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是全年溫度最高的一段時光。四下裡驕陽似火,卻也常見突如其來的雷陣雨。小心養生因此就格外重要,過熱易中暑,貪涼又會引起風寒感冒。冰品和冷飲就不要多吃了,最合時宜的應該是那些滋味清淡卻營養豐富的豆類和瓜果,可以幫助多多補充水分、鹽分和維生素。由此往后,天氣便要慢慢向秋天過渡,所以不要埋怨時光的酷熱漫長,調節好身體和心靈准備迎接豐收的季節吧。
時令水果:香蕉
香蕉的果肉含鉀量頗高,故而能很好補充夏季大量出汗丟失的鉀元素,對於中暑和疰夏的系列症狀都有所改善,此外也是能調節情緒,帶給人快樂感的食物。
時令蔬菜:苦瓜
苦味的食物往往不受歡迎,苦瓜卻是例外。和大多數瓜類不同,苦瓜在外形和口感上都顯得很另類,但這並不妨礙它長久以來在東亞地區的栽培食用。苦瓜又名“君子菜”,便是因為其味雖苦,卻絕不影響相伴的配菜味道﹔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含的多種養分,清火、明目、減脂、抗癌面面俱到,所謂良藥苦口,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時令蔬菜:冬瓜
瓜皮外敷白粉、瓜瓤皎潔晶瑩,冬瓜看上去就能給人清爽消夏質感。作為唯一不含脂肪的瓜菜,冬瓜向來被視作美容瘦身的良方,《神農本草經》就稱其“令人悅澤好顏色,益氣不飢。久服,輕身耐老。”完整的冬瓜可以貯存數月而不壞,切開就不宜久放了。除此之外,衍生制品也很多,如冬瓜糖、冬瓜汁、冬瓜茶等。不僅瓜瓤可食,冬瓜子也是久已有之的食品,同樣具有美白潤膚的藥用功效。
冬瓜加工:冬瓜糖
冬瓜糖即是由冬瓜做成的甜品小食,經常出現在糕點、茶點、粥點之中。傳統做法要選擇充分成熟的老冬瓜,不然過多的汁水會影響成品效果﹔掏出潔淨的瓜肉切成條狀,放入鹵水中浸泡,從而帶來緊密柔脆的質地,也能起到防腐的作用。爾后再以清水漂洗徹底,放入白糖水中煮沸,便能得到透明飽滿的冬瓜糖。家常做法則是直接以白糖腌漬,更接近果脯一類了。
時令食材:鴨
鴨肉也是所有肉類中最適合夏季食用的,以其肉性溫涼,具有補陰虛的作用。在李漁《閑情偶寄》一書中載:“諸禽尚雌,而鴨獨尚雄﹔諸禽貴幼,而鴨獨貴長。”所謂“鴨獨貴長”也就是說老鴨更珍貴,這樣的禽類自然是與眾不同。產蛋一年以上的老鴨,佐以火腿、筍干煨湯,最后下娃娃菜吸味,清鮮滋補,這可是從前大戶人家的吃法。
鴨蛋加工:咸蛋皮蛋
皮蛋奇特的外形和味道來源於強鹼對於蛋白質的分解,也正是為了中和這種鹼性,吃皮蛋時常常要加陳醋,而非僅僅是出於調味的作用。皮蛋性涼,民間素來有以之祛火治牙疼的說法,然而由於其特殊的制作工藝,皮蛋含有少量的鉛,對於健康的成年人本應無礙,孩童則還是少吃為妙。
時令蔬菜:毛豆
毛豆是大豆中用作蔬菜栽培的種類,青翠的豆莢上密布細毛,故有此名。新鮮的毛豆在夏天裡上市,炒菜、做湯、冷盤都是不錯的選擇,其中所含的豐富蛋白質和鉀元素也最適合盛夏養生。最常見的是鹽水毛豆,將洗淨的毛豆剪去豆莢兩頭,放入鍋中加鹽水調料燜煮即可完成。操作簡單,吃起來也很方便隨意。不少酒家拿來做開胃小菜,碧綠爽口的一小碟自是能撩起食欲的。
毛豆食用:黃豆
毛豆老了便是黃豆。顏色不復翠綠,口感也不再柔嫩,但其中積累的蛋白質含量卻更為豐厚,也因此更得食家青睞。常見的譬如黃豆燉豬蹄,既補血又補氣,是美味又富有營養的搭配﹔腌漬做法則首推醋泡黃豆,不過就是將新鮮黃豆浸在米醋中腌漬靜置,所得的醋豆不僅味道有趣,更具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更有各種各樣由此而來的豆制品,之如豆腐、豆干、豆餅、甚至腐竹、腐乳、豆豉等,已經成為中國傳統食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了。
黃豆加工:豆腐
豆腐是帶有濃濃中國風味的食物,由來也很奇妙,相傳是漢朝淮南王煉丹時偶然將石膏點豆汁,意外得到這潔白凝潤的產物。這也是“點鹵”這一關鍵步驟的起源,豆漿正是依此凝結形成固體,鹵漿的成分和用量也對成品的口感和種類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常說豆腐有南北之分,即水豆腐和老豆腐,也是因為點鹵用的材料不同。前者以石膏為凝固劑,色白質嫩﹔后者則以鹽鹵為凝固劑,色黃質硬。吃起來也全然是兩種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