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中和 森林作用大(美丽中国·降碳减排在行动①) 开栏的话 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等目标承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 即日起,本版推出“美丽中国·降碳减排在行动”系列报道,围绕森林碳汇、海洋固碳及工业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工作,展现我国为实现新的减排目标所做出的努力。
贵州出台赤水河等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 本报贵阳1月13日电 (记者黄娴)贵州省近日印发《贵州省赤水河等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按照“谁超标谁付费,谁保护谁受益”“市县为主,省级奖补”的原则,建立“统一方式、统一因子、统一标准”的流域横向补偿机制,调动各地各部门保护水环境的积极性,改善全省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据了解,该办法适用于贵州省省内流域生态补偿,主要包括乌江、赤水河、綦江、柳江、沅江、红水河、北盘江、南盘江、牛栏江、横江等水系干流。
小水塘变身湿地公园(侨乡新貌) 近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岜公塘湿地公园景观亮化工程调试完毕,昔日水塘经过改造提升,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柳江区岜公塘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600余亩,是柳州市重大项目之一,是集湿地、观光、赏花、游玩为一体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中国珍稀濒危物种实现恢复性增长 本报北京电 (记者寇江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宣布,“十三五”期间,中国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拯救繁育,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自然等措施持续开展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大熊猫、朱鹮、亚洲象、藏羚羊、苏铁、西藏巨柏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5年来,通过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中国建立了占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全面推行林长制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全文如下。
全面推行林长制 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推行林长制、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提出明确要求。就《意见》有关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志鸥。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气候行动 据新华社联合国1月11日电 (记者王建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11日举行的“一个星球”峰会上,呼吁国际社会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气候行动。 古特雷斯说,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复的过程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改变前进方向的机会,以使人类走上一条与大自然不相冲突的道路”。
一江碧水出新安(倾听·关注江河生态保护) 核心阅读 跨区域河流如何实现协同治理?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自2012年实施以来,以经济手段调动各方生态保护积极性,激励上下游协同治理水污染、共同守护生态环境。试点以来,新安江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从新安江探索出的合作路径,正扩展到更广阔和更综合的生态领域。
2020年水利建设落实投资77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人民网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0年,全国水利系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多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影响,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千方百计稳投资、保增长,全年落实水利建设投资约7700亿元,创历史新高。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扩大水利投资规模。
维护河湖美丽有了技术支撑 本报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李晓晴)为指导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制的水利部行业标准《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SL/T 800—2020)已于日前实施。标准规范了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要求,对于维持和改善河湖生态系统功能、发挥其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维护河湖健康美丽提供技术支撑。
产业更优 江水更清(倾听·关注江河生态保护)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长江黄河,流域面积广,如何上中下游协同联动推进生态保护?如何让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即日起,本版推出“倾听·关注江河生态保护”系列报道,聚焦大江大河生态保护措施及成效,敬请关注。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这是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着眼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立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