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只“鸟中大熊猫”黑鹳现身云南保山青华海湿地 记者从云南省保山市委宣传部获悉,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于12月21日起,持续监测到7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 黑鹳因数量稀少,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目前全球仅存3000只左右。
国家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印发 本报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朱隽)在国新办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公安部、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就近日印发的《国家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进行解读,并介绍我国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部署。 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兼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张永利说,新预案合并了《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全国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增加了主要任务、处置力量、火因火案查处、约谈整改、责任追究等章节,完善了组织指挥体系,优化了分级响应启动条件,补充了信息报送、响应措施、火场紧急避险、转移安置人员等内容,强化了安全扑救的有关要求。
云南实施6000余亩滇金丝猴栖息地廊道修复造林 这是在云南省境内拍摄的滇金丝猴(2010年11月18日摄)。新华社发(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供图)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12月22日发布消息说,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成立一年多来,云南以加强滇金丝猴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为目标,引进社会公益组织支持,投资1000余万元,为滇金丝猴栖息地实施6100亩廊道修复造林,共种植云杉、华山松、冷杉等树木63万棵。
生态环境部:以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人民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余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超额圆满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重要成效,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已经提前超额完成对外承诺的2020年目标。”在22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如是说。
矿山结出金芒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青山巍峨,碧波荡漾,金沙江北,昔日采煤形成的荒山,现在被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芒果树披上了绿衣。 云南丽江的华坪县,曾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一天三顿饭,顿顿靠煤炭”。
啃下盐碱地修复这块“硬骨头”(创新故事) 盐碱地改良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耗时长、成本高、效果差、易反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业内专家。前不久,从中国农业大学传来好消息:学校引进教授胡树文历经十余年攻关探索出的盐碱地改良技术,被专家组鉴定为“当年修复、当年高产、多年稳产”“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