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生态
人民网>>生态>>正文

刘春延谈国有林场改革

2015年12月21日11:16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手机看新闻

时间:12月18日(星期四)10:20-11:00

地点:人民网演播厅

主持:许博

主题:刘春延谈国有林场改革

以下是访谈全文实录: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视频访谈。近年来,大气污染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那生态文明建设也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2015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出台的前后背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在现场我们就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副总站长刘春延,欢迎刘站长。

刘春延: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刚才提到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印发了《国有林场的改革方案》,刘站长,能否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改革方案是基于一个什么样大的背景来出台的?

刘春延:中共中央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国务院召开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个大的背景就是说,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生态文明建设进度的加快,同时我们雾霾非常严重等一些生态福祉改善的需求。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维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态福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把国有林场改革作为国家重大改革项目来决策的。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一个关键词“雾霾”,我想一开始从这个词对我们老百姓陌生,到现在大家对它都已经不能说习以为常,但是对它一直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频率是越来越多,大家也对它是非常警示,尤其今天早上我在上班的时候又听到明天又有了雾霾预警,现在大家对环境问题特别的关注,提到国有林场,刘站长能否介绍一下国有林场的概念是怎样划分?我们怎样理解它呢?

刘春延:我们国家的林业从结构布局和所有制的构成来看,主要分为三大块。第一大块就是农民集体所有的林子,也叫集体林,这一块大体是有26-27亿亩。第二块是国有林区,就是东北内蒙和西南西北一些重点国有林区,这些林区主要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为新中国提供采伐木材,提供大量的建设物资,这是它的使命。第三,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大片荒山荒地上,以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培育资源为使命的一支队伍,就叫国有林场。

主持人:就是您这里的一支队伍。

刘春延:对,我们所指的国有林场就是指的后面这支队伍。

主持人:现在我们的国有林场全国大概有怎样的一个规模呢?

刘春延:现在我们国家经过60多年的建设,国有林场已经发展到4855个,拥有职工75万人,它经营管护的林地面积约占我们国家国土面积的8%。

主持人:8%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刘春延:应该说我们国家现在的森林覆盖率有三分之一是由国有林场来支撑的。

主持人:国有林场经历了怎样一个建设过程呢?

刘春延:国有林场建设过程,大体上经历了这么五个阶段。一是建国以后,我们国家为了尽快地治理荒山荒地,决定在一些风沙前线、江河两岸、水库周边能够开始建设,创建国有林场,这是所谓的创建阶段。第二是快速发展阶段。从1958年到1965年,全国加大了对国有林场的投资和建设力度,这期间达到了3500多处,经营面积达到10亿多亩,奠定了我国国有林场的基本格局。第三,挫折动荡阶段,也就是从1966年到1976年文革期间,国有林场森林面积遭到了一些破坏,林场被下放,资源被破坏,这个比较严重。第四,从1978年到2003年,国有林场进入了恢复和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全国国有林场进一步恢复和增长,达到了目前的4855处。第五,以我们今年中央印发6号文件为标志,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主持人:我们了解了国有林场的发展历程,我们知道国有林场这个林木自然对我们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很大的积极推动的作用。那么,国有林场对我们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又起到一个怎样的作用呢?

刘春延:国有林场经过多年的建设,应该说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森林资源最丰富、森林功能最完善、生物多样性最富集、森林景观最优美的区域,应该说对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生态建设,发挥了巨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为生态安全守底线。我们全国有3900多个国有林场,集中分布在大江大河的源头,风沙前线、水库周围等一切生态脆弱的地区和生态重点地区。应该说构成了我们国家生态安全的基本骨架,守住了我们国家的生态安全的底线。

第二,为人民的生态福祉做保障。据评估,我们国家的国有林场在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森林游憩和能源防护等七项服务功能总价值达到了8.4万亿元,占到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的三分之二。有1300多个林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有2500多个林场建立了森林公园,有240多个林场建立了湿地公园,分别都占到了我们国家总量的60%、90%和50%。就是我们国家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比如黄山、泰山、九寨沟、张家界等等,也都坐落在国有林场的经营区内。这些风景名胜区和经营区,有可能旅游的经营管理不是林场人在直接从事,但是培育保护资源的重任是这帮人在肩负着,应该说为人民的休闲游乐提供了重要场所,为提高城镇的品质、形象,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促进绿色发展。为促进绿色发展做骨干。国有林场的植被,碳储量占全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四分之一的以上,每年吸收大气污染物的数量达到800多万吨,年制成量达到了11亿吨,固碳释氧的作用十分巨大,是我国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

第四,为建设现代林业做引领。长期以来,林业的一些先进实用技术,大部分从国有林场率先推开的。在长期艰苦创业过程中,国有林场也涌现出了像王友德、孙建博等一大批得到党和国家充分肯定的英模人物,培养铸就了像塞罕坝精神、原山精神等林业精神的典型代表,成为引领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力量源泉。我想大体国有林场有这么四个方面的重大作用。

主持人:四个非常不可替代的作用。刚才您也给我们介绍了国有林场发展的几个阶段,从其中听到我们发现几个阶段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有些阶段是受到了很大的一个影响。目前,国有林场的发展会面临什么样的一些问题存在呢?

