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提振“精氣神”  邁向“綠富美”

河北平泉鋪展綠色小康路

本報記者  徐運平  史自強
2016年06月03日07: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美麗平泉。
  資料圖片

  初夏時節,來到位於燕山北部的河北承德平泉縣,滿眼鮮花爛漫,菇香四溢。

  平泉,不僅呈現出“一河碧水、兩岸飄香”的醉人美景,更令人感受到精准扶貧帶來的滄桑巨變。

  平泉縣是冀遼蒙三省區交界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十二五”期間,全縣GDP、財政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實現年均增長18.2%、17.23%和13.4%﹔8萬農民實現穩定脫貧,佔貧困人口的6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9200元,成為燕山貧困地區一顆“璀璨明珠”。這裡的森林覆蓋率由42.6%提高到57.8%,鋪就了一條讓農民脫貧致富的綠色小康“高速路”。

  注入“關鍵力量”——

  給錢給物,不如有個好支部

  進入新世紀,平泉縣仍有貧困人口12.3萬,佔總人口的26.7%。2011年,平泉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列入燕山——太行山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持縣。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貧困村除自然條件的制約外,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是另一個關鍵的共性問題,班子不強,人心不齊,就難以整合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資源,脫貧致富也就隻能挂在嘴邊,難見成效。”縣委書記董正國說。

  2011年以來,平泉以強化基層黨組織為突破口,對軟弱渙散的黨組織進行整頓。對不勝任的村干部及時調整,從農村致富帶頭人、大學生村官中,選拔優秀人才充實村級黨組織,先后調整村干部80多人,選派縣、鄉鎮機關干部100余名到村中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工作,為農民脫貧致富注入 “關鍵力量”。

  走進平泉縣南部山區,一座被群山環抱的現代化城鎮奇跡般地映入眼帘。在桲欏樹社區,鮮花盛開,馬路寬闊,居民住宅樓鱗次櫛比。要不是親眼所見,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大山深處會有此等園林小城鎮。

  “一進桲欏樹溝,一天兩頓喝稀粥。”這句順口溜是昔日桲欏樹溝貧窮的真實寫照。金旭東擔任黨支部書記后,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建起了食用菌、礦產品、有機農產品種植產業園區,土地產出率提高10倍,實現年產值2.6億元、利稅3800萬元﹔中心村區域水、電、暖齊全,配套有醫院、商場、學校、文化娛樂場。如今,最偏遠山區的200多貧困戶住進了社區,過上與城裡人一樣的生活。

  “社區2723戶人家,分布在19個自然村。村民原來種玉米每畝收入不過500元,大部分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金旭東介紹說,近年來,村支部帶領村民發展綠色有機果品,每畝收入達8000元,是農民種地收入的15倍。農民流轉土地每畝可得1200元,再到園區干活每月又掙3000元工資,大部分農民在家門口就能掙“雙薪”,實現穩定脫貧。

  “給錢給物,不如有個好支部。”35歲的村民王鳳華說起家裡的變化滔滔不絕:“我家8畝土地流轉,又承包社區的30畝果園,家裡收入一下子翻了好幾倍,再有三四年果樹到了盛果期,年收入10萬元不成問題。去年,我們一家五口從10裡外的周杖子自然村搬進中心村,住進了這133平方米的大房子。”

  “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是加強黨的領導。黨委和政府必須始終堅定信心、勇於擔當,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不斷提振廣大黨員干部‘精氣神’,帶領群眾奔小康。”董正國說。

  堅守“兩條底線”——

  育環保產業,享綠色福利

  “要真正斬斷祖祖輩輩留下的窮根,徹底解決農民的貧困問題,就必須打破慣性思維。”平泉縣委、縣政府的決策者思路清晰:絕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繼續走“守著綠水青山苦熬”的窮路,必須同時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走出一條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的發展新路。

  近年來,平泉縣緊緊圍繞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的定位,堅持生態建設與生財致富有機結合,按照“念資源經、唱地方戲、走特色路”的發展思路,大力培育綠色產業,實現富民增收。

  在平泉,食用菌大棚隨處可見,菌菇飄香。走進臥龍崗村食用菌產業園,眼前是一片繁忙景象。一輛輛集裝箱車排在冷庫門口,村民們手腳麻利地將包裝好的蘑菇搬進車廂。

  “這批香菇是銷往首都北京的。我們這個食用菌產業園有300畝,去年純收入3000萬元,還解決了80多人就業,每人每年都能掙3萬多元。”今年三十出頭的園區負責人齊彥斌很自豪地說,像這樣的產業園區還很多,有的甚至佔地上千畝。

