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多年環境治理,灘涂上繁殖出全球最大野生麋鹿種群

江蘇鹽城濕地 麋鹿回家鶴長鳴

本報記者 申 琳
2016年05月27日08: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初夏時節,一群野生麋鹿在濕地涉水覓食。
  楊國美攝

  隨著濕地生態的改善,沿海灘涂成為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
  李東明攝

  無人機參與濕地保護巡邏。
  金勝春攝

  清晨奔跑的鹿群。
  楊國美攝

  “前些日子,我在拍攝過程中發現一個種群居然有80多頭新生麋鹿,這太鼓舞人心了。”每年至少有200天在江蘇鹽城跟拍野生麋鹿和濕地生物的攝影師李東明說。

  擁有海岸線580多公裡、灘涂45萬公頃的江蘇鹽城沿海地區,分布著兩個國際重要濕地:鹽城沿海灘涂濕地、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濕地。在李東明的鏡頭中,不僅有新生野生麋鹿的驚喜發現,還有珍稀鳥類的身影。“瀕危物種勺嘴鷸據說在全球僅有200多隻,但在鹽城灘涂濕地上,我多次拍攝到勺嘴鷸的照片和視頻。”54歲的李東明說。

  給麋鹿一個水草豐茂的家,自然濕地保護率由32.82%提高到43.8%

  始建於1983年的鹽城沿海灘涂濕地和建於1986年的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同時進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經過多年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如今這兩個濕地常年鶴舞鹿鳴,麋鹿種群已從最初的39頭增至2800多頭,其中野生麋鹿265頭,已成為世界上數量最多、基因庫最豐富的野生麋鹿種群。

  據介紹,麋鹿原生活於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於19世紀末在國內消失。1986年,39頭麋鹿從英國回到故鄉,經過原國家林業部專家組選址,放養於大豐水草豐茂的黃海之濱。

  野放,是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為拯救瀕危物種進行的成功嘗試,也是檢驗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濕地生態環境的試金石。1998年、2002年和2003年,保護區曾成功舉行三次麋鹿野放試驗,共放歸麋鹿56頭,並在野外出現了子三代,結束了全球千年以來無完全野生麋鹿群的歷史。

  保護區採取了擴大棲息地面積、人工疏散麋鹿種群、異地寄養等方式,減少麋鹿種群密度。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項目及亞行貸款項目,對麋鹿生境進行修復。2014年,保護區利用亞行項目,不斷優化麋鹿飲水系統,疏浚麋鹿生境水系,確保麋鹿生理用水和生活用水安全。

  通過實施麋鹿自然保護區濕地和大豐林場濱海濕地保護項目,大豐開展了濱海濕地生態防護林撫育、麋鹿棲息地濕地生境修復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監測與研究等工程。以此為基礎,大豐區編制了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全區自然濕地保護率由2012年的32.82%提高到2015年的43.8%。

  核心保護區實現封閉管理,2萬余畝傳統精養魚池退漁還濕

  “保護濕地,就是保護麋鹿。”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負責人孫大明介紹,麋鹿保護區從建立到現在,濕地的生態系統日趨完整,生物圈逐年擴大,生物量不斷上升。

  除了麋鹿,這裡還棲息著丹頂鶴、東方白鸛、白尾海雕、牙獐、豹貓等400多個動物家族,蓬勃生長著近500種海邊植物,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41種。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也因此成為全球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

  丹頂鶴,一種對濕地環境變化極為敏感的指示生物,以潔淨而開闊的濕地環境作為理想棲息地。

  林業專家表示,保護野生丹頂鶴,最好的方式就是保護它賴以生存的濕地系統。保護區成立的20多年間,籌資恢復濕地,建設了萬畝蘆葦、萬畝濕地,蘆葦面積逐漸增大,生物多樣性大大增加,鳥類棲息環境明顯改善,更加適宜越冬期丹頂鶴的棲息覓食,成為全球丹頂鶴等珍禽越冬的首選。

  鹽城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有效保護珍貴的野生動物資源,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濕地資源,按照保護優先的原則,鹽城在2007年和2011年對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區域進行了兩次調整。雖然保護的總面積縮小了,但核心區和緩沖區面積擴大了,丹頂鶴保護區取得核心區的土地使用權和核心區東側的保護用海權,實現了核心區的封閉管理。目前,保護區實施了2萬余畝三裡河原傳統精養魚池的退漁還濕,更加優化了這裡的濕地生態,使珍稀動物的數量和棲息地質量有了較大改善。


  《 人民日報 》( 2016年05月27日 15 版)

(責編:蔣琪、史雅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