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生态
人民网>>生态>>正文

大雨涝、雨后旱,怎么办? 海绵城市解决它!

李心萍

2015年10月11日1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海绵城市解决它!

  图为被列入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河北省迁安市三里河生态走廊景色。

  新华社发

  图为10月5日,受台风“彩虹”影响,广州持续暴雨,部分街道出现“水浸街”。

  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摄

  本报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李心萍)记者9日从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国务院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力争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上述目标要求。

  据介绍,我国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就,但同时存在开发强度高、硬质铺装多等问题,特别是屋面、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导致下垫面过度硬化,改变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70%以上的降雨形成径流,城市“大雨必涝、雨后即旱”,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和城市的有序运行。

  面对如此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说,海绵城市采取地上和地下、生态措施和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就可以合理控制降在城市下垫面上的雨水径流,使雨水就地消纳和吸收利用。

  雨水就地消纳6方法

  渗 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自然的渗透,让土壤来渗透雨水。“‘渗’的好处,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的雨水,涵养地下水,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陆克华说。

  蓄 “蓄”就是把雨水留下来,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降雨自然散落,该到湖里的去湖里,该到沟渠里的去沟渠。人工建设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降雨就只能汇集到一起,形成积水。所以要把降雨蓄起来,不然短时间内汇集这么多水到一个地方,就会形成内涝。

  滞 “滞”的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如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用时间换空间。城市短时间经历强降雨,形成快速径流,积水攒起来就会导致内涝。

  净 土壤、植被、绿地系统、水体等都能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现在城市里的初雨非常脏,排到自然水体里就会产生污染。因此,应该蓄起来,经过净化处理,然后回用到城市中。”陆克华说。

  用 尽可能利用降雨,无论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都应该加强雨水资源的利用,例如停车场可进行收集雨水净化后直接用于洗车。

  排 有些城市是因为降雨过多,渗透也渗透不了,用也用不了,才导致内涝。这就必须要采取人工措施排水。

  “通过人工和自然、生态和工程、地上和地下的结合,既可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还可以解决水体黑臭、调节微气候、改善水生态等。”陆克华说。

(责编:陈键、杨波)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