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取得明顯成效

“山水工程”推動生態治理系統化(美麗中國)

本報記者 常 欽
2024年04月22日06: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今年4月22日是第五十五個世界地球日。近日,記者跟隨自然資源部採訪組走進沂蒙山區域,探訪我國的“山水工程”帶來的綠色蝶變。在國家級“山水工程”的示范帶動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各地各部門也正在積極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模式。

 

  連綿的蒙山山系、蜿蜒的沂河水系,共同勾勒出山東省中南部的沂蒙山區域。修山、保水、育林、整田……2021年以來,山東省臨沂市在其轄區內實施沂蒙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以下簡稱“沂蒙山區域山水工程”),一幅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畫卷正徐徐鋪展。

  沂蒙新景,山綠、水美、田沃的優美畫卷徐徐展開

  翻開沂蒙山區域山水工程規劃圖,以沂河水生態、水安全為重點的施工路徑一目了然:沿上游而下,山東省臨沂市總體劃分為水源涵養主體生態修復區、水土流失主體生態修復區、水安全水生態主體修復區三大修復區域。

  臨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王鑫介紹,臨沂堅持以沂河為主線整體布局,圍繞水源涵養不足、水土流失、水污染與水生態等問題,構建從源到匯的總體治理格局。

  在上游實施污染治理、提升植被覆蓋率涵養水土,確保源頭水質安全﹔在中游大力推進水土保持﹔在下游開展水質淨化、河道水環境整治等工程,確保蘇魯交界斷面水質達標。

  站在臨沂市沂南縣岸堤鎮王山峪生態造林區的山頂遠望,可見茶園吐綠層層疊疊,側柏、黑鬆、楸樹、烏桕等點綴其間。“水、林、田的要素互補和良性生態循環,讓荒山變成了綠海。”岸堤鎮林業站站長張昌勉說。當地採取生態脆弱區造林、封育治理等綜合措施,打造山綠、水美、田沃的優美生態環境。

  東汶河處於沂蒙山區腹地,是沂河的重要支流,流域內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坡耕地較多,植被覆蓋度低,加之粗放農業生產和礦產資源開發,水土流失嚴重。

  臨沂市以“山水工程”實施為契機,以東汶河流域為單元,結合區域實際,在流域內進行“荒山造林、礦山修復、水土保持”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去年,該項目被自然資源部評為“中國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沂南縣孫祖鎮西高庄村位於東汶河中游。層層梯田盤山頭、片片林草蓋坡窪……過去的“荒疙瘩”搖身一變,成為保土保水保肥的優質農田。西高庄村黨支部書記姜自華說,該村開展小流域水土保持提升治理,改造過程中創新生態修復技術,就地取材,採用了適宜北方暖溫帶地區的生態干砌石和生態塊,光是新建石坎地堰就有100公頃。

  春耕時節,西高庄村田頭,鄉親們除草、翻地、起壟,為接下來播種小米做足准備。農田生態好了,種植小米成了致富“新活計”。西高庄村成立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合作,發展小米等多種作物。合作社免費為農戶提供種苗和技術,實行統一管理,作物成熟后按照保護價進行收購,帶動村民增收。“現在這片地每年能給村集體帶來5萬元收入。”姜自華說。

  “系統實施,統籌推進全要素‘山水工程’建設。”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廳長趙曉暉說。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大力支持下,沂蒙山區域山水工程投資55億元,一盤棋謀劃53個工程項目,生態修復總面積4090平方公裡,區域生態本底得到系統改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穩步提升。

  持續推進,累計完成生態保護修復治理面積超過1億畝

  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高級工程師陳元鵬介紹,2016年,“山水工程”啟動。“十三五”以來,在全國支持了6批、52個“山水工程”,涉及29個省份。在實施成效上,52個“山水工程”已累計完成生態保護修復治理面積超過1億畝。

  據介紹,“山水工程”均分布在“三區四帶”國家生態安全格局范圍內,其中,涉及長江流域保護16個、黃河流域保護15個、青藏高原保護7個、“三北”工程21個、西部大開發22個、東北振興4個、長三角協同發展4個和京津冀協同發展4個。

  看項目管理,根據《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關於進一步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依據,自然資源部建立了“山水工程”項目季報、年報、績效自評等工作機制,督促和指導相關省份推進“山水工程”項目實施。

  看標准體系建設,自然資源部建立了“山水工程”“1+N”標准體系的總體架構,根據《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明確的技術流程和關鍵環節,逐步推進“N”個技術標准的研究,包括實施方案編制規程、驗收規程、成效評估規范、技術導則、適應性管理規范、規劃設計導則等。

  “‘山水工程’的實施,增強了我國重點生態地區生態系統質量,優化了生態系統空間格局,減少了生態安全隱患,整體提升了區域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陳元鵬說。

  示范帶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自然資源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說,近年來,在“山水工程”的示范帶動下,自然資源部門扎實開展各項工作,推動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取得明顯成效,全國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實現了4個轉變,即由單一要素向系統治理轉變,由工程措施為主向自然恢復為主轉變,由末端治理向全鏈條管理轉變,由依靠財政向多元化投入轉變,初步形成有規劃引領、有制度保障、有資金支持、有基礎支撐的新局面。

  堅持規劃統籌引領。目前,已初步建立“國家規劃+重點區域流域海域規劃+地方規劃”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體系,從山頂到海洋、從高原到平原、從國家到地方的生態保護修復“藍圖”基本形成。下一步還要摸清家底,開展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掌握今后一個時期的修復重點和空間位置。

  加強綠色礦山建設,重點從生態保護修復角度,科學優化採礦工藝,真正做到“邊開採、邊修復”﹔建立健全陸域、流域、河口、灣區的聯動治理工作機制,以海灣為基本單元,“一灣一策”協同推進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岸灘環境整治與生態減災。加強用海用島項目生態修復事前論証和事中事后監管,強化自然岸線、無居民海島、重要濱海濕地、重要海洋生態廊道,以及紅樹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

  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廣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助力建設一批和美鄉村。今年還將召開現場推進會進行專門部署﹔積極推進城市生態保護修復,聯通城市內外山水脈絡,結合低效用地再開發,鼓勵地上地下空間立體開發,拓展綠色生態空間,提高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

  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表示,自然資源系統要更加積極、自覺地投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偉大實踐,真正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和行動,貫穿於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努力通過高水平保護,厚植美麗中國的生態根基,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22日 06 版)

(責編:岳弘彬、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