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整改任務已基本完成 人民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王仁宏)今年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實施第10年。“督察嚴肅查處了一批重大典型案件,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生態環境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達7.14億噸 人民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王仁宏)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全球性挑戰,事關人類未來和各國發展。今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李高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在全球范圍頻發廣發,帶來日益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和生態破壞,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進一步加強。
生態環境部:人民群眾生態環境滿意度連續4年超過90% 人民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王仁宏)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五年。
2025年黃河汛期調水調沙結束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王仁宏)據水利部消息,9月17日9時,黃河水利委員會調度小浪底水庫按1500立方米每秒下泄,標志著本次黃河汛期調水調沙基本結束。 近期,受華西秋雨影響,黃河中游涇渭河、伊洛河等出現明顯漲水過程,黃委統籌洪水防御和水沙調節,聯合調度小浪底、三門峽水庫,於9月8日啟動實施汛期調水調沙。
我國將迎新一輪強降雨過程 水利部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王仁宏)據水利部消息,受冷暖空氣共同影響,預計未來3天,重慶西部北部、四川東部南部、陝西南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並有短時強降雨。 此次強降雨過程范圍廣、強度大,覆蓋范圍內多為山區且與前期雨區高度重合,受降雨影響,長江上游干流及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漢江上游等主要河流將出現明顯漲水過程,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中國為促進臭氧層修復作出重要貢獻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高敬)9月16日是國際保護臭氧層日,今年的主題是“從科學走向全球行動”。中國為促進臭氧層修復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已累計淘汰約62.8萬噸消耗臭氧層物質生產和使用,佔發展中國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今年年底預計還將實現9萬余噸的淘汰量。
全球治理倡議在聯合國論壇引發共鳴 據新華社聯合國9月16日電(記者楊士龍)聯合國成立80周年之際,以“80載同舟共濟:聯合國的使命傳承與全球治理新路徑”為主題的“新時代大講堂”15日在聯合國總部舉行。中國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成為與會嘉賓關注和熱議的焦點。
我國持續加強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 本報北京9月16日電 (寇江澤、羅程)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已累計淘汰約62.8萬噸消耗臭氧層物質生產和使用,佔發展中國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到今年底,我國預計還將實現9萬多噸的淘汰量。
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態狀況總體穩中向好 本報北京9月16日電 (記者劉詩瑤)自然資源部南海局聯合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香港特別行政區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署、澳門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海事及水務局、深圳市海洋發展局等部門近日共同發布《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態狀況報告》。報告顯示,大灣區海洋生態狀況總體穩中向好,珊瑚礁和紅樹林生態系統狀況以優良為主、河口和海灣生態系統基本穩定,中華白海豚和海龜等海洋珍稀生物得到有效保護。
西遼河干流年內再次實現全線過流 本報北京9月16日電 (記者王浩)記者從水利部獲悉:西遼河汛期全線過流調度近日取得重要進展,干流補水水頭到達安樂屯斷面(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與下游既有水面銜接,西遼河干流年內再次實現全線過流,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自2020年起,水利部持續強化西遼河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抓住春季冰雪消融、汛期雨洪資源充沛等有利時機,接續實施春、夏關鍵期生態補水,西遼河干流有水河段逐年延長,調度成效顯著。
助力“雙碳”目標落地與全球綠色協同 本報電(澤成)日前,由科技部主管的全國性非營利學術團體創新方法研究會在京成立了綠色低碳技術應用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圍繞國家“雙碳”目標,發揮“榕樹效應”,構建“綠色伙伴計劃”創新引擎,打造國際金融、國際合作、國際新媒體三大連接器。 啟動儀式上,科技部原副部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榮譽主任劉燕華說:“全球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西遼河干流年內再次實現全線過流 人民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王仁宏)據水利部消息,9月13日23時,西遼河汛期全線過流調度取得重要進展,干流補水水頭到達安樂屯,與下游既有水面銜接,西遼河干流年內再次實現全線過流,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據悉,自2020年起,水利部持續強化西遼河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抓住春季冰雪消融、汛期雨洪資源充沛等有利時機,接續實施春、夏關鍵期生態補水,西遼河干流有水河段逐年延長,調度成效顯著。
中國荒漠化治理獲國際贊譽 據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14日電(記者李雲平、趙澤輝)9月13日至1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組織多國駐華使節及聯合國相關組織代表實地考察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等地的荒漠化防治成果。 來自哈薩克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國及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使節、代表探訪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沙漠林業實驗中心沙棘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烏蘭布和沙漠黃河岸線流沙聯防聯治示范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和鄂爾多斯市恩格貝生態示范區等生態建設現場,深入了解中國“三北”工程在生態修復與鄉村振興中的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