刘春延:国有林场在它取得辉煌绿色的业绩的同时,它的自身的发展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解决,要制约它可持续发展,要制约它的骨干作用、功能的发挥。

这些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国有林场的政策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国有林场是有这样几个特点,它是不工不农、不事不企、不城不乡,不工不农,就是因为它既不属于工业,也不属于农业,既不像工人,也不像农民。

主持人:这是定位不清晰。

刘春延:对。不事不企,就是它的体制,说它是事业单位,它还是企业化管理,自筹自支,自己找饭吃,干的是奉献的活,但是受益权受影响。不城不乡,就是它享受不到城市建设的政策,农村的好多政策,惠农政策它也没有享受到。所以,使它的政策面临边缘化,它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好多林场都是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按照这个建设原则建设的,把资源培育起来了,但是自身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严重滞后,再加上很多政策,公共财政的政策,还没有及时覆盖到国有林场,使它自身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

路、电、讯严重滞后,大部分地处偏远,一些高寒、高海拔、潮湿的工作环境下生活,但是高寒补贴等等待遇也很少,这是它的政策边缘化。

第二是生活贫困化。现在国有林场职工的平均工资仅为1.8万元,是全国城镇职工收入的也就是35%左右。60%的林场不能够足额按时发放工资,还有10万多人没有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

第三是发展弱势化。国有林场75%以上都是县级管理,有的还是乡镇管理。它在争取地方发展政策,在保护资源这方面的话语权非常有限。另外,管理层级低,投入渠道不畅通。另外,吸引人才的这个吸引力也不足,这就使它的发展呈现一种弱势化的趋向。

再就是它的森林资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它的森林资源往往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一些企业、私企侵占的对象。

第四是经营粗放化。在现有的体制机制政策下,绝大部分的林场,把主要精力放在找饭吃上,绝大部分的林场是自筹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就是自己要找饭吃,所以它的精力优先用于想法创收,没有把精力放在森林的保护和培育上,不是他不想干,而是没有能力。经营粗放化,我们认为国有林场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仅为88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7%,是世界林业发达国家水平的三分之一,是这样一个状态。所以,这种体制机制政策的不顺,也严重制约了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保护培育潜力的发挥,经营处于粗放化的状态。

主持人:这样一听来,国有林场处于的状况还是满尴尬的位置。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各个行业目前都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对于国有林场我们也了解到,它目前也处于改革试点的过程中,现在改革试点的措施成效又怎样呢?

刘春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林场改革,从2011年就确定了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甘肃七个省开展了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特别是2013年,我们批复了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方案以来,七个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试点的进展还是总体顺利的,目前江西、浙江、甘肃三个省已经完成了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任务,并且通过了国家验收。湖南、河北、山东也基本完成了改革试点任务,正在或者即将组织省级验收,总的来看,改革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

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坚持了公益性的改革方向。浙江、江西两个省,改革前有514个林场,改革后整合为264个林场,其中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型的林场由改革前的55%提高到改革后的89%,坚持了公益性的这种改革方向。第二,有效理顺了管理体制。浙江79个事业型的国有林场核定为2400多个事业编制,江西185个事业型林场核定了7374个事业编制,定性、合编的同时纳入财政预算,这就解决了干部职工的生计问题。

第三,全面保证和改善和民生。浙江和江西两省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职工的参保率都达到了100%,这就彻底解决了它的后顾之忧。

第四,初步创新了国有林场的发展机制。各试点省都初步建立了购买社会服务和绩效考核等机制,为国有林场转型发展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基础。

第五,初步完善了支持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有林场的公益林补助标准等方面,这几个省都是有力地完善了和改进了政策,为国有林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政策基础。

第六,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通过体制机制政策的初步的理顺和完善,使国有林场把精力集中在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上来,它的木材采伐量仅江西省就由改革前的250万立方米减少到改革后的80万立方米,所以改革最大的成效是保护森林资源。特别是江西省的改革,它是情况最复杂、难度最大。它的职工人数多,它是10万多职工,占全国职工将近六分之一,它的林场规模类型也多,既有企业型的林场,还有事业型的林场,总量占全国的将近十分之一,所以它是改革的情况复杂,它的任务繁重。但是,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部门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一举打赢了国有林场改革的攻坚战,他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江西的改革,得到了干部职工的普遍拥护,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国家林业局领导的高度评价,为全国探索了成功路径,积累了宝贵经验。原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到江西视察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以后说,有了江西的创造创新,我对下一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也越发有信心。我们现在张建龙局长对江西国有林场改革评价说,把江西的问题解决了,就把全国的六分之一的问题解决了,整体改革成效,试点的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

主持人:通过刘站长给我们举的例子,我们也感觉到的成效。我们此次改革的首要目标和总任务又是怎样的呢?

