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生态
人民网>>生态>>正文

海南国有林场创新纪实:一半公益林一半经营林

人民网记者 蒋琪

2015年08月03日09:52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手机看新闻

海南省吊罗山林场职工李清华一家三口。(人民网记者蒋琪 摄)

“在这里工作找到了家的感觉。”海南省吊罗山林场职工李清华笑着对记者说,“当时我刚刚大学毕业,就有房子分给我,应该说是很幸运的了。现在生活安稳,工资也非常满意,生活基本无忧。”

2012年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李清华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就来到林场工作,平时负责基建工程的预算和项目检查验收等工作。在整个吊罗山林场,像李清华这样的大学生并不多。他介绍,在林场招聘时,一些大学生来看了后,被这里艰苦的条件吓走了。

罗山林业局局长李华介绍,现在,林区职工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已建成职工住房766套,实现了每户职工家庭一户一套的住房目标。

“2011年至今,吊罗山林场共招聘40多名大学毕业生,改变林场原有人员结构,有利于林场发展,同时创造更多条件让年轻人进步。”吊罗山林业局局长李华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吊罗山森林公园年均旅游收入约200万元;发展水电产业,通过合理调度,年均发电上网销售量约1100万度,年均收入330万元;积极培育职工自营经济,目前职工家庭种植4098亩槟郎、橡胶等经济作物,年产值1024万元,户均收入2.7万元。”

如今的“旅游风情小镇”,让人眼前一亮,道路宽阔、绿树成荫、临街店面门脸整齐,农家庭院错落有致,几位老人叫卖着自家水果,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林业建设的需要,大部分国有林场处于偏远山区,林区经营机制呆板僵化,基础设施投入少等原因,人才的缺失已成了林业行业快速发展的“绊脚石”。

吊罗山森林公园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地跨陵水、保亭、琼中、五指山、万宁五个市县之交。为实现林区的长久发展,在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罗山林业局采取了多项措施,科学规划小镇建设,拆除破旧房屋,清理圈养家畜,治理房前屋后垃圾污水,现在林区面貌焕然一新,2014年被海南省委宣传部评为“海南十大最美小镇”,职工收入明显提高。

针对国有林场人才队伍建设,“中央6号文件规定‘适当提高国有林场林业技能岗位结构比例,改善人员结构’。

海南省吊罗山林业局对年轻干部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政策。截至目前,共推荐14名年轻干部到广西等地挂职学习,加强队伍建设,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海南省东方市四更镇黑树港红树林修复工程(人民网记者蒋琪 摄)

明确生态公益功能定位

由于功能定位不清,国有林场长期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林场既不能像农场一样有收益权,也不能像企业一样自主经营,导致林场经营惨淡,职工生活贫困,陷入“不城不乡、不工不农、不事不企”的尴尬境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长期固守单一的森林生产模式,制约了林场经济的发展。海南岛西林场既有公益林,也有商品林,实行分类经营、分开管理模式。海南省岛西林场厂长倪明强介绍说,商品林要充分利用起来,结合自身条件发展。而公益林则要注重以生态保护为主。

“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徒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倪明强说,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防沙、护浪功能。

记者在海南省岛西林场采访时了解到,2014年岛西林场承担东方市四更镇黑树港1000亩红树林改造任务和东方市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林修复工程,直到2014年12月,已完成黑脸琵鹭自然保护区种植960亩红树林。在该市沿海乡镇筑起“绿色屏障”。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总站长杨超介绍,此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将国有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并合理界定国有林场属性。

海南省岛西林场马玲分场兰花种植基地(人民网记者蒋琪 摄)

打破常规 探索改革

随着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对生态重要和生态脆弱地区森林资源实行禁伐限伐政策,国有林场主要任务转为以森林资源保护为主,营造林和木材采伐等生产任务减少,林场富余职工大量增加。国家林业局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国有林场4855个,职工75万人,其中在职工48万人。

如何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近年来,海南省岛西林场厂不断探索。

记者在岛西林场马玲分厂兰花种植育苗基地采访时看到,一朵朵淡紫色的兰花正含笑绽放。立体栽培、品种众多,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兰花的清香。苗圃技术人员黄法祥笑着对记者说:“这里的兰花有20多个品种,远销香港、上海等城市”。

“一亩兰花一年收益大概是15万元,能解决1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倪明强说,在做好森林培育和产业发展的同时,林木经营和苗圃经营解决剩余职工就业问题,增加了职工收入,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农民种植积极性。

既守住了生态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效益,在探索林场可持续发展新路,岛西林场正向“培育森林资源,提供生态产品,建设生态屏障”转变,为国有林场改革提供可参考模式。

(责编:蒋琪、杜燕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