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武漢一周降下全年44%降雨量 全市一度超200個路段漬水

匡小穎
2016年07月07日13:30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武漢一周降下全年44%降雨量 全市一度超200個路段漬水

  自6月30日起,長江中下游地區持續遭遇暴雨襲擊。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防汛形勢嚴峻。昨日,武漢遭遇最強一輪暴雨襲擊,累計降雨量已經突破歷史紀錄。雨水沖進多個地鐵站,高峰時全市206個路段漬水,車輛無法通行。

  湖北目前已成為此次降水的重災區,從6月30日至7月6日,湖北省8個縣市累計降水量超過了500毫米。截至昨日17時,6月30日以來的強降雨已造成湖北省17個市(州、直管市、林區)80個縣(市、區)1162.85萬人受災,死亡48人、失蹤7人。據中央氣象台預報,湖北東北部和西南部、安徽西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至今日早8時仍有大雨或暴雨。

  武漢一周降水相當於半年雨量

  武漢暴雨已斷斷續續下了一周,專家稱,這相當於往年武漢市半年的降雨量。從6月30日20時開始至7月6日16時,武漢國家基本氣象站記錄的本輪強降雨已累計降下580毫米。簡單計算可以看出,武漢歷史年平均雨量為1316毫米,這次短短7天不到的時間即降下了全年佔比44%的雨量。

  這場降雨也突破了武漢自有氣象記錄以來的周持續性降水量最大值。上次氣象記錄出現在1991年7月5日至11日,7天內降下542.8毫米。

  昨日早上,武漢市政府發布紅色預警,建議企事業單位根據雨情迅速通知員工調整工作時間。當天早上武漢地鐵2號線、4號線多個出入口突然進水,形如瀑布,多個地鐵站臨時封閉。地鐵武昌火車站站直到下午3點左右才恢復正常通行。

  地上交通方面,中午時分武漢全市因漬水不能通行的道路一度達到206條,此前,武漢市因暴雨漬水路段的最高紀錄是75處。截至昨晚7時,全市還剩下18處大車可以通行、小車不能通行的漬水路段。

  昨天下午,武漢市防汛指揮部就武漢市的防汛排澇應急救災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武漢市防汛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的主干道漬水正在逐漸消退,盡量在7日7時之前將城市功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市交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今明兩日全市公交線路將基本恢復正常。

  四公裡的道路三處積水帶斷路

  7月5日傍晚,一輛輛緊急調配的公交車駛向武漢近郊消泗鄉的方向,因臨近的沉湖出現洪水漫堤的情況,消泗鄉下轄的14個村必須盡快轉移。

  這次超過萬人的大轉移可保証生命的安全,卻不能止住強烈的雨水。一夜滂沱之后,武漢市至少過百處地點出現嚴重積水,多條交通干道被迫中斷。一些武漢遠郊區縣的市民不得不繞道搭乘高鐵進城。

  7月6日上午11點,當一列高鐵即將駛入武漢市區時,乘客們被窗外的景象吸引過去,一排排樹木隻能露出頂端的枝干,大片農田已變成了汪洋。

  上午11點30分,北京青年報記者沿距離漢口火車站不遠的青年路向武漢中心城區步行,在四公裡的距離裡,這條雙向多車道的道路上至少出現了三片明顯的積水帶。積水帶橫貫整個路面,最深處已有一米多深,長度都在數百米左右。

  每片積水帶前都排著長長的車隊,正當大多數司機都望洋興嘆時,一輛小轎車涉險駛入水中,但隻走了不到一半的距離便徹底趴窩。其中一位等候的司機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在一個多小時前開到這片積水帶前,本想觀望一下情況,但水位卻遲遲不見下降。“現在后面的車又上來了,我想掉頭也不可能了。”

  而在一些路口,有司機看到積水嚴重便將路中央的隔離帶搬開,嘗試逆行掉頭,最終雙方向的車輛叉在一起,也進一步加劇了擁堵的情況。

  小區積水齊腰 男子觸電后身亡

  暴雨之后被積水殃及的不隻有交通干道,一些地勢低窪的居民小區同樣遭遇了被淹的命運。

  在青年路旁的一處小區,北青報記者看到,才進院門的位置,積水已沒過了膝蓋。

  小區門口一位租住在這裡的女孩想拿回自己的行李,卻躊躇著不敢邁開步子。“這院子是下坡的,裡面的水會更深。”果不出女孩所料,前面一位居民才走到院子中間的位置,水位已達到了齊腰的地方。

  “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雨,聲音響得連電視都聽不見了。”一位居住在該小區一層的女士向北青報記者描述著前一晚暴雨降下的情景。而到次日一早她開門才發現,院子裡已是一片汪洋。

  該女士本想等著排水部門前來施救,但臨近中午時,天空中降下的雨點再次密集起來,她趕忙用家裡閑置的袋子筑起一道臨時的“堤壩”來抵御即將逼近門口的水流。

  而在武漢市區香港路,北青報記者看到,這裡的積水情況同樣嚴重,大多數臨街的店家隻能閉門歇業。一位路人在便道上一米多深的水流中艱難前行,卻不想腳下的一處井蓋已被沖走,他一腳踩空險些掉落下去。類似因積水引起的隱患並不止於此,一名50多歲的男子家中積水已漫至樓道,該名男子疑因水中有垂落的電線漏電而自己倒地不治身亡。

  武漢市民政局負責人介紹,截至7月6日12時,本輪暴雨災害造成全市12個區75.7萬人受災,因災死亡14人,失蹤1人。

  文/本報記者 劉汨 匡小穎

  攝影/本報記者 劉汨

  解讀

  水務部門回應質疑 日降雨量已“超載”

  逢暴雨必澇、逢澇必堵。多年來武漢一直被漬水的問題困擾。針對武漢投資巨大建排水系統但武漢依然“看海”的問題,武漢市水務局排水處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武漢歷史上就是一塊沼澤地,主要依托水路,澤水而居,因此建成以后,武漢的地勢很低,排水條件很差。

  今年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已很嚴重,暴雨頻發,武漢腹背受敵,“我從事工作30多年,今天的暴雨是我見過的最大的一場雨。因為地勢低,前面幾天的雨又很大,將能夠裝水的位置全部裝滿,最后這場雨就像最后一根稻草,讓武漢癱瘓。”

  這位負責人說,過去國家經濟不發達,過多強調經濟性,武漢市的排水系統建設標准偏低,為24小時降雨100毫米,小時降雨34.5毫米。隻要其中一項指標超標,就會產生漬水。“這種情況下隻有一條出路,搞好預警和應急聯動。這幾天市區兩級政府多個部門全體應對,形成合力,將災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此外,湖北省氣象局數據顯示,6月1日至7月6日15時,武漢降水量達932.6毫米,比1998年6至8月的總降水量還多出了64.6毫米。以武漢市國土面積乘以周累計降雨量計算,本次武漢一周累計降雨量相當於下了約40個東湖的水量。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從7月5日晚上起,武漢市出現集中強降水,截至7月6日15時,武漢市區域自動站共65站降雨超過200毫米,其中共27站超過250毫米。即使此前武漢市耗資百億元完善的排水體系能夠完全運轉,也隻能實現在日降雨200毫米以內中心城區城市功能基本不受漬水影響,而5日夜間開始的這場大暴雨已經完全“超載”。

  文/本報記者 匡小穎

(責編:蔣琪、史雅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