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大背景下,人類的燈火文明開始轉向綠色照明。中國政府順應世界潮流,積極引導和推動新的光源革命,用節能燈和LED燈逐步替代白熾燈,擁有數十萬從業者的照明行業基本完成轉型升級。新事物替代舊事物,不會一帆風順,我們從本期起推出兩篇報道,聚焦節能燈和LED燈推廣的成效與困難,敬請讀者關注。
按照“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從2012年10月1日起,我國已禁止進口和銷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從2014年10月1日起,將進一步禁止進口和銷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作為替代產品的節能燈 (自鎮流、緊湊型熒光燈等),如何解決其高效、環保、安全、舒適等問題,值得認真研究探索。
能否做到好用又安全?
正規企業生產的節能燈,汞含量符合國際標准和國家標准
節能燈含重金屬汞,如果隨意廢棄,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在近些年的推廣過程中飽受質疑。如今情況怎樣?
“在目前的市場上,一隻好的節能燈的汞含量,一般不超過一條帶魚體內的汞含量。”國家電光源檢測中心(北京)項目經理劉倩對記者表示。
這事靠譜嗎?
“沒問題,這是有事實依據的。”劉倩說,他們前年做了一次市場檢測,發現正規企業生產的節能燈,汞含量全部低於5毫克/支的國際標准,也低於3毫克/支的國家標准。最近做的一次實測表明,品牌企業能做到低於1.5毫克/支,僅僅相當於市場上一條帶魚體內的汞含量,一般企業能達到2—3毫克/支,相當於2—3條帶魚體內的汞含量。
“通過減少汞含量、用固態汞代替液態汞等辦法,我國照明行業在環保安全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如今,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節能燈,都是安全的。”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秘書長王卓表示,雖然正規企業沒問題,但也不能排除少數“三無”小企業、小作坊仍在生產所謂的“高汞燈”。
據了解,目前國內照明企業用於替換液態汞的固態汞,是一種比較安全的混合金屬物,不易氣化、不溶於水,對人體基本沒有危害。近年來,“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辦公室積極推動“低汞、微汞節能燈生產和銷售”試點工作,共推廣低汞、微汞節能燈3.58億隻。此前我國照明行業每年用掉約80噸汞,經過採取相關舉措,目前已降至40噸左右。
“其實,從環保的角度考慮,節能燈含汞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要遠小於其使用稀土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節能燈原材料中含有不少稀土,而開採稀土會對環境造成較大污染。就目前情況而言,如何提高稀土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節能產品的附加值,才是需要下更多功夫去解決的問題。
如何做到節能又舒適?
不能單純追求節能,還應考慮舒適度,採用系統解決方案
什麼樣的節能燈是好燈?
“如果片面追求節電、明亮,眼睛卻感到不舒適,這樣的節能燈就不算好。”復旦大學光源與照明工程系副主任宋賢杰表示,以被淘汰的白熾燈為例,其發出的光與太陽光最接近,顯色性指數達到了100,顯得很自然,人眼也感到很舒服。而一些無資質小企業、小作坊生產的劣質節能燈、LED燈,其顯色性指數隻有幾十,發出的光不飽和,還有一些怪異,會對人眼造成傷害。因此,用於替代白熾燈的節能新光源也應該講究發光質量。
目前我國正在逐步淘汰白熾燈,僅僅提出禁止進口和銷售相關瓦數的普通照明白熾燈,而不提禁止企業生產白熾燈,就是由於還有大量消費者偏愛白熾燈的柔和、舒適,白熾燈仍然有不少需求。
實際上,白熾燈發出的光的確令人感到舒適,將其淘汰后,用於替代的新光源迄今都未能真正達到其舒適度。通過提高發光效率來提高節電率,往往又會損失燈光的舒適度,這一矛盾讓業界頗為傷腦筋。
如何讓節能燈真正做到既節能又舒適?
