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森林覆盖率增至55% 本报贵阳1月20日电 (记者苏滨)记者日前获悉:“十三五”期间,贵州贵阳市森林覆盖率从46.5%提高到55%,提高8.5个百分点。截至目前,贵阳已建成各类公园1025个,构建起环境优美、贴近生活、服务群众的公园绿地体系,初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格局。
森林草原冬季防火进入关键期 本报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丁怡婷)入冬以来,森林草原冬季防火进入关键期。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10年来的1至2月份,全国共发生森林草原火灾1万余起,接近全部火灾的三成,是全年的第一个火灾高发期。
绿色发展 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江河更清了。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回眸2020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铺就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一幅山青水绿、江山如画的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国家林草局:“十三五”时期我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75亿人次 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 (丁亦鑫)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森林旅游已成为林草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十三五”时期,森林旅游游客总量达到75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产值6.8万亿元。
解读林长制:林长制的由来 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 (丁亦鑫)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提出确保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这意味着我国所有的森林和草原都将拥有专属守护者。
推动环境协同治理 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江三角洲 人民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余璐)近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编制的《规划》,旨在聚焦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共同面临的系统性、区域性、跨界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黄河入海流 黄河一泻千里,气势恢宏,到了黄河口你会发现,经过艰难曲折的万里奔波,黄河显得格外深沉和含蓄,特别在经过山东东营,将要流入渤海时,更是显得那样坦荡、那样沉静。在宽得几乎难以望到边际的河床里,浑黄的河水不再有原来那种焦躁和激情,而是缓缓地、静静地、非常有序地流淌着。
岸线治理 守护生态(倾听·关注江河生态保护) 核心阅读大江大河的生态治理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承载着百姓生活更加美好的期待。近年来,黄河兰州段不断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同步实施;吕梁山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做好水土保持的同时发展沿黄经济;长江江苏常熟段坚持生态修复,沙洲半岛变为江中绿岛……各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岸线环境治理,河岸生态明显改善。
水利部、财政部启动对461处中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人民网北京1月4日电 (记者余璐)近日,水利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全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今后两年全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两年将对461处中型灌区实施改造,涉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4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