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沙漠漁夫”何延忠改善生態興業惠民

治沙治水十八載

本報記者  付  文
2018年02月10日08: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甘肅省敦煌市陽關鎮庫姆塔格大沙漠的邊緣,記者見到了頭發大半花白、一身舊迷彩服的何延忠。他已經在這裡和風沙、洪水戰斗了18年。

  從2001年到陽關至今,何延忠遭受過沙塵暴、大洪水等數次“滅頂之災”,一度錢都賠光了。但他初心不改,一次次頑強地站了起來。如今,他和同事們已經讓沙漠“撤退”了5.6公裡,開鑿了19條分洪河道,建起了一座虹鱒魚養殖基地。人們稱他為“沙漠漁夫”。

  “沒有好的生態環境,干啥產業都無從談起”

  何延忠是蘭州市永登縣人。30多年前,他就開始接觸虹鱒魚養殖。在他的帶動下,永登成為聞名全國的虹鱒魚之鄉。

  “永登位於祁連山東端,能不能到西邊去養虹鱒魚,然后沿著祁連山建設一條祁連冰川高寒冷水魚產業帶?”2000年3月,何延忠來到了敦煌市陽關鎮。

  陽關鎮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裡處,緊鄰庫姆塔格沙漠。這裡全年降水僅30毫米左右,沙塵暴猖獗,是敦煌抗擊風沙的第一道防線。當時的監測資料顯示,沙漠以每年4到10米的速度向城鎮推進﹔陽關地區西土溝的水流量由上世紀80年代的每秒0.83立方米,下降到2001年的0.35立方米﹔每年汛期,這裡又面臨來自祁連山北坡冰川融水的威脅。

  何延忠告訴記者,他此前對沙害、水患的破壞力並沒有太多認識。“那之前沒見過大沙塵暴和洪水,也不知道危害到底有多大。當時就想著加快工程建設,盡快把魚養起來。”

  2001年初,何延忠和當地政府簽約,正式開建敦煌飛天生態產業科技園。幾年之后,投資5.8億元的沙漠高寒冷水魚基地及飛天科技園水利工程終於建成,他從永登基地引入80萬尾虹鱒魚開始試養。正當他以為可以從此一帆風順時,一場“滅頂之災”悄然襲來。

  2006年4月的一天,一場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沙塵暴侵襲陽關。“那沙牆得有幾十丈高,天一下子就黑了,飛沙走石。”何延忠說,以前也遭遇過大風,對魚塘影響不大,但這次沙塵暴導致一半的虹鱒魚陸續死亡。

  “沒有好的生態環境,干啥產業都無從談起。”何延忠給同事們打氣,“虹鱒魚需要的是好的水質和環境,如果把這裡的生態弄好,不僅養魚能賺錢,還能發展更多沙產業。”

  修筑沙壩,防風固沙,遏制“沙魔”。何延忠和同事們在庫姆塔格沙漠的風口,移動沙丘石山500多座,拉運沙石料1億多立方米,在陽關的最前沿筑起了21公裡長的“沙漠長城”,設置沙障100多條,阻擋沙丘前進。

  如今的陽關,100多平方公裡荒漠得到了治理,沙漠“撤退”了5.6公裡。

  同時治理水患和沙害,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沙漠一般是缺水干旱的不毛之地,庫姆塔格沙漠卻長期面臨水患的嚴重威脅。陽關洪澇災害頻發,到了汛期,洪水夾雜著大量泥沙奔騰而下,危害巨大。

  2007年陽關鎮先后發生大小18次洪水,剛重建好的引水渠、魚池等又被沖了個一干二淨。“我真是欲哭無淚啊,心都涼透了!”何延忠說。

  何延忠請來了不少生態、水利專家實地勘查,共同尋找降服水害、沙害的辦法。在專家指導下,何延忠帶領工人們在洪水必經之路西土溝的上游,開挖了19條總長超過60公裡的分洪梳流河道,層層調蓄洪水。在沙漠中開挖蓄水湖,提高地下水位,大面積種植紅柳等植被,形成了9600多畝的濕地涵養水源。

  2011年6月16日,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泥石流直扑陽關鎮。此前幾年開挖的分洪渠道發揮了作用,將90%的洪水成功分流、化解,保護了陽關幾千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2萬多畝農田。

  陽關鎮保住了,飛天生態科技園卻再一次遭受毀滅性打擊。“下決心不干了,臨走之前,我又到沙漠裡轉悠,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一棵枯死的樹上又發出了嫩綠色的芽芽。”何延忠心想,沙漠中的樹都能這麼頑強地生長,我更不能當逃兵。就這樣,他又一次堅持了下來。

  如今,何延忠和同事們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虹鱒魚有了水源,洪水、沙漠也被“制服”。冬日暖陽照耀下,月亮湖、九連湖波光粼粼。

  這個同時治理“水患”和“沙害”的工程,被譽為“沙漠都江堰”。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司建華教授說,“沙漠都江堰”在減輕洪水造成的災害的同時,增加地下水的補給和溢出量,針對內陸河流域“水患”與“沙害”的雙重威脅,構建了洪水資源化—高效利用—生態治理的一套完整技術體系,形成了以水治沙的生態治理新模式。2014年,中科院在此設立了院士工作站。這一項目獲得了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10日 10 版)
(責編:孟哲、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