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落而知秋。秋天来了,昼夜温差变大,气温变化多端,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骤降是常有的事。国庆前本市出现了秋雨绵绵的天气,不仅给广大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气温大跳水,局部降温12℃之多,使人不禁想起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把棉穿”这句谚语。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寒呢?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分节气过后,太阳逐渐南移,北半球所得到的来自太阳的热量趋于减少,昼短夜长日趋明显。地球表面向太空辐射的热量即地表失去的热量日趋增多,从而导致气温逐渐下降。在北极地区白天几乎看不见太阳,夜晚却十分漫长,因此那里的气温下降更是快,导致那儿的冷空气势力日益增强,蠢蠢欲动。遇到合适的条件,冷空气便向南方侵袭,当南方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北京地区上空相遇之后,便会产生阴雨绵绵的天气。此时,暖空气和冷空气交战之后,往往败下阵来,向南方缓缓退去。而后,本市被冷气团控制,天气放晴,气温下降。数日之后当西伯利亚或蒙古地区又有新的冷空气南下,与日趋衰败的暖湿空气再次在北京地区上空交汇时,本市又会形成新的降雨天气。当然,这场秋雨过后,暖空气继续衰败,而冷空气随着太阳的南移日趋强大,本市又受新的更冷的气团控制,所以气温更低了,因此会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现象。
天气谚语是劳动人民看天经验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气候规律,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十场秋雨把棉穿”并不是说十场秋雨之后就真的要穿棉衣了。而是说几场秋雨之后气温就会显著下降的意思。了解本市这种秋雨致寒的气候特点,我们就要注意降雨过后添衣保暖了,有效预防秋季疾病。这不,国庆假日期间,本市雨后天晴,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早晚气温较低,秋意愈发浓重了。
秋天日照减少,天气渐冷,落叶纷飞,未免有肃杀之气,人们的情绪易有垂暮之感,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说。此时,大家应以平和的心态,以科学的角度来应对气候变化,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趁着国庆期间秋高气爽,多开展秋游活动。
京华时报记者冷中华 通讯员顾海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