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霧霾,法國首都巴黎17日祭出“狠招”: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同時公交免費。這一消息讓飽受霧霾之苦的國人幾乎驚掉了下巴——怎麼?印象中藍天白雲、風情萬種的“花都”也有霧霾?事實是,霧霾是真,免費也確有其事,不過與北京相比,巴黎的情況卻又不盡相同。
首先,此次霧霾應屬偶發事件。實際上,巴黎的空氣質量在歐洲雖然不是名列前茅,但總體還算說得過去。多年來,法國大力推行環保政策,比如提供廉價便捷的自行車租賃業務、通過經濟杠杆鼓勵人們購買清潔能源車輛等,再加上法國一貫重視核電,都使得空氣污染始終處於可控的范圍。此次霧霾的罪魁禍首則是無風少雨的天氣,由於污染物長期無法擴散,最終導致可吸入顆粒物PM10沖上峰值——每立方米180微克。
此外,限行和公交免費也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限行僅限於17日一天,到18日凌晨即宣告結束,而公交免費則從14日到17日,一共持續4天。為了應對大量人流,公交系統加開地鐵和郊區列車,運力比平時增加了100萬個座位,而成本則是——每天400萬歐元;700名巴黎警察也在當天傾巢而出,他們蹲守在60多個監測點上,當晚7點左右就已查處5000余起違規行為。
事實証明,鐵腕+銀子的治霾手段果然不錯——不但空氣質量有所改善,而且交通擁堵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有法國網友在留言中不無調侃:天哪,我從沒見過這麼通暢的環路!
不過,雖有天氣作為“借口”,雖然限行措施得以順利實行,但將近一周的霧霾還是引起了法國的全民吐槽。有人打了個形象的比方:限行一天好比服用速效藥,隻能暫時止痛,卻無法根治疾病。這一觀點也在民調中得到印証:超過65%的受訪者認為,此舉無法從根本上防治污染。更多政府官員和媒體則開始反思:看上去很美的環保措施,到底哪裡掉了鏈子?
雖然法國近些年來採取了不少環保措施,但綠色時代需要更大膽改革和規劃。比如此次PM10“爆表”與柴油的使用難脫干系,主要是因為近年來法國柴油價格一路走低,柴油車越來越多。此外,巴黎郊區依然缺乏四通八達的公共交通,市政規劃的缺失迫使不少人駕車出行。
值得注意的,還有巴黎民眾在此次行動中的表現,媒體認為“表現出了無可爭議的公民精神”,點贊不斷。法國交通部長屈維利埃亦不吝在社交媒體上表達感激之情:限行很成功!人們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謝謝所有人!
巴黎的霧霾或許與北京不盡相同,但民眾的支持、政府的反思,依然對國人有著不小的啟示意義:一方面,環境治理需要國家長時間、全方位的規劃,另一方面,它又實實在在關乎每個人的生活,需要人們的共同參與——在這一點上,法國的表現值得喝彩。(李學梅)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