘇省淮安境內的水質得到了保証。

淮安,對南水北調有著特殊的重要性。境內設有淮安、淮陰、金湖、洪澤等9座提水泵站,坐落於大運河、裡運河、新河、蘇北灌溉總渠、二河、金寶航道等多條輸水河道之上,境內的洪澤湖、白馬湖等是重要的調水湖泊。

近年來,淮安市為保証調水水質,高標准要求,多渠道投入,全社會參與,長效化管理,全面持續地構筑水環境安全屏障,成效明顯。這一成效,不僅體現在水質改善上,同時也體現在當地生態經濟發展、群眾從中有了更多獲得感上。

打造生態硬實力

金湖是江蘇省唯一一個三面環湖的縣,420平方公裡的水面,佔縣域總面積近1/3。為了確保南水北調水質符合要求,整治水域生態環境造福百姓成了金湖縣乃至淮安市政府的頭等大事。

“良好的生態是金湖縣經濟發展的最大優勢,也是生態旅游全域化發展的立足根本,這是金湖引以為傲的硬實力。”金湖縣委書記肖進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金湖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4~2022年)已全面開始實施。這不僅是金湖的發展所需,也是從根本上維護南水北調水源質量的有力舉措。

“生態立縣不是一句口號,金湖就是要舉全縣之力走全域化生態旅游發展之路。”金湖縣副縣長沈啟濤說,今年2月金湖入圍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

為了將全縣生態基礎夯實,將水變清,金湖在城區建成了日處理能力4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在鄉鎮建成有動力污水處理設施20座,對鎮級污水處理廠實行市場化、規范化運作。金湖還在蘇北率先形成“組保潔、鎮收集、縣處理”生活垃圾統籌處理體系。

同時,金湖啟動城鄉區域供水,實施農村改廁,建成綜合防護林體系,完成3.2萬畝的白馬湖退養還湖工程,疏浚縣鄉河道320條,整治村庄河塘756處,建成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

目前,全縣所轄10個鎮已有9個建成國家生態鎮,相繼建成省市級生態村119個、綠色學校49所、綠色社區18個。

金湖縣環保局局長孫燕國介紹,縣政府每年都與各部門和各鄉鎮街道簽訂生態創建與環保目標責任書,每個鎮都設立環境保護服務站,所有行政村都聘有環保監督員,形成了政府統領、屬地負責、部門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隨著治理力度增大,水質得到了大幅提升。據了解,在國家級生態縣省級驗收過程中,江蘇省民調隊專門來金湖,得出了老百姓對生態環境質量滿意率高達92%的結論。

清水美景吸引來眾多游客,帶動了縣城和景區餐飲、水產品、土特產品銷售收入增加。金湖縣長張志勇說,2015年金湖縣已累計接待游客84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7億元。

“金湖人如今在生態經濟中嘗到了甜頭,水質好的水產品自然走得俏,就連湖裡的水草都成了群眾餐桌上的美味。”金湖縣前鋒鎮白馬湖村黨支部書記蔣貴清說,如今他們村漁民年收入最多的一年能賺20多萬元。

日子好了,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也在不斷提高,鎮裡各類環保志願者組織如雨后春筍。

拆遷截污除隱患

金湖治水保護生態,形成了群眾對環境滿意和發展旅游帶來豐碩成果的雙贏局面。這也是淮安市推進南水北調水污染防治工作顯現成效的一個縮影。

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境內南水北調水污染防治工作,把水污染防治擺上十分突出的位置,高標准要求,多渠道投入,全社會參與,長效化管理,全面持續地構筑水環境安全屏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境內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全部達標,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然而,此前的水質可遠沒有這麼好。“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質變壞,八十年代魚蝦絕代,九十年代不洗馬桶蓋……”就是之前水污染的真實寫照。

為確保南水北調水質良好,淮安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拆遷,將河岸上10.9萬平方米居民住宅搬遷﹔二是截污,將城市原來向運河排放的生活污水,全部用管道集中到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往入海水道。

同時,淮安市加強水質監測,在淮河老子山、京杭運河(中運河)五叉河口、入江水道塔集、洪澤湖的老山鄉和臨淮鄉均設立了監測點。2015年河流監測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並保持穩定。

近年來,國家在入江水道塔集和京杭運河五叉河口兩斷面設置了水質自動監測站,3條河道還設了13個監測斷面。

在城區截污導流工程的基礎上,淮安還進一步實施裡運河生態景觀工程,增強裡運河水質自淨能力,提升沿線的景觀品位。

截至目前,白馬湖清淤泥及生態修復工程、洪澤縣天楹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及配套管網工程等23個項目已通過驗收。

完善制度保水質

保障水質,除了上工程,還要不斷完善制度建設,確保水質長期穩定改善。

據了解,淮安市專門針對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設,每月開展一次專項督查,每季度組織一次聯合督查,對進展緩慢或沒有明顯進展的工程項目,在每月生態環保例會上進行曝光、問責。

同時,淮安市積極開展環保、監察、公安、經貿、發改及工商等部門的協同執法,促進企業加強水污染防治,對水污染防治工作不到位的企業,銀行在信貸方面予以限制。

為切實加強水資源保護,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淮安市委、市政府明確要求在轄區內所有省市級河道、流域性河道(段)和區域性河道(段)全面推行“河長制”,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和政委或教導員,負責轄區內河流的綜合整治和長效管理。

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淮安市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加大生物農藥、生物有機肥料等高效、低毒、低殘留農業投入品應用力度,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減輕農業面源污染。

淮安市還組織編制了全市排污口整合規劃,對全市38個水功能區實行按月監測。加強船舶碼頭污染防治,把好危險貨物船舶准入關,對轄區危化品船舶嚴格實行報港、監卸、實船簽証三把關制度,確保船舶做好防高溫、防泄漏工作。

(責編:蔣琪、史雅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