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生态
人民网>>生态>>正文

千岛湖治水靠“三镜”(绿色家园)

本报记者 王慧敏文并摄

2015年07月25日08: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千岛湖治水靠“三镜”(绿色家园)

  千岛湖湖面一览。

  游鱼细石,水面几米之下直视无碍;掬一捧水,不经任何处理可直接饮用……这样的湖,在沿海发达地区还有吗?

  有!它在浙江的淳安县境内,名叫千岛湖。

  “望远镜”

  超前提出“生态立县”理念

  淳安位于浙江西部。上世纪50年代,29万淳安人告别故土,30万亩良田,换来了新中国水电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新安江水力发电站。

  拦坝蓄水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千岛湖。湖区总面积982平方千米,库容量是西湖的3184倍。湖内翠峰耸峙,以1078个岛屿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多岛屿的湖”。

  千岛湖出名,缘于水!环保部门多年监测表明:千岛湖为Ⅰ类水质。也就是说,不经任何处理即达饮用水标准。

  在经济发达的浙江,靠什么保住了这盆清水?

  “首先是,我们有一副‘望远镜’。”淳安县环保局局长童友军言语风趣。

  其实,千岛湖也走过弯路。新安江水库建设后期,国家为帮助淳安发展经济,扶持了一批工业企业。但受当时认知水平和技术限制,这些企业大多是资源消耗型企业,污染严重。

  1998年、1999年,千岛湖湖区接连发生了两次“水华现象”。曾经纯净无比的千岛湖,漂浮了一层蓝绿色如油漆状的藻类,大老远就臭味扑鼻。

  这件事,给淳安人敲响了警钟。县委、县政府毅然做出决定:关停沿湖30多家造纸、化工、电镀等高污染企业。200多家白炭窑、木材加工厂等破坏森林资源的企业也一并关停。

  一下子,全县再无一家印染、农药、化肥、制革等重污染企业!此举在经济发达的浙江,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有人悄悄议论:没了GDP,淳安的干部还想提拔吗?也有群众不理解:“无工不富。”砍掉这么多企业,日子咋过?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表现出了足够的定力,旗帜鲜明提出:个人进退无足轻重,子孙后代福祉胜过一切!

  至于“今后日子咋过”,县里提出了“生态立县”的理念。坚信:依靠生态优势,淳安人会富起来。

  这一理念,在上世纪90年代末,无疑具有超前意识。

  为了让这一理念一棒接一棒传下去,淳安县人大通过了《加强千岛湖保护决议》,把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提到依法管理、依法治理的高度。这一举措,为建立千岛湖长效保护机制,写下了浓重一笔。

  “自此,‘生态立县’成为淳安历任党委、政府的执政主轴。这么多年丝毫没有偏移过。正是有了这一远见,才有了淳安的今天。”童友军如此评价。

  从1999年开始,淳安每年用于保护水环境的投入占到了全县财政收入的1/3。与此同时,淳安县发改局每年都会发布产业导向目录,“禁止类”和“限制类”越来越多。尽管淳安经济总量滞后,但10多年来,已经婉拒了超过300亿元的投资项目。

  “放大镜”

  将问题放大彻底解决

  2004年发生的一件事,让淳安人印象深刻:一条游船的工作人员随手将3个鸡蛋壳丢进湖里,有关部门获悉后,进行了严肃处理。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典型事例,在全县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大讨论。

  有人说,鸡蛋壳丢到湖里能造成多大污染?何必小题大做!可淳安县的决策者不那么想。他们认为,细节决定成败,治理必须从点滴抓起。

  过了10年,还是在游船上,工作人员随手把游客吃剩的菜汤倒进了湖里。这一事情曝光后,县委、县政府再次在全县展开大讨论,并举一反三,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千名党员干部进村入企治污排查行动。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董文吉说得很明白:“成绩可以缩小,但问题不能放过。只有将问题放大,解决起来才能更彻底。”

  的确是这样,淳安人对千岛湖的呵护,到了“苛刻”的程度。如果你的车辆排放有污染嫌疑,建议你不要开车去千岛湖——从2010年开始,淳安在千岛湖镇城区划定了高污染车辆限行范围,已划限行区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60%。

  “千岛湖鱼头”闻名遐迩,“淳”牌有机鳙鱼售价50元/公斤还供不应求。为了保护水质,淳安人忍痛割爱。除保留300亩老口鱼种和200亩科研渔业网箱外,全县890户、118.77万平方米的网箱全部退出千岛湖水面。

  这些年千岛湖旅游发展迅速,各类游船艇及客旅船达300余艘。按平均每艘船每天产生2吨生活污水计算,这些游船艇一年要排放15万余吨生活污水。

  这些污水怎么办?

