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直言·聚焦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

2020年11月12日08: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十三五”時期,我國海洋事業發展成就顯著,海洋經濟實力穩步提升,海洋科技創新取得重要成果,海洋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邁出堅實步伐。“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堅持陸海統籌,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政協委員圍繞海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國際合作等建言資政。

  ——編  者  

  

  全國政協常委、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蔣作君:

  陸海統籌 制定藍色國土綜合治理和保護規劃

  “十四五”時期,海洋資源環境保護工作面臨諸多挑戰:近岸海域水質改善成效還不穩固,陸源污染排放量較大﹔海洋生態系統脆弱,生態災害處於多發期﹔海洋權益維護面臨復雜形勢。建議:

  陸海統籌,制定藍色國土綜合治理和保護規劃。把海洋能源、礦產、水產品、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等的保護與利用納入“十四五”規劃,推動陸海統籌發展的藍色澎湃和綠色繁榮,堅持深海、海島、河口海岸等陸海產業統籌布局。

  協調聯動,建立健全海洋監管體系。在陸海污染防治、海域海島資源管控、生態修復、防災減災等領域,壓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強海洋自然岸線、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及海水環境狀況等方面的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完善“監視預警—海洋監管—海洋督察”協調聯動機制,全面提升海洋監管效能。

  培養海洋事業發展需要的多層次人才。加快制定海洋創新人才發展規劃,發揮政府政策性引導作用,統籌教育部門、涉海院校、科研院所等力量,重點培養涉海基本問題的基礎研究人才。

  

  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曹衛星:

  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近年來,我國推動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成效顯著。但還應看到,部分傳統海洋產業仍處於轉型升級攻堅期,海洋自主創新和發展能力有待提升,迫切需要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提升海洋產業發展水平。建議:

  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海洋資源保護與產業開發。堅持陸海統籌,做好海岸帶規劃編制工作,重點提高海域開發利用效率、調整海岸帶生產布局、提升生態岸線功能等。著力發展低能耗、污染少、效益高的海洋產業,推進高耗能產業節能減排技術改造。

  優化海洋產業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到“十四五”末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4%。鼓勵發展海洋高端服務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海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提升海洋產業核心競爭力,推進產業聚集發展。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堅計劃,深化產學研用結合,完善產業創新鏈。整合國內外創新資源,完善海洋科技成果交易和轉化的公共服務平台,提升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率和覆蓋度。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廣順:

  推進智慧海洋工程體系化建設

  智慧海洋是認知海洋的整體解決方案,是海洋強國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我國海洋信息基礎設施布局尤其是海洋通信傳輸能力不足,高端海洋儀器設備國產化程度低等問題日益突出,海洋信息支撐海洋強國建設的潛能還未充分發揮。為此,建議:

  加快海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加快構建空天岸海底立體觀測網。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和水上水下通信導航設施布局,全面提升海洋信息實時採集傳輸和應急通信能力。

  提高海洋自主感知能力。通過整合國內相關優勢科研力量,加大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力度,在海洋調查、觀測、監測和深海探測儀器設備等領域推動“工業化”+“信息化”。

  促進海洋信息資源開放共享。出台海洋信息管理與共享政策法規,完善標准規范體系,強化各類海洋信息資源深度融合,建設國家海洋大數據中心和共享雲平台。

  (本報記者楊昊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2日 18 版)

(責編:丁亦鑫、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