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雙氨法"焦爐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工藝研發成功

2017年05月03日17:19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圖為鐵雄冶金“雙氨法”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塔體部分

新華網濟南5月3日電(張明武 王志華)5月2日,山東鐵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建設的國內首套“雙氨法”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的在線檢測數據顯示,焦爐煙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含量分別為每立方米5毫克、 350毫克、 18毫克,遠低於每立方米50毫克、500毫克、30毫克的國家標准。這標志著,經過半年的試運行,這套“雙氨法”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已在投資、成本、效率等方面展現出明顯優勢。這也表明鐵雄冶金研發的新型焦爐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工藝技術工程化應用初戰告捷,目前公司就該工藝技術已申報國家發明專利。

近年來,山東鐵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大力開展產學研結合,針對焦化行業技術發展過程中的熱點、難點和關鍵問題,與清華大學、武漢科技大學開展技術創新和課題攻關,成功研發了新型焦爐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工藝技術。首套裝置於2016年11月建成試車。

山東鐵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主任王賀紅介紹,該工藝是在脫硫脫硝一體化塔中,在用濃氨水調節酸鹼值的過程中,氨水中的游離氨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銨﹔同時通過臭氧的作用,氨水中的游離氨與煙氣中的氮氧化物生成硝酸銨。因為氨水在工藝中的獨特作用,以及生成產品的特點,故稱該工藝為“雙氨法”脫硫脫硝一體化工藝。

據了解,目前國內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多沿用早期電廠的做法,由於焦爐煙氣與電廠不同,其中的油性物質易導致催化劑中毒,縮短催化劑使用壽命。催化劑是加快化學反應速度的中間體,其性能直接影響反應效率和結果,使用催化劑的化學過程會受到催化劑工作條件、衰減速度、原料成本、還原再生、后期處理等因素的影響。“雙氨法”脫硫脫硝工藝以臭氧作為強氧化劑,根據脫硫脫硝后煙氣的指標調整臭氧的加入量,直接、線性地控制脫硫脫硝效率,指標可控性強,不受催化劑影響,既降低運行成本,也避免了催化劑后期處理帶來的二次污染。

該工藝最大特點是能夠完美地與焦化工藝相結合。脫硫脫硝原料為剩余氨水和濃氨水,均為焦化廢水處理的產物,便宜且容易獲取。脫硫脫硝產物為硫酸銨和硝酸銨,可直接進入焦化硫銨工序,沒有任何固體、液體和氣體廢物生成,不僅不會造成二次污染,還能增加硫銨產品產量和含氮量。這種工藝銜接,使焦爐煙氣脫硫脫硝變得簡單,也避免了高運行成本帶來的困擾。

鐵雄冶金建設的這套脫硫脫硝設備總投資2000余萬元,與其他工藝路線相比,減少約一半投資,運行的動力消耗、原料消耗也明顯降低。王賀紅解釋說,“雙氨法”工藝實現了脫硫脫硝一體化,即在一個塔內實現脫硫脫硝,降低了裝置的建設投資和運行成本,有望成為我國焦爐煙氣淨化的主流工藝技術。

(責編:庄紅韜、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