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雲南大理古生村網格管理劃定生態紅線

護得洱海清水 守住美麗鄉愁

2016年06月15日08: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本報昆明6月14日電 (記者張帆、李茂穎)初夏的洱海碧波蕩漾,湖畔青瓦白牆的古朴民居與秀美的自然風光相互映襯,渾然天成。這裡是有2000多年歷史的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灣橋鎮古生村。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古生村考察時說,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

對於土生土長的古生村人來說,干淨、清澈的洱海就是他們的“鄉愁”。“我每天都會到洱海邊轉上一圈。”今年74歲的村民楊練告訴記者,如今洱海的美麗景致,是當地干部和百姓辛苦付出的結果。

何開純是古生村的灘地管理員,每天要打撈沿海近1噸水草雜物,“如果不及時打撈,腐爛的水草會影響洱海水質。村裡的人互相幫忙,清理起來很快。”

2015年,洱海開展流域環境綜合整治。按照“黨政同責、屬地為主、部門挂鉤、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洱海保護治理責任全方位分解到全流域16個鄉鎮和兩個辦事處、167個村委會和33個社區、29條重點入湖河流的具體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同時,縱向建立和完善以黨政主要領導、鎮挂鉤領導為段長,村支書、村委會主任和村民小組長為片長,河道管理員、灘地協管員、垃圾收集員等為直接責任人的網格化責任體系。橫向重點以入湖河道、溝渠、村庄及道路環境、村庄規劃建設、灘地、濕地、林地、農田、環保設施、生產經營、養殖加工、客棧餐飲服務的單位和個人等為管理內容的網格化管理體系。

河道管理員、灘地協管員、垃圾清潔員、客棧經營者、當地村民……洱海的治理從“一湖之治”擴大到“流域之治”,洱海的保護責任細化到每一塊灘地和農田、每一條入湖河道和溝渠。

(責編:蔣琪、史雅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