  縣長曹佐金介紹,目前全縣已流轉土地17萬畝,建起10畝以上標准化產業園2455個。園區農產品年產量148萬噸、產值74.1億元,食用菌產業被評為“中國產業聚群品牌50強之一”。同時,還形成了山杏、設施蔬菜、高山林果等特色主導產業基地,為農民提供人均純收入7000元,佔總收入的70%。

  青山常在,永續利用。平泉通過深度調研,利用越砍伐越旺盛的薪炭林刺槐為原料發展食用菌產業,用耐干旱、耐瘠薄的山杏林發展杏仁深加工產業,均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僅此兩個產業先后使得150多萬畝荒山荒坡得到綠化,森林覆蓋率提高了15.2個百分點,達到57.8%,平泉因此獲得“全國綠化模范縣”稱號。

  “如今的平泉山村,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已經變成了景區,吸引著城裡人春賞花、夏觀景、秋摘果,吃農家飯,購農產品。家庭旅館、飯店、商店也遍地開花。”曹佐金說,鄉村旅游已成為生態農業在附加值上的橫向擴散,農產品加工則是產業鏈的縱向延伸。

  近年來,平泉建起旅游鄉村24個,吸引眾多人到森林公園休閑、盡享“天然氧吧”,到產業園區觀光採摘、共享“綠色福利”,到鄉村體驗民俗風情、感受“世外桃源”。如今,平泉的綠水青山已真正成為 “金山銀山”。

  抓好“兩個結合”——

  謀求綠得持久,富得長遠

  山清了,水綠了,百姓富了,但如何綠得持久,富得長遠?董正國說:“平泉最大的優勢是生態,最大的資源也是生態。我們要結合本地實際,抓好生態和產業‘兩個結合’,深耕附加值,拉長產業鏈,走出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綠色富民之路。”

  在平泉,最具代表性的綠色產業就是山杏產業。在貧瘠的山巒中,生長著70多萬畝的山杏林,已形成六大山杏主產區,成為“中國山杏之鄉”,形成了國內最大的杏仁集散地,國內最大的果殼活性炭生產基地。憑著不斷延長的綠色產業鏈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兼備的山杏產業,演繹了生態、生產、生活“三生有杏”的綠色精彩。

  過去,那些生長在溝谷之上的山杏,不被人們所重視。如今,這些杏樹不僅為平泉的溝溝坎坎增綠添色,成為平泉人的“搖錢樹”,還帶旺一個生機勃勃的產業。在水土流失較嚴重的陽坡地段,營造了10萬畝山杏林,每年可減少土壤流失30萬噸,生態效益顯著。近年來,在淺山緩坡上又栽種了山杏25.2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提高了13.6個百分點。

  如今的平泉,杏林漫山遍野。隨著山杏產業鏈的不斷延長,平泉正在“吃干榨盡”山杏。山杏產業已經走上一條“山杏——杏核——杏殼(杏仁)——活性炭(杏仁露)——工藝品”的循環發展之路。實現年產杏核10000噸、杏仁3500噸、杏仁飲品2.5萬噸、活性炭6萬噸,產業鏈上的總產值達9億元,居全國各縣首位,帶動7.5萬人就業。

  家住北五十家子鎮北五十家子村的60歲農民盧鳳龍,對山杏情有獨鐘。他說:“我家除種30多畝的山杏林外,還常年到周邊縣區或者山西、內蒙古等省區收購杏核三四百噸,一年下來靠種植、收購、加工山杏獲得的純收入10多萬元。”像盧鳳龍一樣,北五十家子村就有10多家山杏收購點。目前,該村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杏仁交易市場。

  青山不語,綠色為証。目前,平泉已經形成食用菌、林果、設施菜等綠色現代產業集群。這些綠色產業的故事,無不折射出平泉“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理念。回望平泉綠色產業發展軌跡,用鮮活生動的實例印証著這樣一個道理——隻要注入“關鍵力量”、堅守 “兩條底線”、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附加值,貧困的山區就一定會邁向“綠富美”,農民就一定早日踏上“小康路”。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03日 17 版)

(責編:蔣琪、史雅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