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東一村

共飲黃河水 齊澆團結花

本報記者  何  聰  王  梅
2016年07月04日08: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久雨初晴,東一村巷道裡傳來陣陣鞭炮響。村民馬義龍家的新房今天“上梁”,自然少不了一番熱鬧。村委會主任馬二力說,東一村無論誰家蓋新房,都是全村人的大事,不用打招呼,大伙兒都會上門搭把手,這是東一村的風俗。

  馬二力介紹說,東一村共631戶,有撒拉、回、漢、東鄉4個民族,其中漢族40來戶,東鄉族7戶,余下的回族和撒拉族各一半。在外鄉人眼裡,東一村開滿了“團結花”,因為在這個村庄,不同民族的村民不分彼此,房子一起蓋、農活幫著干、有難大家扛、逢年過節共同張羅。

  村裡的老人講,東一村是個移民搬遷村,50多年前,這裡還是黃河邊上的一片荒灘。當時政府出了政策:給搬遷到這兒的村民每家蓋5間簡易房。很快,周邊5個村子積極響應,土地少、吃不飽飯、蓋不起房的家庭紛紛搬遷到了這裡。

  來自不同村庄、民族各不相同的村民,一起開荒地、種庄稼,共同的命運將他們牢牢拴在一起,誰也離不開誰。

  “父輩們常說,我們民族不同、信仰不同,但都一樣靠著黃河水滋養。”村婦聯主任張玉蓮說。

  近幾年,村裡農田灌溉設施落后,農業生產成本高,一部分村民外出開拉面館,村裡出現了耕地撂荒的現象。

  土地荒廢太可惜。村裡及時修建了一座蓄水池,分支管14.5公裡,防滲渠3.6公裡。接著村干部發動群眾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產業單一的現狀,怎麼調、調什麼由村民自己掌握。苗木、肥料、農藥無償發放給村民,村裡還請農技專家到田間手把手指導。

  今年,村裡種植的優質薄皮核桃達到了700畝,辣椒、白菜等露天蔬菜100畝,地膜玉米500畝,初步改變了多年來單一的種植結構。如今的東一村已是甘都鎮的人口大村。

  在“黨政軍企”示范村建設中,村“兩委”班子向省、市、縣相關聯點單位爭取資金,修建了一棟509平方米的二層村級綜合辦公服務大樓,並配備了辦公桌、會議桌、圖書等辦公用品,黨員和群眾在閑暇之余有了好去處。

  村子的主巷道年久失修,坑坑窪窪,下雨天積水較多,出行很不便。村裡爭取資金,修建水泥硬化道路8.4公裡、橋梁2座、涵洞8座,實現了村內水泥路面戶戶通,改變了村民雨天出行一身泥的狀況。

  東一村漢族人口少,是村裡的“少數民族”。為滿足漢族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需求,村裡專門投資3萬元組建了傳統社火表演隊,配備了表演服裝、廣場音箱等社火表演器材,逢年過節,村裡都支持社火隊彩排節目,載歌載舞。

  “在落實每一項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惠民政策時,村‘兩委’班子都會統籌考慮各民族的共同利益,這為東一村各民族和睦共處、團結穩定打下了基礎。”張玉蓮說。

  2013年夏天,村民田文忠開著三輪車去鎮上賣菜,不幸發生車禍,需要賠償對方30萬元。田文忠被巨額賠償嚇壞了,正在他六神無主時,村裡人紛紛湊錢,並不富裕的鄉親們硬是湊齊了30萬元交到他手裡。

  田文忠說:“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鄉親們幾乎拿出了所有積蓄幫我渡過難關,這份情我一輩子都記得。”聽田文忠說,他外出務工,從不敢歇著,就是想早日把鄉親們的錢還上。鄉親們卻說,田文忠不容易,大伙兒都不會催賬,是田文忠自己著急還錢。

  東一村還有一件稀罕事,那就是家家戶戶安裝了十戶聯防報警器,“一戶有難題,九戶全響應”。

  前不久,四隊冶二卜家的兒媳婦生孩子,半夜按報警器,大家齊心協力將其送往醫院﹔田小七家裡著火,按了報警器,其他九戶喊了村民,一起扑火,搶救財產……

  今年年初,村民楊秀蘭的老伴因病過世,然而她卻沒有隨子女去縣城居住。楊秀蘭說:“有鄉親們在,我心裡踏實。如果我有困難和需要,大家都會幫襯著。”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04日 06 版)

(責編:蔣琪、史雅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