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環保

農業面源污染致墨西哥灣現 “死區”

2014年08月14日11:1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據路透社報道,近日美國科學家發布研究報告稱,由人為原因造成的墨西哥灣 “死區”的面積大小相當於美國康涅狄格州。這是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區,因海底沒有或者隻有很少氧氣無法支持海底魚蝦生存而得名。

報告作者、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海岸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吉尼·特納(Gene Turner)表示,這片“死區”形成的原因是因為過量營養物質從密西西比河沿岸的農場流出,並最終排入墨西哥灣。這些營養物質進入墨西哥灣后,促進了海藻等有機物過度生長,后者在生長過程中不斷消耗水中的氧氣,最終使其他生物無法生存。

科學家們表示,20世紀60年代,密西西比河沿岸農業土地增長迅速,導致污染加劇。20世紀70年代,部分地區的含氧量已經不能滿足海底魚類的需求。自那時起,“死區”擴大至今。 特納說:“這是我們應該如何使用以及濫用自然資源的典型例子。”根據特納和路易斯安那大學海洋協會海洋生態學家南希拉巴萊斯(Nancy Rabalais)的報告,近幾十年來,全球“死區”的數量持續增加,目前已超過550個。

特納表示,近年來,這片“死區”的面積處於不斷變化中,其中至少有兩次達到過8200平方英裡,相當於美國馬塞諸塞州的大小。而2014年夏天,“死區”的面積縮小至5052平方英裡,被波羅的海海域的一片相似地區超越。

關於“死區”面積的變化,特納解釋道,洪水、干旱、風暴以及其他因素影響了流入墨西哥灣的營養物質量,引起了波動。

報告指出,政府的農業政策將影響密西西比河的污染程度。此外,幾乎常年裸露的玉米地營養物質滲出是這一問題的最大原因之一。為減少營養物質的流失,2001年河流沿岸的各州曾經與聯邦成立了特別工作組,不過收效甚微。(王琳琳)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