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普光氣田成高含硫氣田開發的“中國樣本”

杜文峰
2017年05月18日09:25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普光氣田成高含硫氣田開發的“中國樣本”

  普光氣田是我國建設開發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高含硫氣田。《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了解到,從2010年全面投產到今年4月底,普光氣田已累計生產井口氣597.36億方、商品氣423.18億方、硫磺1217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17.35億元、利潤257.44億元,繳納稅費97.20億元。

  普光人自豪地說,“毒氣”變“瑞氣”,“普光”呈“祥光”﹔普光氣田開發建設7年多來,破解了一系列高含硫氣田開發的世界級難題,創新並掌握了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開發的核心技術,探索並實施了國內首套高含硫氣田開發的標准體系,培養鍛造了一批高含硫氣田開發的精英人才,形成了高含硫氣田開發的“中國樣本”。

  創新為要讓普光技術趕超“國際一流”

  普光氣田探明地質儲量4122億方,含氣面積125.08平方公裡。氣田具有“四高一深”的特點,平均井深近6000米,地下壓力達到55兆帕以上,氣藏硫化氫含量15%、二氧化碳含量8%,這在世界范圍內絕無僅有。

  普光氣田集劇毒與強腐蝕性於一體,帶來井控管理、硫化氫防護、涉酸工程防腐蝕等一系列世界級難題:一是超深高含硫氣田儲層特征及滲流規律復雜,投資風險高,必須攻克少井高產高效開發的技術難題﹔二是高含硫化氫天然氣腐蝕性極強,普通鋼材幾小時就會發生應力腐蝕開裂,必須攻克腐蝕防護技術難題﹔三是天然氣高含硫化氫和有機硫,必須攻克高含硫天然氣特大規模深度淨化和硫磺安全儲運的難題﹔四是硫化氫濃度達1000ppm就會瞬間致人死亡,普光氣田高達15萬ppm,必須攻克高含硫氣田安全控制難題。

  中原油田副總工程師、普光分公司經理張慶生介紹,2005年以來,中國石化中原油田組織了近3000人的研發團隊,聯合攻關,創新技術,破解了這些世界級難題。

  比如“礁灘相儲層開發精細描述技術”,制作出的地下儲層三維精細地質模型精確、生動。有了三維地質模型的指引,井位定得更准,井型更加優化。普光氣田40口開發井,均鑽遇優質氣層,成功率100%。

  最讓人稱道的是“超深高含硫長井段一次性射孔技術”。它採用的是分段多級延時起爆的辦法,當下面井段射孔時,沖擊波不會完全傳遞到上面來,很好地解決了長井段一次性射孔的難題。

  普光氣田自主創新的高含硫天然氣特大規模深度淨化技術,使高含硫天然氣淨化率達99.99%,淨化氣優於國標一類氣標准﹔總硫回收率達到99.9%,硫黃產品同樣優於國標一等品標准。目前,普光年產優質硫黃21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硫黃生產基地。產品替代進口,遠銷雲、貴、川、渝數省。

  自主研發的抗硫管材,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價格降低了35%到50%,大幅度提升了我國高端管材制造水平和國際競爭能力。目前,普光氣田形成了高酸性氣田腐蝕工況下特大型設備整體設計、制造等十余項自主關鍵技術,完成20余項關鍵裝備國產化改造,填補了國內空白,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張慶生說,通過自主創新,普光氣田形成了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高產高效開發技術、腐蝕防護技術、超大規模天然氣深度淨化技術、安全控制技術以及關鍵抗硫管材國產化等5項創新成果,其中3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國家專利41項。其中,“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項目,榮獲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規范為大讓普光標准成為“中國標准”

  坐落在群山深處的普光301集氣站,員工們都身著鮮艷醒目的紅色工服,既防靜電、確保氣田安全,又展示出職工一種熱情向上的精神風貌。

  “從著裝開始,到生產、建設各個環節、各個崗位等,都是按標准化進行管理”,普光分公司黨委副書記王儉說。在普光集氣站,無論是中控室、實驗室,還是展覽室、創新工作室,現場的標准化管理讓人肅然起敬。一位當班的領導介紹,根據生產特點,編寫了管理手冊和操作手冊,全力打造標准化管理模式,生產現場呈現出標准“四個化”:工作流程程序化,物品擺放定置化,站控室標識邏輯化,安全信息目視化。

  中原油田副總經理、普光分公司黨委書記陳惟國說,按照“實用為主,覆蓋全面,分類細致,持續完善”的原則,普光氣田建立的高含硫氣田安全制度標准體系,填補了國內空白。幾年來,共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工藝操作規程、設備操作規程671項,做到管有依據,行有規范。建立了19個專業、2702項技術標准,578個崗位標准,54項管理標准的高含硫氣田標准體系﹔參與制定國家標准1項,石油天然氣行業標准7項。

