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迎最强降雨 气象部门提前八天预测

丁亦鑫

2020年08月12日16:18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1日至13日京津冀地区将有一次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将为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11日晚,北京市属公园纷纷发布关闭通知,市防汛指挥部倡议执行弹性工作制,市民减少出行。本轮降雨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会这么大?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相关气象专家。

京津冀本轮最强降水是否罕见?

记者从北京市气象局获悉,本次降雨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预计降雨将从12日早晨持续到13日早晨;

二是过程雨量大,预计全市平均降雨量40~80毫米,城区50毫米左右,西部、北部沿山一带局地可能达到200毫米以上,最大小时雨强可达80~100毫米,降雨期间伴有雷电和局地短时大风;

三是影响范围广,此次过程为京津冀区域性暴雨。预计此次降雨12日早晨从北京市南部地区开始,自西南往东北移动,逐渐影响整个北京市。

对此,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从气象观测的角度而言,在北京发生这样的强对流天气并不算罕见。“比如说去年5月17日的强降雨,通州下了非常极端的降水,冰雹直径是5cm。那么在通州的人就有这样的经历,在西城海淀的人,可能就没有这个感觉。”他表示,这种情况的强对流天气主要就是由局地性导致的。

他还表示,从本轮京津冀降雨过程来看,这是一种北方盛夏暴雨的典型过程,理论上来说每一年至少一次到两次。从这个角度看,它只能说是典型的强降水过程,并不罕见。张涛补充道,最终评估还要看降雨后的量级。

此次降雨有何防汛难点和重点?

11日晚,应急管理部召开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此次降雨持续时间长、过程雨量大、暴雨范围广的严峻复杂形势。那么此次降雨防汛有何难点、重点?

对此,张涛表示,一是此轮强降雨的季节背景、水汽条件以及降雨的机制跟南方盛夏季节是一样的。不管是累计雨量还是小时雨强,本轮降雨跟南方强降雨特点相似。“北方以一个常年不怎么下雨的背景来迎接一个相当于南方强度的降水,防汛压力自然就会更大”;

二是这次降雨过程对于京津冀周边地区来说,小时雨强,预计为30毫米到50毫米,但最大小时雨强可达80~100毫米。这样的降雨强度,不管是城市内涝、还是山洪灾害,风险都会大大增加。同时,也会给海河流域的防汛带来较大压力。

张涛指出,地域的差距性是导致防汛难度较大的根本原因。他指出,以北京为例,年降水量600毫米,比起降雨量偏多的南方地区,防范措施的标准必然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一次降水过程,却是南方类型的强降水,防汛难度随之加大。

提前八天预测到暴雨天气

中央气象台先后发布暴雨预警、雷电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这场未下先“火”的暴雨,到底是如何被提前监测到的?

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符娇兰接受采访时表示,针对此次华北强降雨过程,气象台提前10-20天指出华北地区进入多雨时段,8月4日(提前8天)指出12-13日华北等地将有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9-12日,早间会商会同北京、河北等多个省份进行会商讨论,不断关注预报结论调整情况。11日18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12日10时,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

当前,随着预报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预报准确率和时效上均在不断提升。符娇兰表示,目前我国基本提前3天左右可以较准确地预报出强降水落区和强度,24h暴雨预警准确率可达89%。

气象专家提醒公众,城市地区人群尽量避免进入一些容易快速积水的低洼地带,谨防积水导致意外。山区和浅山区存在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尽量避免前往山区的危险地带、河道、地质灾害隐患区域,提高次生灾害和强对流天气的防范意识。

(责编:丁亦鑫、李昉)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