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圍脖”彰顯中國智慧(暖聞熱評) 【關鍵詞】綠色阻沙防護帶 【事件】前不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於田縣萬花園防沙治沙區,隨著最后寬50米、長100米空白區被栽上樹苗,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全長3046公裡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合龍”。這是世界最長的環沙漠綠色生態屏障,為防治荒漠化打開了新思路。
盤活林下資源 蹚出致富新路 近日,在江西撫州黎川縣龍安鎮井戈村,江西辰厚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林下赤鬆茸種植基地裡很是熱鬧,近百名農戶在鬆林間有條不紊地採摘、分揀、裝箱。 據介紹,辰厚生態公司租用當地山場,利用林蔭空間模擬赤鬆茸的野生環境進行種植,成功培育出高品質的赤鬆茸。
中國核電在運在建規模升至世界第一 本報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廖睿靈)國家能源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核電在運在建規模升至世界第一。 據悉,2024年江蘇徐圩等5個項目的11台機組獲得核准,全國在運和核准在建核電機組102台、裝機1.13億千瓦,我國成為世界第一核電大國。
這一年,中國綠色發展成績單更亮眼(年終盤點①) 十二月十日,在理想汽車常州基地焊裝車間,機械臂在對車身進行自動化焊接。 陳 暐攝(人民圖片) 宋博制圖(新華社發) 江西省萍鄉市萍水湖濕地公園,景美如畫。
小秸稈“鏈”出發展新動能 在農業大省黑龍江的一些地區,秸稈等曾經的農業廢棄物不僅被用來生產傳統的沼氣,還延展出生物天然氣、生物甲醇等綠色產業鏈條,推動“農頭工尾”進一步落地。 臨近年終歲尾,大慶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公司裡機器轟鳴,生產正忙。
中國風光發電利用率保持95%以上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戴小河)國家能源局15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風電裝機約5.1億千瓦、光伏裝機約8.4億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我國新能源發展速度快,年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
“我們擁有穩定電力供應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共創繁榮發展新時代) 天色漸暗,蘇裡南塔帕納霍尼河南岸的波埃凱蒂村裡亮起一盞盞溫暖的路燈,照亮村陌小徑。晚飯后,上了年紀的村民們圍坐在村頭廣場的路燈下聊著由中企承建的微電網光伏項目。
為攜手推動全球荒漠化防治作出中國貢獻 12月14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16)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閉幕。大會通過《公約》2025—2026年預算、應對沙塵暴、應對干旱、強化科研創新等39項決議文件。
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超1.7萬億千瓦時 長江干流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6座梯級水電站,目前已完成蓄水任務,可用水量超340億立方米,比近5年平均值多11%,為迎峰度冬期間電力供應、下游生產生活等提供了有力保障。水利部數據顯示,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超1.7萬億千瓦時。
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實現歐標充電樁縣區全覆蓋 本報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丁怡婷)記者從南方電網獲悉:12日,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實現歐標充電樁縣區全覆蓋。這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30分鐘歐標充電服務網絡整體建成,將進一步促進粵港澳三地深度融合和便捷往來。
中國科學家獲聯合國環境署2024年“地球衛士獎” 本報電 (記者嚴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近日線上公布2024年“地球衛士獎”得主,中國科學家盧琦因助力中國扭轉土地退化趨勢、減少沙化面積,獲得“地球衛士獎”中的“科學與創新獎”,這也是中國人首次在該類別獲獎。 一年一度的“地球衛士獎”是聯合國頒發的最高級別環境獎項,旨在表彰對環境產生變革性影響的個人和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