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行動方案印發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禾)記者9月21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工作定下基調、明確方向,不僅對開展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控排具有指導意義,也將對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產生積極影響。 氧化亞氮是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也是重要的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其增溫潛勢約為二氧化碳的300倍,化學性質較為穩定,大氣壽命在百年以上。
消失27年,黃旗海魚群再現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景陽 通訊員皇甫美鮮)記者9月21日獲悉,經專業技術人員探測確認,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的淡水湖黃旗海內魚群在消失27年后終於重新現身。這成為當地生態治理成效的直接佐証。
40載守護,我國普氏野馬種群從瀕危走向壯大 普氏野馬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瀕危大型野生動物,珍稀程度堪比大熊貓。 普氏野馬原產於我國新疆准噶爾盆地和蒙古國干旱荒漠草原地帶,由於氣候變化、人為干擾、棲息地碎片化等原因,曾一度消失於中國荒野。
600株人工繁育珍稀蘭花回歸野外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記者9月21日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日,600株人工繁育的珍稀蘭科植物成功回歸野外。 此次行動由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聯合保山市林業和草原局、高黎貢山保護區保山管護局共同實施,旨在恢復珍稀蘭科野生種群。
生態環境部: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整改任務已基本完成 人民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王仁宏)今年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實施第10年。“督察嚴肅查處了一批重大典型案件,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生態環境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達7.14億噸 人民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王仁宏)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全球性挑戰,事關人類未來和各國發展。今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李高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在全球范圍頻發廣發,帶來日益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和生態破壞,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進一步加強。
生態環境部:人民群眾生態環境滿意度連續4年超過90% 人民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王仁宏)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五年。
2025年黃河汛期調水調沙結束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王仁宏)據水利部消息,9月17日9時,黃河水利委員會調度小浪底水庫按1500立方米每秒下泄,標志著本次黃河汛期調水調沙基本結束。 近期,受華西秋雨影響,黃河中游涇渭河、伊洛河等出現明顯漲水過程,黃委統籌洪水防御和水沙調節,聯合調度小浪底、三門峽水庫,於9月8日啟動實施汛期調水調沙。
我國將迎新一輪強降雨過程 水利部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王仁宏)據水利部消息,受冷暖空氣共同影響,預計未來3天,重慶西部北部、四川東部南部、陝西南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並有短時強降雨。 此次強降雨過程范圍廣、強度大,覆蓋范圍內多為山區且與前期雨區高度重合,受降雨影響,長江上游干流及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漢江上游等主要河流將出現明顯漲水過程,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中國為促進臭氧層修復作出重要貢獻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高敬)9月16日是國際保護臭氧層日,今年的主題是“從科學走向全球行動”。中國為促進臭氧層修復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已累計淘汰約62.8萬噸消耗臭氧層物質生產和使用,佔發展中國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今年年底預計還將實現9萬余噸的淘汰量。
全球治理倡議在聯合國論壇引發共鳴 據新華社聯合國9月16日電(記者楊士龍)聯合國成立80周年之際,以“80載同舟共濟:聯合國的使命傳承與全球治理新路徑”為主題的“新時代大講堂”15日在聯合國總部舉行。中國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成為與會嘉賓關注和熱議的焦點。
我國持續加強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 本報北京9月16日電 (寇江澤、羅程)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已累計淘汰約62.8萬噸消耗臭氧層物質生產和使用,佔發展中國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到今年底,我國預計還將實現9萬多噸的淘汰量。
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態狀況總體穩中向好 本報北京9月16日電 (記者劉詩瑤)自然資源部南海局聯合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香港特別行政區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署、澳門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海事及水務局、深圳市海洋發展局等部門近日共同發布《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態狀況報告》。報告顯示,大灣區海洋生態狀況總體穩中向好,珊瑚礁和紅樹林生態系統狀況以優良為主、河口和海灣生態系統基本穩定,中華白海豚和海龜等海洋珍稀生物得到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