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奮斗,讓綠色底子更扎實(現場評論·一起來想一起來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大力弘揚“右玉精神”,不斷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剛過雁門關,塞外的遼闊蒼茫迎面而來。站在山西省右玉縣鬆濤園的山頂環顧四周,大片的樟子鬆、落葉鬆筆直挺立,充滿生命的力量。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的右玉,新中國成立之初曾深受黃沙之圍困。幾十年來,幾代右玉人接力造綠,靠著“鋤頭加窩頭、覺悟加義務”,成就了如今56%的林木綠化率,將右玉打造成了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
前不久,記者來到右玉蹲點採訪,看過去戰沙斗荒的歷史,看今朝接續奮進的行動,深感這裡的人們沒有躺在功勞簿上停步不前,而是奮力建設塞上綠洲“新右玉”。右玉縣林業局負責同志說:“我們緊握接力棒,打好右玉綠化的‘二次戰役’。”當地聚焦植綠、興綠、愛綠、護綠等工作,讓綠色品種更豐富、綠色底子更扎實,不斷做大做強生態產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呵護生態,依托縣鄉村三級“林長制”,建立森林資源巡查、護林員、病虫害防治三支護林隊伍,與網格化預警和林業執法相配合,用心守護祖輩們留下來的“綠色銀行”﹔為守護成果,堅持既擴綠又減污,近年來累計拒絕近百億元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右玉人從風沙堵門的經歷中形成了自覺與共識:守住綠色底線、擦亮綠化底色,才能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
綠化沒有完成時,隻有進行時。目前,右玉已造林160多萬畝,可供綠化的宜林地所剩無幾。為此,右玉更加注重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一邊持續激活既有林地資源潛力,一邊著力改造退化地與低效林。未來幾年,右玉規劃了5萬畝的提質林地,在栽種已久的小葉楊地塊和檸條地塊上間種經濟林,盡可能創造經濟效益。與此同時,通過補植補種,完成生態功能退化品種的更新換代。植綠,既要重數量又要重質量。實踐証明,不斷提高綠化的質效,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能夠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效益。
在右玉縣蒼頭河森林公園,有兩張照片對比鮮明:一張是幾年前的蒼頭河畔,植被單一、品種老化﹔一張是經過林草生態綜合治理的流域,夏天時色彩斑斕、十幾種喬灌木搭配得當。從綠化到彩化,右玉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兼顧喬灌木、針闊葉、經濟林和生態林,完善樹種搭配、提高栽植水平,讓環境一天天美起來。這啟示我們,好生態是立體、多維度的,在綠化的基礎上,更加系統、科學地提高彩化建設水平,才能有更豐富的生態、更美麗的風景。
生態是寶藏更是財富。沙棘不僅能防風固沙,也能結出富含黃酮和維生素的水果,右玉的種植面積達28萬畝。此前,沙棘多為野生,缺少管護、產果量低,加工方式較粗放,產業附加值不高。為提高效益,右玉近兩年著力扶持龍頭企業,打造產業品牌,推進沙棘果園標准化種植﹔同時,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推進沙棘原漿鎖鮮工藝,研發出沙棘籽油、沙棘沖劑等可食用產品。如今,右玉沙棘產業快速發展,年產近萬噸,產值達2億元。小小沙棘果變成生態果、致富果,讓右玉人借綠生財、點綠成金。
右玉縣南山森林公園中,矗立著一座由紅、黃、藍、綠四色“樹”組成的“綠化豐碑”雕塑——四色代表四季,彰顯了迎難而上、艱苦奮斗、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精神。新時代新征程,大力弘揚“右玉精神”,不斷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必能在黃土高原上續寫新的生態奇跡。
(作者為本報山西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09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