刘春延: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资源、保生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林场改革格外重视,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刚刚推开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批示和系列的指示,强调指出国有林场就是要保资源、保生态,把它变成生态建设的主力和骨干。国有林场的总体目标,中央六号文件明确指出三个方面的总体目标,一是要实现生态功能的显著提升,要提出森林面积到2020年要增加1亿亩以上,森林蓄积量增长6个亿立方米以上,商业性采伐要减少20%以上,使林场的森林碳汇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有效地增强。第二,要使林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第三,要使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全面创新。有这么三大目标。

主持人:有这样一些目标,在这其中又有哪些亮点和突破呢?

刘春延:这次国有林场改革具体的内容有六个方面,我理解。第一,就是要定性,要明确国有林场的性质,就是以公益事业单位为主。同时要注重合理的精简整合林场规模,优化提升林场规模的层级。要落实法人自主权。第二,要科学核定国有林场的编制,按照编制纳入财政预算。第三,要定经费,解决国有林场的经费预算的来源问题,使它有及时足额的保证。第四,要全面地保障民生,要按照内部消化为主,多渠道解决就业的原则,妥善安排富余职工。同时把职工按照规定,纳入城镇职工的社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第五是转变发展方式,使国有林场把主要精力转到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上来,要严格地保护森林资源,要把森林经营作为中心工作抓起来,确保森林质量和功能、效益不断提升。第六,要完善支撑政策,改革中对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对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强化。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国有林场的改革亮点,我们从改革试点来看,从全面改革部署以后,各地的反映来看,应该说至少有四大亮点。一是通过这次改革,确立了国有林场事业发展的战略之基,虽然我们国家从建国以后一开始就很重视国有林场事业,国家拿出很大的力度投资建设国有林场事业,但是始终从中央国务院层面,明确国有林场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这是头一次。所以,在国家战略上有了地位,事业发展才有了根基。

中央六号文件明确指出,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明确指出,将国有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明确指出要以维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这些功能定位,使国有林场干部职工目标明确,干有奔头。

第二,解除了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长期以来,国有林场虽然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而且是自收自支,自己找饭吃。大家始终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收,在培育资源的同时自身还有顾虑。当然,这个群体始终忠诚于执行国家的意志,始终发挥奉献精神,但是自身的发展有的是常年拿不到满工资,有的是一欠多少年,有的是到退休以后还拿不到应有的工资,始终是有顾虑的。这一次,按照以工业事业单位为主的改革取向,通过定性、定编、定预算,通过社会保险全覆盖和妥善分流安置等系列举措,全面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为干部职工集中精力干正事奠定了一个坚实的体制基础和政策基础。

第三,切中了转型发展的政策之要。也就是说,国有林场改革,党中央、国务院这么重视,主要还是要激发它的活力和潜力,使它在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释放它的生态功能这方面要它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也就是要推动国有林场的两个转变,由木材生产为主向搞生态修复建设为主,由采伐木材获取经济利益为主向保护培育资源、发挥生态功能和服务为主,推进两个转变。所以,这一次通过明确国有林场改革的原则和目标,通过落实国有林场的法人自主权,通过创新国有林场的经营机制、管护机制、监管机制、支持政策等系统、全面的设计,为有效地实现国有林场的两个转变,将工作重心切实集中在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上来,奠定了坚实的机制和政策的基础。

第四个亮点,打通了改革红利的释放之渠。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证明,国有林场改革方向正确,路子是对头的,措施也是得力的,各级党委政府还是积极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推动改革,各级政府能够主动承担改革的主体责任。广大干部职工更是普遍赞成拥护,有效地激发了林场的发展活力和潜力。比如说,浙江省有一个白云山林场,通过改革,及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看好林、管好林、护好生态上,他们积极发展大径材培育,发展苗木基地建设,发展森林旅游产业,不但还清了职工工资改革以前的欠款300多万,而且人均工资从2007年的2万多元提高到现在的9万多元,特别是他们实施了1400多亩的杉木大径材培育等森林培育工程,森林蓄积量从改革前的18.6万立方米提高到了28.3万立方米,提高了10万立方米。他们年采伐量从改革前的3000立方米减少到了改革后的300立方米,他们实施了一万多亩的林项改造工作,营造了春暖绿树青草,夏似热带雨林,秋有漫山红叶,冬有凌寒雾凇的四季景观,大大提高了白云森林公园的景观品位,白云是一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它是林场,同时又是国家级的森林公园,提高了它的景观和设施服务水平,成为丽水市的城市后花园,让广大的市民免费享受到了“养在深山”的绿色福利,这就是改革的几大亮点。

