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長三角如何實現空氣質量達標?

2016年06月24日08:18 | 來源:中國環境報
小字號
原標題:長三角如何實現空氣質量達標?

  六種情景下的SO2排放量

  六種情景下的NOX排放量

  六種情景下的一次PM2.5排放量

  六種情景下的VOCS排放量

  本報記者劉蔚報道 中國清潔空氣聯盟近日發布了由清華大學、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清潔空氣創新中心共同研究編制的《長三角如何實現空氣質量達標?》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是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繼今年2月發布《京津冀如何實現空氣質量達標?》報告之后,針對長三角區域發布的又一份重要報告。

  《報告》介紹了區域污染物排放預測模型和具有快速響應能力的PM2.5濃度預測模型,進而對長三角地區如何實現空氣質量達標進行了情景分析。

  《報告》指出,隻有同時實施可持續能源發展戰略和最大潛力減排措施,才能實現長三角地區空氣質量的全面達標。

  《報告》同時建議:一方面是調整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轉變生活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全面實施和採用污染物控制技術。

  對此,《報告》提出,要實現長三角地區的空氣質量達標,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佔比需要降低到52%或以下,能源效率需要達到或基本達到世界最高水平,新能源車佔轎車新車銷售量的比例需要達到55%等。

  據悉,《報告》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的王書肖教授團隊牽頭完成。在發布會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付曉博士對《報告》內容進行了剖析。中國清潔空氣聯盟指導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郝吉明院士,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常務副系主任陳建民教授,能源基金會環境管理項目主任趙立建,以及來自上海環境監測中心和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專家代表參與討論,深度解讀長三角地區的清潔空氣之路。

  本次會議上,中國清潔空氣聯盟還對第二屆“創藍獎”國際清潔空氣技術征集活動進行了說明。“創藍獎”面向國際征集最佳可行清潔空氣技術以支持中國的空氣污染防治工作,並為優秀的技術搭建一條通向市場的快速通道。聯盟希望通過“創藍獎”的設立與推廣,能夠支持長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地區的空氣質量改善,盡早實現達標。

  空氣質量模擬發現了什麼?

  不同能源情景和控制策略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變化明顯

  ◆本報記者劉蔚

  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2030年長三角區域的空氣質量會是什麼樣?對此,《長三角如何實現空氣質量達標?》報告研究設置了兩個能源情景,分別是趨勢照常情景(Business-as-usual,BAU)和新政策情景(New Policy,NP)。

  BAU情景假定未來繼續採用現有的政策和現有的執行力度,新的節能政策沒有出台,電力、工業、民用、交通等部門的發展保持現有軌跡,例如,根據國家規劃,到2020年單位GDP的CO2排放量應比2005年降低40%∼45%。

  NP情景則假設未來國家採取可持續的能源發展戰略,包括改變生產生活方式、調整能源結構和工業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政府制定的方針路線和法律法規得到了充分執行等。

  各設置3個控制策略情景

  在兩個能源情景的基礎上,分別設置了3個控制策略情景,即基准控制策略情景(﹝0﹞)、最佳估計控制策略情景(﹝1﹞)和最大減排潛力控制策略情景(﹝2﹞)。

  據了解,基准控制策略情景假定未來繼續採用現有的政策和現有的執行力度,新的減排政策沒有出台。

  最佳估計控制策略情景假定未來不斷出台新的控制政策,是對未來政策走勢的最佳估計。

  最大減排潛力控制策略情景假定技術上可行的減排措施均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應用,是通過各種污染控制措施可以實現的最大限度的減排策略。

  將兩個能源情景和3個控制策略情景進行組合,最終構成了6個情景(BAU﹝0﹞、BAU﹝1﹞、BAU﹝2﹞、NP﹝0﹞、NP﹝1﹞、NP﹝2﹞)。

  新政策情景更利於污染物減排

  通過區域污染物排放預測模型得到的2030年6種情景下的污染物排放清單,利用ERSM(濃度預測模型)技術快速預測了6種情景下長三角地區的PM2.5濃度。

  結果表明,假如長三角以外地區仍保持快速增長,不採取有效的污染減排措施,僅靠長三角地區實施可持續的能源發展戰略以及最大潛力的減排措施,仍難以保証PM2.5濃度完全達標。如果長三角模擬域外實施NP﹝1﹞ 情景的控制政策,那麼即使長三角模擬域內也實施NP﹝1﹞ 的措施仍不能全面達標,隻有長三角模擬區域實施NP﹝2﹞ 的措施才能使長三角各區域的PM2.5 濃度均低於標准限值。

  6種情景4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模擬結果具體如下:

  2010年,長三角地區的SO2排放量約214.7萬噸,在現有政策和現有執行力度下(BAU﹝0﹞情景),到2030年會增長14%,達到244.8萬噸。通過採用一系列節能措施,在NP﹝0﹞情景下,2030年SO2排放量會減少到157.9萬噸,比2010年降低26%。通過進一步採用最佳估計的污染控制措施(NP﹝1﹞情景),SO2排放量會進一步減少到92.6萬噸,比2010年降低57%。在最大減排潛力控制策略情景下(NP﹝2﹞情景),2030年的排放量為65.5萬噸,僅相當於2010年的31%。

  2010年,長三角地區的NOX排放量約277.7萬噸,在現有政策和現有執行力度下(BAU﹝0﹞情景),到2030年會增長30%,達到360.3萬噸。通過採用一系列節能措施,在NP﹝0﹞情景下,2030年NOX排放量會略低於2010年,為251.3萬噸。通過進一步採用最佳估計的污染控制措施(NP﹝1﹞情景),NOX排放量會進一步減少到108.7萬噸,比2010年降低61%。在最大減排潛力控制策略情景下(NP﹝2﹞情景),2030年的排放量為69.1萬噸,僅相當於2010年的25%。

  2010年,長三角地區的一次PM2.5排放量約為66.8萬噸。在現有政策和現有執行力度下(BAU﹝0﹞情景),2030年一次PM2.5排放量變化不大。通過採用一系列節能措施,在NP﹝0﹞情景下,2030年一次PM2.5排放量減少至47.8萬噸,相對於2010年下降約28%。通過進一步採用最佳估計的污染控制措施(NP﹝1﹞情景),一次PM2.5排放量會進一步下降至30.5萬噸,約相當於2010年的一半。在最大減排潛力控制策略情景(NP﹝2﹞情景)下, 2030年的排放量為15.6萬噸,約相當於2010年的1/4。

  2010年,長三角地區的VOCs排放量約382.2萬噸,在現有政策和現有執行力度下(BAU﹝0﹞情景),到2030年會增長37%,達到522.0萬噸。通過採用一系列節能措施,在NP﹝0﹞情景下,2030年VOCs排放量為464.9萬噸,比2010年仍然高22%。通過進一步採用最佳估計的污染控制措施(NP﹝1﹞情景),VOCs排放量會進一步減少到293.8萬噸,比2010年降低23%。在最大減排潛力控制策略情景下(NP﹝2﹞情景),2030年的排放量為171.5萬噸,相當於2010年的45%。

(責編:蔣琪、史雅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