  带着这个疑问,仲夏的夜晚,记者登上了一艘游船。走进厨房,年轻的大厨正在忙活。“每天用菜都是在岸上清洗干净带上船的。洗、切、配三道工序早就在岸上完成了。”当我提出疑问,他笑着回答。

  “残羹剩菜呢?”

  “船上有一套污水处理系统,一点也不会流入湖里。”

  千岛湖旅游交通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千岛湖“游船艇污水零排放”工程,已成为国内内陆湖泊船舶污染防治的示范性工程。

  千岛湖60%的来水来自上游,由于汛期雨量集中,常常会带来成片成片漂浮的水上垃圾。这一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在金峰乡景山村开农家乐的胡爱军早晨起来后,总是会习惯性地走到阳台上,朝着湖面方向张望。

  “只要发现有漂浮物,我们都会自发前去打捞。”胡爱军自豪地告诉记者。她是民间打捞队的女队长。在她的队伍中,不少人像她一样,或开农家乐,或开小卖部,一天的收入都不低,但只要湖面出现垃圾,大家都会争着去打捞。“水好,生意才好;水不好了,生意也逃了。”

  除了这些“民间打捞队”,县里还有“打捞正规军”。县环保局“淳捞七号”船上的陈震波就是其中一位。

  陈震波和船上的同事们,一夏天都要和这些水上漂浮物“周旋”,被太阳晒得皮肤黝黑的他,最长时连续一个多月都没好好休息过。陈震波所在的清捞“主力部队”已经实现了“豪华配置”,有16名专业技术人员和100多名打捞员,配备了3艘大型机械化垃圾打捞船。

  淳安形成专业队伍与群众打捞相结合、重点拦截与全面打捞相结合的工作网络,把湖面垃圾控制在最低程度。

  “显微镜”

  防微杜渐让污染源无处藏身

  不久前,记者现场观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

  淳安县组织环保局、建管局、水利局、农业局的“一把手”们,现场接受11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评代表的“环境治理”问效评议。

  按照评议的程序,先播放4位局长去年8月份在电视上的公开承诺,这些承诺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处理,农村河道的清理整治与长效管理,畜禽养殖业面源污染的防治与整治。

  接着,播放县纪委、监察局根据暗访制作成的短片。

  在观看曝光问题短片时,台上的“一把手”中,有的开始脸红、出汗了!

  接下来的环节更是“短兵相接”。第一个问题抛向环保局:“今年全县247个村实施截污纳管项目,点多、面广、战线长,如何确保进度与质量?”

  “进度必须服从质量,我们不要没有质量的进度,为确保质量,县治污办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了23名技术骨干,每天在247个村巡回检查、技术指导,380名‘土专家’在现场把关,已处罚了施工员、监理员36名,撤换11名。”县环保局负责人回答。

  ……

  “要保证千岛湖永不变质,不但要治表,更要治里。而要做到表里兼治,必须用制度的‘显微镜’去防微杜渐,让污染源无处藏身!”淳安县委书记朱党其这样阐释他的治水理念。

  2013年,淳安实施了乡镇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将千岛湖水环境保护关口前移、责任延伸至千岛湖源头各乡镇。不达标者,面临一票否决的惩戒。

  2014年,淳安开出了33.8亿元的“五水共治”大单,其中,仅污水治理一项就高达23.8亿元,是淳安有史以来最大的污水治理投入。这对于一个年财政总收入仅十几亿元的经济欠发达县来说,几乎是“砸锅卖铁”般的投入了。

  今年,淳安又再度提升治污目标:两年内全部关停非政府设立的排放口,接入城市污水管道,实现污水全治理。农户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为此,朱党其在会上说了这样一番“狠话”:“严控新增污染源,对千岛湖可能有影响的项目,一律禁批。谁污染了千岛湖,就罚得他倾家荡产……”

  * * *

  尽管听起来很“苛刻”,但“三镜”治水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

  2014年10月,国际泳联游泳马拉松世界杯赛重返千岛湖。这项赛事对自然水域的要求相当严格。国际泳联技术代表塞缪尔·格蕾汉姆说,“是这湖清水,打动了国际泳联。”

  千岛湖骑行旅行社总经理胡新成现在很忙。在他的骑行大本营——千岛湖慢生活广场,几乎每天都有团队来体验环湖骑行,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骑行游客近千人。

  “秀水富淳安”,淳安群众体会得更深刻。

  2014年除夕,记者到淳安枫树岭镇下姜村采访,意想不到的是,这时候仍有不少游客在街巷漫步。

  村支书杨红马介绍起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下姜村能有今天,得益于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了聚宝盆,村里许多人家靠办农家乐发了财。”

(责编:孙红丽、唐沰)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