主持人:我们刚才了解到了国有林场目前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也知道了现在也正在进行一些试点的改革的措施所产生的一些推动性。下一步我们国家林业局又会采取哪些措施来落实国家的这些相关规定,然后来推动改革更加顺利的去进行呢?

刘春延:国家林业局党组高度重视,把国有林场改革当成林业的头等大事来抓,今年先后召开了改革的推进会、改革的现场会,开展了局领导重点调研督导行动,要求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打赢这场改革攻坚战,打好我们林场事业发展的翻身仗。当前,正值省级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方案集中上报审批,审批改革的部署启动大规模即将展开的一个关键的时段,这个时候我们按照局党组的安排部署,重点举措可以概括为五抓,第一是抓方案的督促审批,编制好审批方案,是搞好林场改革的核心抓手,方案设计得好,按照方案去推动实施,改革的质量才能有保障,才能不走过场。我们采取调研督导、发文督导和重点约谈等方式,督促各地按期尽快上报审批方案,我们如期审批方案,这是抓方案审批。第二是抓配套政策落实。我们会同银监会、财政部、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及时积极地出台有关配套政策,为改革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撑。第三是抓典型的宣传、带动,会同有关部门我们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上大力宣传国有林场改革,适时召开国有林场的经验交流会,宣传改革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第五,抓干部的培训职称,我们精心地组织好地方党政领导国有林场改革专题研究班,市县林业局长国有林场改革专题培训班,国有林场场长培训班,职工技能竞赛等培训活动,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能力支撑。第六,抓好验收把关倒逼工作。我们和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国有林场的改革试点验收办法》,已经按照这个《办法》完成了对浙江、江西和甘肃三个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省的验收工作,从验收工作的实践来看,收到了良好的把关倒逼作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成对其他改革试点省的验收工作,并且适时开展全面改革的验收工作,确保改革取得预期的成效。

主持人:刘站长作为改革的事中人,跟我们讲一讲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您的该受以及让您难忘的事情?

刘春延:这次改革,我们觉得是期盼已久,国有林场事业建设60多年了,一直在艰苦创业,一直在谋求更好的发展,这一次中央国务院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作出了改革的部署,对国有林场事业,对国有林场70多万干部职工,应该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的机遇。通过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使我们的干部职工,使我们的林场事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干部职工对这次改革机遇是格外的重视,是格外的支持和拥护这个改革。我们在验收的过程当中,我们每到一个省,每抽取一个县,我们都开展干部职工的国有林场改革的满意度的座谈,在座谈中,干部职工有的都流下了泪水,这些年,绿了清水,累弯了脊梁,干部职工,国有林场这个行业,它就是一个奉献的群体,它和其他的行业有很多不可比性,国有林场它培育资源越多,给国家创造的财富越多,它自身的管护责任越大,它的奉献就要越多。它生产的主要产品木材,因为生态建设的需要,木材是禁伐和限伐的,我们自身没有收益权,它涵养的清洁的水源,它净化了清洁的空气,这些都是全民共有共享的公共产品,自身也没有收益权,也不可能在市场上去交换。所以,这个行业就是一个奉献的行业,这个行业在现在建设生态文明,在全民的生态福祉需求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这个行业要想焕发生机和活力,必须是全面地优化它的体制机制,优化它的政策,才能够把它作为公益事业来支持、来管理,才能够使它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否则,光是奉献,这个行业自身的生存发展面临着威胁,是搞不好的。所以,这次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准确地号准了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脉,对策和方向非常对头,所以干部职工对这个充满了信心。在改革中,各地的职工得到了实惠了,解决的后顾之忧,充满了干劲。他们对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是非常感恩,像江西有的县的职工,就给当地的党委政府、林业部门送去了锦旗,表达了自己对改革政策的感恩之情。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刘站长给我们带来详细的介绍。其实在刚才谈话当中,刘站长屡次提到一个词就是“改革”,我们现在的老百姓对改革并不陌生,它沉寂在各个行业领域,它是我们社会的一个关键词。而与此同时,我们更为关注改革的动力、措施、路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工程,它需要我们去持续地探索、持续地助力。今天节目就是这样的,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责编:蒋琪、杜燕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