  陳惟國說,普光氣田建立的技術標准、崗位標准、安全管理標准等等,都是追求標准化的高精尖,我們就是要打造普光高含硫氣田開發的“中國標准”。

  據介紹,普光氣田建立了高含硫風險管控體系標准。針對作業風險,採氣廠率先提出“五想五不干”,該做法得到中石化集團公司肯定,目前在集團公司內部全面推廣“七想七不干”工作模式。針對井控風險,推行每日巡檢、驗漏,每月井況分析,每季度套管取樣分析,每年採氣樹壁厚檢測,保障氣井始終處於受控狀態。針對高含硫採氣和淨化專業特點,制作了高含硫天然氣採氣集輸、淨化專業崗位操作安全視頻教材,對採氣集輸28項、淨化22項關鍵作業進行標准化操作視頻展示,動畫展示每個操作,直觀提示操作風險。

  陳惟國說,通過系統總結氣田停產檢修和隱患治理經驗,創新形成了6大標准體系:聯合裝置合理檢修實施標准體系、普光氣田集氣站場檢驗檢修評價實施標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水資源管理體系、高含硫氣田成本消耗定額體系、硫磺銷售比價體系和10大管理模式:氣藏經營管理模式、淨化處理質效管理模式、“四個一”外包服務管理模式、應急救援管理模式、安全文化建設管理模式、“五位一體”管控模式、制度管理模式、項目管理模式、內部市場招投標管理模式、勞動組織管理模式、物資管理模式。

  安全為天讓百姓安全成為“環保紅線”

  普光氣田高含硫淨化廠四面環山,天然地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在普光,安全體現在時時事事處處。

  為保証氣田安全運行,普光氣田自主創新了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控制技術,建立了國內首座復雜山地油氣田應急救援基地,研發了全氣田四級關斷聯鎖控制技術。

  據介紹,當氣田中控室操作人員按下一級關斷開關后,僅約兩秒鐘,正在運行的生產井、集氣站、集輸管線、閥室和淨化廠聯合裝置的所有閥門將全部關斷,管線、集氣站和聯合裝置內的高含硫化氫氣體被分段控制。

  根據工區人口稠密、山區地勢復雜的實際,普光氣田還合理確定了酸氣集輸管道、集輸井站、淨化廠的安全距離,並在生產區域配備先進的氣體泄漏檢測裝備和緊急廣播系統。目前,全氣田共設置硫化氫檢測點1466個、可燃氣檢測點509個,硫化氫濃度在2ppm即發出報警信號,報警時間小於1秒鐘,泄漏監測准確率100%,成為“世界上報警儀最密集的地方”。

  普光氣田建立了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組建了裝備先進的專業隊伍,快速響應的應急救援隊伍,救援人員有218人,配置了消防坦克、渦噴、充氣等國內一流搶險設備63台、各類搶險器材217種1萬余台套。

  他們還建立了公司、廠、車間三級應急預案體系。包括1個綜合預案和8個專項應急預案,345個車間應急處置方案,758張崗位應急處置卡。實現了“一點一案、一事一案”。同時與地方政府共同發布了《普光分公司與宣漢縣企地聯動應急預案》,與宣漢縣、周邊鄉鎮、村組簽訂應急疏散聯動協議。

  另外,還建立了技術過硬、勇於擔當的安全監管隊伍。目前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112人,佔全體員工的7.6%,聘任群眾安全監督員81人,專兼並舉群防群治,實現了全員監督,全過程、全方位監控。

  黨委書記陳惟國說,我們牢固樹立“安全為天”意識,嚴防死守“環保紅線”。普光氣田開發建設以來,先后投資50多億元,創新了一系列環保關鍵技術,建成了嚴格的環境風險防控系統,構建了嚴密的環保應急體系。比如,他們全力推進大灣403污水站工藝改造、淨化廠液硫儲罐改造等5個項目,確保了各類污染物達標排放,有效促進了氣田污染防治和風險管控水平提高。

  普光從2010年起就開展了生態跟蹤監測,他們選取氣田附近村庄25個固定監測點,並對42種農作物、草本和木本野生植物,以及土壤等,進行長期連續監測,數據表明:普光地區空氣質量良好,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區內地表水質量合格﹔普光氣田72平方公裡區域農作物實現了“零傷害”。

  普光氣田被四川省環境保護廳評為“環保誠信企業”,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國家級綠色礦山”“石油行業綠色礦山建設典型”。

(責編:李楠樺、杜燕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