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秸稈焚燒都讓人頭疼。本報資料圖片耿玉和攝
中國江蘇網5月15日訊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出重拳強化污染防治,堅決向污染宣戰。報告還著重從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進行了部署,這也意味著中國將“水陸空”三位一體開展污染防治。
我們江蘇也正在努力踐行“向污染宣戰”。昨天,省環保廳通報2013年河道整治情況,點名批評了河道整治不到位的城市﹔12日,環保部通報環境案件“黑名單”,江蘇12家“污染大戶”被點名,記者了解到,已有多名政府官員因環境問題被免職、撤職﹔近日,南京出台了更嚴格的秸稈禁燒考核問責機制:發生全省第一把火,街道一把手免職。
“水陸空”三位一體治污染
水關鍵詞黑臭河整治
省環保廳通報河道整治情況淮安、泰州和沭陽被點名批評
揚子晚報訊(記者王娟)昨天,江蘇省環保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013年城市河道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去年列入計劃的113條河流中有43條未達標,其中“拖后腿”的城市則多集中在淮安、泰州和沭陽。按計劃,今年底前包括南京在內的蘇南地區所有城市黑臭河必須全部整治到位,2015年蘇北、蘇中整治完畢。
泰州整治完成率最低
從去年起,江蘇每年整治100條城市河道,利用三年時間,基本消除城市的黑臭河,並且對這些河道的整治情況出台評估標准,隻有當水質和感官指標考核同時達到80分,才為達標。
此次河道整治情況還首次邀請了環保組織作為第三方,對河道周圍的百姓的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68.4%的公眾對河道整治的環境狀況表示滿意。
在余下43條整治不到位的河道中,泰州數量最多,有11條,泰州、淮安和宿遷市沭陽縣等地政府因為不重視,工作不到位而被點名批評。其中泰州河道整治完成率最低,大部分河道整治任務沒完成,沭陽的大部分河道截污不徹底,工業廢水排入河道,污染嚴重。
南京的治理難度最大
而在所有城市中,治理難度最大的則是南京。不僅南京是一座老城市、大城市,關鍵它的雨污分流系統不完善。整治黑臭河道,第一步就是截污,也就是做好雨污分流,使得污水不會直接排入河道,但以南京的河西新城為例,雨污分流比例尚不足50%,老城區比例更低,因此,省環保廳流域水資源管理處處長程煒坦言,南京整治難度在全省最大,去年南京有20條河道列入整治計劃,但仍有包括沙洲西河、沙洲東河等8條河道黑臭沒有完成整治任務。
“河道整治是系統工程,南京要是做好雨污分流,且截污率達到70%-80%,再加上清淤和活水工程,南京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工程量也是非常大的。”
整治不力會曝光或約談
而整治過的河道往往會出現黑臭不斷反復的現象,對次,環保部門計劃建立一系列河道長效管理機制。
按計劃,今年底前,包括南京在內的蘇南地區基本完成黑臭河道的整治,目前,蘇州、常州和張家港已經提前申請對全市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明年蘇中、蘇北要完成整治。
對於去年未完成的河道,程煒表示,省廳會把2013年沒有整治完的河道繼續納入2014年整治計劃,繼續督促地方必須整治完成,把整治的評估結果要通報給地方政府。
而對整治不力、污染問題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河道,省環保廳則會採取行政手段,會同相關部門,對有關責任地方通報批評,約談政府相關負責人,並實施挂牌督辦﹔對整治不力的地方暫停省級環保專項資金補助和各類環保創建、取消創建評優資格。
2013年整治未達標河道名單
城市河道名稱
南京市沙洲東河沙洲西河奧體北河清江東溝北十裡長溝東支向陽河外港河南門河
無錫市向陽河
徐州市老房亭河故黃河城區段
蘇州市北城河程涇東城河洋沙涇
南通市永紅河蘆涇河小勝利河高店河
淮安市關城大溝老澗河
鹽城市晨光河廣濟河
鎮江市運糧河虹橋港
泰州市蔡圩河七一河界溝河東進河王營河九圩港陳堡中心河嚴家中心河老上橫港張堡中溝老羌溪河
宿遷市台州路河道鄉界河建德路河道湖州路河道紹興路河道嘉興路河道沂南河
陸關鍵詞企業污染
12個污染大戶被環保部點名多名政府官員被免職撤職
揚子晚報訊(記者王娟)12日,環境保護部公開通報2014年第一季度的83起環境違法案件處理情況,其中江蘇涉及12個污染大戶。
據環保部透露,江蘇省5個工業園區206家企業的環境違法違規問題被查處。連雲港市連雲港燕尾港化工園區總排口廢水總磷超標0.68倍,園區衛生防護距離內95戶居民未搬遷。該園區內除了7家企業存在環境違法行為外,另有12家企業存在管理不到位等問題,15家企業存在台賬不規范等問題。
此外,連雲港市港化工產業園、鹽城市沿海化工園、江蘇響水生態化工園區以及連雲港益海嘉裡鹽化科技產業園同樣被查出環境違法違規問題。環保部稱,目前5個園區內的環境違法違規企業大多已完成了整改。
除了工業園區存在環境違法問題外,因固廢問題而引起的刑事案件則比較突出,多名政府官員因環境問題被免職、撤職。現已被關停的江蘇澤誠化工有限公司,將27.95噸過期硫酸銨等固體廢物傾倒至溧陽經濟開發區中段裡村老廟西側及牛車垛村拆遷場地。環保部表示,對於這起案件,江蘇省溧陽市公安局已對江蘇澤誠化工有限公司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案件立案偵查。
此次通報中提到,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的江蘇和利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非法填埋危險廢物,對此,灌雲縣政府責令該公司停產整頓,縣環保局對該公司偷埋危險廢物行為罰款20萬元。灌雲縣委、縣政府啟動了問責程序,縣臨港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縣環保局副局長被停職,臨港產業園區管委會環保分局局長被免職。連雲港市環保局對環評處副處長予以撤職,並調離工作崗位。
同時,灌雲縣公安局對該公司立案偵查,公司法定代表人、副總經理、環保科科長、一分廠副廠長等5人被刑事拘留。由此可見,近年來,對於官員涉及環境問題的行政問責力度明顯加強。
除了上面提到的7個“污染大戶”外,此外,江蘇常州申特鋼鐵有限公司,江蘇連雲港益海(連雲港)精細化學工業有限公司,連雲港環海化工有限公司,益海嘉裡(連雲港)化工有限公司、句容市江蘇建華管樁有限公司也紛紛榜上有名。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