“‘光源節能’隨著基礎科學的發展而發展,有一個長時間、漸進式發展過程,不能急於求成。”北京欣天和怡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丹天表示,對於節能,不能僅僅理解為一個燈泡節約了多少電,而是應該全面、綜合地加以考慮。比如,燈泡輔以相關配件變成了燈具,通過合理控制亮度、降低光損耗、避免無效的光投射等手段,也可實現超過50%以上的節能效果。
“在現有條件下,提高光源的環境視覺效果也是一個好辦法。”清華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光環境研究所主任楊征說,當前的消費者普遍不會“用光”,或是把家裡的燈光配得很刺眼,或是搞得很昏暗,高光、炫光都沒有控制好。這樣一來,即使用再好的光源,也不一定能達到好的視覺效果。因此,需要通過合理的燈光設計、配合,做到“見亮不見光”,才能使燈光變得舒適。以孩子學習用的台燈為例,如果用的是偏暖色調的黃光,就容易讓孩子變得昏昏欲睡,如果採用偏冷色調的白光,就能讓孩子變得興奮,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能否做到叫好又叫座?
採用適當的激勵和約束政策,才能激活和規范國內市場
節能燈發展初期,曾出現一個畸形現象:“好產品出口,差產品內銷”。當時不少業內人士感嘆:“我們的好東西,都拿去給別人的節能減排做貢獻了!”
擁有近14億人口的國內市場不可謂不大,這些企業為啥舍近求遠,偏要去追逐“洋月亮”?
“剛開始時,節能燈價格較貴,消費者不容易接受﹔此外,國內市場不夠規范,企業競相壓價,形成惡性競爭,因此出現了‘牆內開花牆外香’的現象。”“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辦公室副主任呂芳表示,隨著這些年政府推出相關政策,比如給消費者和企業提供補貼,通過利益機制引導,不斷推動國內市場發展,上述問題如今已基本解決。
但也有人認為節能燈的推廣應用,其動力應該來自於社會和市場本身,而不是依靠政府花巨資、搞補貼。否則,不僅部分消費者會出現抵制心理,也會出現一些企業“騙補”的問題。這些年來,國家拿出了上百億元補貼資金,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
“實際上,政府補貼一方面降低了消費者的初次購買成本,引導消費者形成消費習慣,推動優質產品佔領市場﹔另一方面,推動好的企業加大國內市場銷售力度,較好地培育了國內市場。”呂芳表示,國家每年僅推廣1—1.5億隻節能燈,隻佔市場份額的1%—1.6%,不僅不會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反而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對市場的帶動作用非常顯著。節能燈市場佔有率從無到有,如今包括節能燈在內的高效照明產品市場佔有率達到85%左右。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理事長劉升平表示,老百姓抱怨“節電不節錢”,不願意購買節能燈﹔而節能燈生產企業覺得“節電不賺錢”,願往國外賣,這些都是替代市場發展初期出現的問題,光靠市場本身難以解決,需要政府定規則、定標准,完善市場機制,並採用相關財稅政策加以引導,才能使市場良性運轉,事實也証明了這一點。
鏈 接
為什麼要淘汰白熾燈
白熾燈的工作原理是讓電流通過燈絲(鎢絲,熔點達3000多攝氏度),使燈絲溫度達2000攝氏度以上,處於白熾狀態時發出光來,燈絲的溫度越高,發出的光就越亮。節能燈(通常指緊湊型熒光燈,內涂熒光粉,裝有液態或固態汞)的發光原理與日光燈相似,通過高頻高壓來激發汞蒸汽,並讓汞蒸汽撞擊熒光粉來發光。
白熾燈約把95%的能量轉化成熱能,隻有約5%的能量用於發光,因此不僅費電,也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而節能燈能將約15%的能量用於發光,發光效率比白熾燈有較大程度提高。據測算,我國照明用電佔全社會總用電量的13%左右,如果把全國在用白熾燈全部替換為節能燈,每年可節電480億千瓦時,節能潛力巨大。
2007年左右,國際上開始倡導淘汰白熾燈、使用節能燈,許多國家積極響應。我國作為白熾燈、節能燈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也積極參與了這項淘汰白熾燈行動,表明了中國政府推動節能減排的堅強決心,是作為負責任大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